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頒布《排華法案》,清廷本是抵制態度,為何考察後竟轉為支持

美國頒布《排華法案》,清廷本是抵制態度,為何考察後竟轉為支持

1882年5月6日,美國國會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通過了《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說的《排華法案》),在十年內禁止那些被僱傭為礦工的華人勞工進入美國。這份法案創造了兩項美國紀錄:第一次立法禁止一個種族進入美國,第一次立法排斥一個種族加入美國國籍。法案生效後,在三年內,共有五萬多名華工被迫離開加州或被迫害致死。1884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一項修正案,加強了對《排華法案》生效前入境華工的驅逐,並將《排華法案》適用於一切華人,包括已經獲得第三國國籍的華人。

儘管清政府對此進行了多種方式的抗議和外交斡旋,但是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1902年,這項法案被無限期延長。在不斷收緊的《排華法案》下,華人在美國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排華行動的對象從針對一般華工逐漸蔓延到針對所有華人。

自1903年開始,清政府積極推動中美之間關於華工條約的修訂,雙方在華盛頓展開了近兩年的拉鋸戰,最終在1905年5月,將談判地點改到北京。美國人的最初意圖是試圖通過談判地點的轉移避開一直以來咄咄逼人的大清駐美公使,同時爭取更多的時間。但他們沒想到,中美談判移師北京,也意味著將原本主要是留美華僑關心的《排華法案》變成了民眾關注的一個焦點。

當時正是大清朝野對「立憲政改」討論最熱烈的時候,商人們的政治參與熱情空前高漲。5月10日,上海總商會在其商董會議上決定兩個月後發起抵制美貨運動。同時,上海總商會還致電北京的外交部和商部,以及全國其他21個通商口岸的商會,號召聯合抵制美貨。

在華有特殊利益的美國企業和教會等對大清的反美情緒十分重視,他們聯名致函總統,認為《排華政策》將迫使大清轉向其他國家尋求代替消費品。於是,總統分別指示商業部長和勞工部長,命令移民局在執行法規時,既要嚴禁華人勞工入境,又不得對準許入境的大清官員、商人、遊客和學生無禮。

大清的反美情緒深深地刺激了美國,在美國的持續外交壓力下,原本暗中支持抵制行動的清政府不得不在8月31日發布上諭,叫停抵制運動。其實,清政府並沒有真想喊停,這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用來堵上美國人的嘴,表示政府已經儘力了,而民意畢竟不可違。清政府裝模作樣的禁令當然沒有任何效果,在廣東等地,抵制美貨運動越來越洶湧,以至於美國總統開始考慮動用軍事手段干預。

就在此時,清政府派出兩個高級代表團對歐美政治制度進行全面考察。美國就是其中之一,清政府高層對爭取美國在政改方面的各種支持充滿期待。美國適時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從總統、國會到各州州長,都給予了兩個考察團崇高的禮遇和熱情的接待,表示要全力支持中國的政改。考察團還沒離開美國,清政府就再度發布上諭,叫停抵制美貨。這次是動真格的了。因為抵制運動已經超出政府所能掌控的尺度,而清政府也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在清政府的強力干預下,日趨激烈的中美衝突終於冷卻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韓愈明知道仙丹是騙人的,還多次寫詩文控訴,為何他仍服仙藥致死
朱熹發生婚外情,他用了三步順利擺脫且不毀名聲:大師不愧是大師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