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擁有從未有過敗跡的京師三大營的明軍為何慘敗於土木堡

擁有從未有過敗跡的京師三大營的明軍為何慘敗於土木堡

明英宗在位期間,蒙古的形勢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瓦剌部多年不斷地擴張勢力,殺死了阿魯台,最終收編了大部分流離失所的韃靼人。而兀良哈三衛等部落也逃脫不了被瓦剌控制的命運,分裂已久的蒙古諸部又再獲得統一。

這時的明朝早已屏棄了朱棣的進取政策,無意武力介入蒙古諸部的戰事,只不過,這種苟安於一時的政策很難避免衝突的發生。

《平番得勝圖》中的明軍形象

1449 年7 月11 日,瓦剌以在與明朝打交道時被歧視,而進行朝貢貿易也受到了不公平對待為借口,傾全力分兵四路進犯。其中,桀驁不馴的權臣也先太師進攻大同,傀儡大汗脫脫不花進攻遼東,阿剌知院進攻宣府並包圍赤城,還有一路偏師入犯甘州。也先所部作為主力,以迅猛之勢先後在貓兒庄(今山西陽高縣北貓兒庄堡)、陽和後口(今山西陽高縣)兩地大敗前來迎戰的明軍,相續打死右參將吳浩、西寧侯宋瑛以及武進伯朱冕。都督石亨在兵敗時伏於草叢之中,得以倖免。在遼東,脫脫不花於7 月下旬起攻擊了鎮靜堡、廣寧等地,擄走上萬軍民。進軍宣府的阿剌知院圍攻了獨石等處。此外,甘肅地區的明軍也遭到瓦剌軍隊的攻擊,損失過萬。

從遼東到甘肅,長達萬里的邊防線上一時間風聲鶴唳,狼煙四起,自從明成祖朱棣首次北征以來,在長達20 多年的時間裡,駐紮在邊境線上的明軍從來沒有這麼狼狽過。年輕的明英宗在自己寵信的太監王振的唆使下,不顧群臣的勸阻, 經過兩天倉促的準備,於7 月17 日出發,試圖仿效朱棣昔日的犁庭掃穴之舉。跟隨御駕親征的有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大批公、侯、伯、爵以及文武官僚,而浩浩蕩蕩出征的京營號稱「五十萬」,真實的人數大約在二十餘萬。

京營包括神機營、五軍營與三千營,又可統稱為「京師三大營」,足額可達三四十萬左右。這些部隊在永樂年間組建,當時朱棣抽調各地衛所精壯人員到京師操練、檢閱,並將之與駐紮於京畿地區的一部分衛所將士混編,終於形成這支全新的部隊,歷來以戰鬥力強悍而著稱,從未有過敗跡。

這支被寄予厚望的隊伍取道居庸關、宣府前進,途中遇到大風雨,仍然繼續在泥濘的道路上跋涉,還未到大同,已經有將士因缺糧而餓肚子了。這時正值秋天,很多人都只好割取路旁田地里的莊稼充饑。一路上雖然沒有遇上敵人,可是經過陽和這個不久前發生過戰事的地方時,不少兵丁目睹「殭屍滿 路」的情景後,士氣受到了影響。

好不容易到達了大同,又傳來了獨石等地失守的消息。包括王振在內的很多官僚都顯得驚慌失措,覺得低估了敵人的戰鬥力,出於謹慎起見,他們又攜同明英宗於八月初三日取道宣府匆匆班師。

在塞上靜候時機的也先得知明朝北征大軍欲返回京城後,果斷率兩萬部屬展開追擊,於8 月13 日在雷家站殲滅了負責殿後的恭順侯吳克忠與都督吳克勤所部(吳克忠與吳克勤都是蒙古族將領,其手下以騎兵為主),接著,又在鷂兒嶺(今河北宣化縣附近)把成國公朱勇率領的三四萬騎兵殺了個片甲不留。

明軍騎兵一敗再敗,未能阻止敵人的追擊,主力越來越被動。當8 月14 日退到土木堡(今懷來縣一帶)時,處境已經非常不利。駐營地地勢過高,掘井達到2 丈深,仍找不到水源,將士們整天饑渴交迫,戰鬥力大減。雖然在南面15 里外的地方有河流,遺憾的是已經被瓦剌軍隊搶先一步佔據。儘管形勢如此危險,都指揮郭懋還是盡最大的努力在土木堡附近的麻峪口打退了瓦剌的試探性進攻,守住了陣地。但明軍仍舊四面楚歌,他們實際上已經被對手圍困住了。

8 月15 日,明軍企圖回撤,但軍隊尚未出發,就不斷遭到瓦剌騎兵的窺伺以及繞營的騷擾。為避免出現意外,明英宗停止了撤退,雙方派遣使者進行和談。

瓦剌的領導人非常聰明,他們抓住明軍企圖撤退卻又擔心受到襲擊的矛盾心理,假裝撤圍,讓開通往京師的道路。明軍果然中計,將士們迫不及待地離開宿營地前往低洼之處尋覓水源以解焦渴。大家都想儘快離開土木堡這個乾旱得冒煙的鬼地方,動作靈活的人從後面趕上,擠壓著前面步履蹣跚的人,好像農夫爭先恐後地趕集一樣,局面漸漸失控,陷入了無組織狀態。

瓦剌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破陣機會,等到明軍行了三四里,隊形混亂之際,突然騎著快馬從遠方迅速殺回來,四面衝擊,明軍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正如當時隨軍的吏部文選郎中李賢事後在《古穰雜錄》所回憶的那樣,軍中「竟無一人與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這話或許有些誇張,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引頸就刎,拚命奔逃的士卒不在少數,而丟棄在營中的輜重「積疊如山」,幸而瓦剌最希望獲得的只是戰利品,而不怎麼想殺人,故此,出征的二十餘萬明軍當中「傷居半, 死者三之一」,也就是說,傷了十餘萬,其中死者約為三萬餘。不過高官顯要卻死了很多,據不完全統計,死亡的有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還有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以及副都御史鄧棨等數百人。

永樂年間的三疊陣

突圍不出的明英宗下馬據地而坐,最後被俘。而倒行逆施的王振早已觸犯眾怒,在混亂中被護衛將軍樊忠用棰打死。

瓦剌軍隊打掃戰場,搬走了明軍拋棄的堆積如山的輜重,勝利轉進。《明實錄》記載,宣府總兵楊洪事後帶人來到土木堡清理戰場,還拾得3800 余頂頭盔、120 余副甲胄、290餘面圓牌、2.2 萬餘把神銃、44 萬支神箭、800 個炮彈。特別要注意的是,瓦剌竟然沒有搬走明軍遺下的46 萬件火器,這可能意味著精於騎兵作戰的瓦剌人尚未習慣使用火器。

楊洪將6000 把神銃、25.8 萬支神箭、540個炮彈撥給宣府、萬全、懷安、蔚州等衛以加強邊防。其餘的1.6 萬把神銃、18.2 萬支神箭、260 個炮彈,則發往萬全都司貯藏。

至此,曾經名揚天下的京師三大營從此威風掃地,一蹶不振,後來雖然建製得到重組,但戰鬥力一直未能恢復過來。

兵多將廣的京營在土木堡為什麼敗得這樣慘?當然與王振等人盲目行動,朝令夕改,使整支軍隊陷入了進退失據的劣境有關。至於明軍在敵兵一擁而來的時候,紛紛逃跑,原因之一是「太平日久,將卒相安」所致,就像親歷者李賢所認為的京城士卒因「四方無虞」,平日只是干一些「營修寺宇」的事,「何曾操習」。同時, 士兵逃亡、將領吃空額等各種腐朽現象一直沒能改正過來,難怪日漸腐朽。

此外,明軍統帥部還存在忽視神機營,指揮不當的問題。明英宗的曾祖父朱棣在世時,歷次與蒙古勁旅交鋒都異常重視神機營與騎兵的協同作戰,他總結經驗,規定布陣時手持神機銃的射手一定要在前面,馬隊則安排在後面;而宿營時步兵在內,騎兵在步兵之外,神機營更布置在騎兵之外。也就是說,明軍時刻準備著用神機銃炮發射彈丸挫敵鋒芒,然後再酌情動用騎兵出擊。按照這種戰術,明軍曾經先後在靜虜鎮、忽蘭忽失溫等戰鬥中獲勝。

然而,以明英宗為首的統帥部重視的是首先使用騎兵,而不是首先使用神機營,北征大軍從宣府回師時讓歸附的蒙古人吳克忠率領騎兵斷後,結果吳克忠誤入埋伏而戰死。接著,成國公朱勇率領三四萬騎兵臨危受命,緊急赴戰,卻被詐敗的瓦剌人誘入包圍圈中,在鷂兒嶺全軍覆沒。這兩次戰鬥都是在沒有神機營的配合之下進行的,總共損失了四五萬騎兵。抵達土木堡的明軍主力以步兵為主,失去了騎兵配合的神機營所能發揮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最多只能在陣地上打退敵軍輕裝騎兵的進攻,至於及時展開追擊來擴大戰果,那已經算是奢望。

值得注意的是,李賢的著作描述了明軍在此期間連續射擊火器的戰術,也就是把士卒排成三四層發射火槍,可是,瓦剌騎兵等到明軍發射完畢正在裝填彈藥之際便放馬沖了過來。據《否泰錄》《鴻猷錄》等史籍的記載,也先所部在土木堡以長矛、利刀「蹂陣而入」,種種跡象顯示當時在塞上叱吒風雲的很多都是重裝騎兵,而並非輕裝騎兵,正好對神機營的步兵形成克制。由此,這支倉促上陣的王牌部隊雖然裝備了數量眾多的火器,可在缺乏其他兵種的配合下,威力未得到充分展現,基本上成了擺設。

本文摘自《明帝國的新技術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本土防空戰中的高射炮塔
穰侯魏冉,名列秦國頭號外戚功臣的楚人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