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秋養生要謹記四要點 喝這幾款湯清熱養陰潤肺

立秋養生要謹記四要點 喝這幾款湯清熱養陰潤肺

原標題:養生要謹記4大要點 喝這幾款湯,清熱、養陰還潤肺!

8月8日立秋,這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來臨。雖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體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立秋養生的那些事兒。

立秋養生謹記四點

少辛多酸慎進補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王樂榮說,秋季養生要遵從「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原則。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所以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蓮子百合湯、雪梨銀耳湯等以滋陰潤燥、健脾祛濕,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亂補」。因為經過炎熱的夏季,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秋季進補要適當。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攝入太多肉食。與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點蜂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辦法又是秋季養生、抗衰老的飲食良方。

心情舒暢忌憂鬱

王樂榮介紹,秋應於肺,在志為憂,這個時期是抑鬱症的高發期。因為從夏天進入秋天,陽光照射逐漸減少,人體的生物鐘尚不能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容易出現情緒及精神狀態的紊亂。而對於有抑鬱症或抑鬱情緒的人來說,秋天意味著抑鬱症到了易發作期。

秋季保持心情愉悅是戰勝悲觀情緒的基礎,多增加陽光照射,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可以調動人的情緒,增強興奮性,減輕或消除抑鬱情緒;勤於運動,多參加一些室外活動放鬆心情;培養興趣愛好,秋季情緒容易低落,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有效轉移注意力,同時能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秋季可以適當多吃些熱量較高的飲食來滿足身體的需要等。另外情緒低落時可以適當喝點綠茶或咖啡,吃點香蕉等可以起到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情的作用。

早睡早起防受涼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早起」,因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

同時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等疾病,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盡量少用空調。早晚清涼時分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適度運動忌過度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涼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王樂榮提醒,秋天是養「收」的時分,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期間,故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

秋天在運動的時候,要科學選擇一些使情緒穩定、安定心神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瑜伽,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養生操都是不錯的選擇。要顧護陽氣,不適合選擇運動量大的運動,避免運動後出汗過多,容易使邪氣趁虛而入。尤其是老人、體質虛弱者更要注意運動適度。

立秋養生吃點啥

生津止渴蜜珠果(秋,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夏末秋初交替之際,天氣還比較悶熱,不過早、晚能感覺到溫度已經有所下降。這個時候,有些人會因為之前夏天過食冷物而傷到脾胃,從而出現食欲不振。有些人會覺得天氣比較濕悶,出汗也比夏天少了,所以就不太愛喝水。這些表現都是中醫學所說脾氣濕盛、脾不健運所致。而初秋恰恰又是調理脾胃的關鍵時間,如果這段時間不把脾胃調整好,身體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秋天氣候比較乾燥,如果水的攝入量不足,會出現身體缺水的癥狀。

這段時間天氣還是比較悶熱,大家肯定不樂意喝苦苦的湯藥。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不吃「苦」調理身體。一道水果餐,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可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特別適合小孩和女士們食用。

原料 蘋果半個,鴨梨半個,菠蘿50克,楊梅干10粒,荸薺5粒,檸檬1個,蜂蜜20克。

做法

1.蘋果、鴨梨、菠蘿洗凈去皮,分別用圓勺挖成圓珠或切小塊,荸薺洗凈去皮、煮熟、切塊,楊梅洗凈備用。

2.把5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蜂蜜和檸檬汁倒在水果之上即可。

用法 每天1~2次,隔日服用。適宜病症 咽干口渴、大便燥結。適宜證型 秋燥傷津、脾濕不運。功用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注意事項 過量服用會適得其反,容易因為水果偏涼而導致泛酸、腹瀉。

馬蹄木耳銀耳湯(秋,清熱化痰,養陰潤肺)

咽喉疾病是教師等常見的職業病,建議時常喝點潤喉飲,比如馬蹄木耳銀耳湯、浙貝母燉雪梨等,配合幾服清肺養陰、化痰生津的湯劑,再加上一些潤喉的代茶飲,如菊花、麥冬、生山楂加上胖大海或羅漢果等組成的小方子作為日常茶飲,既清肺養陰,又清利咽喉,對保護嗓子有很好的作用。

馬蹄學名荸薺,清脆、甘甜、多汁,可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黑木耳可補氣益智、潤肺補腦、活血止血,作為「人體的清道夫」,它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的作用。銀耳,又叫白木耳,可補腎強精、潤肺生津、嫩膚美容,歷來與人蔘、鹿茸齊名,被人們稱為「菌中明珠」。

原料 水發木耳150克,銀耳30克,荸薺180克,醬油、冰糖、米醋、橄欖油、濕澱粉、鮮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木耳、銀耳去雜質,洗凈,瀝干水分,切成片;荸薺洗凈去皮,用刀拍碎。

2.炒鍋中放橄欖油,燒至七成熱,把木耳、荸薺同時下入煸炒,加醬油、冰糖、鮮湯,燒沸後用澱粉勾芡,加入醋,起鍋裝盤即成。

用法 兩餐之中溫熱服用,每天2次,連服3天。

適宜病症 咽喉不利、目赤腫痛、婦女月經不調、大便秘結。

適宜證型 秋燥。

功用 三者合用,清熱化痰,滋陰生津。

青蘿蔔老鴨湯(秋冬,清肺熱)

秋在四季氣候中特點是「燥」,中醫經典著作《溫病條辨》記有「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氣也」。初秋多見溫燥,深秋多見涼燥。因秋季日夜溫差較大,風涼氣燥,易令人生病,尤其是老幼、陰虛體弱者,易患感冒、呼吸系統疾病及因傷生燥。因此應當補充一些能量,提高身體抵抗力。

鴨肉性微寒,味甘咸,能益五臟之陰,故能養陰血,清虛熱,利水道,非常適合大多數人在秋天食用,更適合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咽干口渴者食用。

中醫學認為,老鴨具有很好的益氣強身作用。加上鴨本身性寒的特性,所以多喝點老鴨湯,既能補身,又不容易上火。此外,鴨肉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

鴨肉的烹調方法多樣,但是味道最鮮的還是用來做湯。選用的鴨子不宜過肥,否則湯會很油膩。需要提醒的是,由於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寒性痛經、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的患者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原料 青蘿蔔600克,老鴨1隻(約2500克),青花椒1克,陳皮5克,薑末3克,料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鴨子宰殺,用沸水燙透全身後,去凈毛、內臟及爪、尾,用清水洗凈,切成小塊,汆水備用。

2.把青蘿蔔颳去外皮,去根,用清水洗凈,切成滾切塊;將陳皮用水浸軟,洗凈備用。

3.把砂鍋刷洗乾淨,加水適量,置旺火上煲沸,放入鴨肉塊、青蘿蔔、陳皮、青花椒、薑末、料酒等材料,加蓋,改用文火煲4小時,點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用法 早、晚飯後溫熱服用,隔日1次,連服3~5日。

適宜病症 咽干喉燥、心煩不安、乾咳無痰。適宜證型 燥熱襲肺。功用 清肺熱,潤脾胃。

注意事項 風寒感冒、體質陰寒者慎服。

檸檬黃骨魚湯(秋,斂陽生津)

主要功效:斂陽生津

推薦理由:秋季開始,要注意陽氣收斂了。

材料:黃骨魚2條,檸檬2片,生薑數薄片,嫩豆腐1塊 (2~3人量)。

烹調方法:黃骨魚洗凈去內臟備用,嫩豆腐切小塊備用。熱鍋下油,放入生薑片和黃骨魚,小火煎至七八分熟。在煎的黃骨魚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湯色逐漸呈現奶白色。轉小火再滾約10分鐘,加入檸檬、嫩豆腐塊,再滾約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今天立秋,是秋天開始,雖然大部分地區還很熱,但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開始,陽氣應該開始收斂了。

選擇檸檬黃骨魚這道酸湯來幫助陽氣收斂,這道湯還有生津功效。黃骨魚味甘性平,有祛風利水,解毒斂瘡的作用。天氣炎熱,小便通常不會很多,滾這個黃骨魚湯,味道又鮮美,又有利於排出小便。我們還添加了嫩豆腐,嫩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所以還有一定清熱作用,適合炎熱的天氣食用。

(來源:人民健康網綜合)

[來源:人民網 編輯:可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