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父母對兒童成長的榜樣作用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兒童喜歡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因為血緣和撫育關係而成為兒童生活中的「第一重要他人」

(一)模仿是人的第二天性

榜樣教育的核心原理在於積極利用人類喜愛模仿的天性。父母榜樣是兒童模仿的標準。

(二)父母榜樣對兒童成長的價值

1.父母榜樣是兒童認知形成的基礎

兒童觀察父母的所作所為,就如同照相機一樣將其印刻在自己的腦海中,此時的兒童沒有是非善惡的評價能力,無法判斷這種印象是好還是壞,只會好奇而極力地模仿。

2.父母榜樣是兒童個性形成的基礎

3-6歲是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期。

個性是個體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獨特的心理面貌。需要、興趣、價值觀念、氣質、性格等都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兒童的氣質大約在3歲左右顯現,性格大約在6歲左右初步形成。

3.父母榜樣是兒童社會化的首要因素

對父母行為的模仿是兒童社會化的首要途徑。

(三)會「遺傳」的習慣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習慣通過長期共同生活中的模仿、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形成穩定而有慣性的言行方式,就如同遺傳一樣。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大到人生觀和價值觀、目標與追求,小到細微的生活習慣,都會慢慢滲透到骨髓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從小養成的習慣,不僅難以改變,還會被認為本該如此,如同人的第二天性。

自我成長的父母榜樣

以教人者教己。

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都應具備。因為父母是為孩子言行的參照。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執著地栽培自己,並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

■ 以身作則是榜樣教育的關鍵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教育好孩子,不是講大道理,而是為孩子做好榜樣,身教重於言傳!

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仿效的對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當謹言慎行,以身作則,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絕在自己身上發生。

■ 自我成長才能要求孩子

父母只有不斷地自我成長,時刻地自我覺察,才能跟上孩子的腳步,才能看見孩子成長背後的心理需要,才能給孩子搭建更廣闊的人生舞台。

1.問孩子進步的同時也問問自己的進步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家長每天問孩子問題時,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問題、缺點、收穫、進步等。

孩子,你今天學了什麼?

孩子,你今天有什麼好的表現嗎?

孩子,你今天有什麼收穫嗎?

孩子,你今天有什麼進步嗎?

2.陪伴:與孩子一同學習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做稱職的父母,無他,不斷地學習而已!

教育孩子,僅憑良好的願望和強烈的動機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家長必須努力提高學習意識,提高自我教育素質,成為合格盡職的父母。

3.「低頭族「家長無法培養熱愛讀書的孩子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陪伴、共同閱讀,才能共同成長。當孩子看到父母的眼睛時時刻刻盯著屏幕,怎麼可能喜歡上書本閱讀?

父母應當帶頭讀書,和孩子一起讀,用身體力行的方法,影響孩子。

父母自我成長的路徑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 學習,不斷了解、更新教育觀念

學習是父母自我成長的基石。

父母需要正確的教育觀念、個體成長的理論知識、引導孩子成長的技巧與方法,以及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識和生命狀態,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 實踐,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父母天生不是老師,孩子生來不是學生。教育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完成。

父母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嘗試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向和方法,尋找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觀念、方法和模式。

■ 反思,實現親子共同成長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父母要和孩子形成密不可分的成長「共同體」。

教育是一場相互確認和悅納的雙向成長過程。

父母通過和孩子的互相認可、激勵、守護與幫助,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成長「共同體」。

父母要通過不斷地反思、總結經驗和教訓,揚長避短,實現親子的共同成長。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最好的家教

——父母首先成為優秀的人。

最好的親子關係

——不是讓孩子獨自起跑,而是你們共同上進,彼此成就。

來源 |教育之江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做得了高管,卻教不好孩子?一位麥肯錫高管媽媽的自省
引導孩子思考,幫助孩子自我認知,幫助孩子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大腦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