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峰值未至,中國電子樂的長音仍在向明天綿延

峰值未至,中國電子樂的長音仍在向明天綿延

下面的圖片是 《觸電中國》 第五集 「現在與未來」的正片鏈接,點擊即可觀看,非會員登錄後可試看五分鐘。

電子樂在中國的三十年來,無數鋪路的製作人、DJ、派對組織者、俱樂部主理人讓中國電子樂從無到有,再到如今躋身大眾視野之中。在《觸電中國》的最終回,我們帶著過去和正在發生的記憶,想探尋電子音樂的未來。

在中國如何辦一個大型電音節?我們採訪了叢林音樂節的創始人周搏一。在洛杉磯生活時,他在音樂節上拍了個小視頻,發朋友圈說湊夠100個贊,就回國辦電音節。本以為請來好 DJ,搭好舞台,票就能順利賣出去,然而最後卻是 「你想像的東西都沒有發生,你想像不到的東西每天都在發生」。但他還是把這事做下來了,2018年的第四屆,在兩天內來了超過6萬名觀眾。

採訪蔣亮

同樣是在2018年,電音競技綜藝《即刻電音》攬獲了電子音樂圈的話題熱度。每個 DJ 能在舞台上放三分鐘,經受一番評委點評後,電音從 club 走進了電視。最終贏得總冠軍的 reggae/dub 製作人蔣亮,跟我們講了他從玩搖滾到 reggae 再轉變為電子音樂人的過程。蔣亮在2019年登上了位於比利時的 Tomorrowland 音樂節現場,「我會放讓你跳舞的 bounce 音樂,但也有 reggae、dub 的音樂,歸根結底是想讓你開心。」

辦了四屆音樂節的周搏一,去了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也見到了不同的人聽著不同音樂,現在反而越來越疑惑電子音樂到底是什麼。製作人們對 EDM 電音節和綜藝節目普遍保持了樂觀的態度,DJ BEN HUANG 說:「只有大眾進來,小眾才有生存空間。只有星巴克開遍了,喝膩了星巴克的人才會去找更好喝的咖啡。」

製作人 B6:「也許未來百分之百的音樂都是電子樂,但這不是壞事,這才是流行的本質」

今天的流行歌曲里隨處可見電子元素,電音節從小規模發展為龐大產業,以電子樂為主角的主流綜藝節目也已經播過一輪,繁榮的背後,電子樂在中國的未來會怎樣,下一個十年,中國電子樂又將怎麼發展?看完這集,你的心中可能會有答案。

// Producer: VICE 團隊

// 編輯:周歪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明明說好冷凍他爸結果只給凍了頭是怎麼回事
二戰題材遊戲一直在把納粹洗成 「德國士兵」,我受夠了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