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混合戰」對美國及西方印太地區利益的挑戰

中國「混合戰」對美國及西方印太地區利益的挑戰

導讀

美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7月24日發布報告《竊取先機: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混合作戰 聯合防禦面臨的問題與抉擇》(下稱《報告》)。《報告》稱中國採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種手段,以「混合戰」奪取印太地區局部優勢。《報告》介紹了中國「混合戰」特點和發展趨勢,分析了有關作戰案例,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中國「混合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中國「混合戰」由政治戰元素驅動,旨在分裂、破壞和削弱對手能力,並且持續時間較長。這種戰爭沒有固定模版,但卻遵循特定模式,並且大量運用民用、「准軍事」和軍事手段。中國「混合戰」一般開始於「真空」、邊緣地帶或重要性有限的領域,初期階段常採用遠程和間接軍事介入方式,令西方國家難以獲取有價值情報。當中國向大國競爭對手發起「混合戰」時,通常是在為曠日持久的長期鬥爭做準備。

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選項

西方盟國遏制和擊敗中國混合/政治戰的戰略選擇有以下幾種,均有各自優勢及不足:

拒止戰略。拒止戰略旨在使中國知難而退,強調對爭議領土或空間採取迅速且有力的防禦措施。拒止行動將與政治反攻相結合,突顯中國非法活動的嚴重性,動搖中國政權的合法性,迫使其停止行動並撤退。通過在軍事、外交和政治領域與中國對抗,使其認識到無法取勝。

強加成本。與拒止戰略相反,強加成本戰略通常需要直接和間接行動的組合。直接行動旨在削弱對手攻勢,增加中國在「混合戰」地區的直接成本。間接行動的目的則是在中國統治力量薄弱的地方增加中國的成本。

瓦解對方戰略。目的是迫使中國質疑其混合/政治戰略的合理性。例如使北京方面認識到,重點投資「准軍事」和其他混合作戰手段不再行之有效。為達到不斷破壞中國混合作戰的目的,需要使中國認為,維持「混合戰」存在投入高、回報低的弊端,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國家資源與能力的枯竭,甚至使政權公信力遭到破壞,經濟和政治局勢日趨嚴峻。

顛覆對手政權。該戰略選項主要目的是,在不發動強大軍事或佔領行動的前提下迫使中國政權發生更迭。使用多種手段在中國政權內部製造矛盾分歧並加以利用,進而引發重大變故。該戰略尋求加劇中國領導層的危機感,推動北京方面從根本上做出改變,或者產生政權更替。

結論與建議

《報告》聲稱,在這場政治/混合戰中,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存在嚴重的力量失衡。為有效對抗中國「混合戰」,《報告》建議美國及其盟友採取以下措施:

(1)重視論證和研討有關問題,包括中國混合/政治戰的演變性質、觀點與經驗分享、對抗戰略、採取措施、對抗戰略的制定進展、改進同盟合作協同方式等。

(2)倡導民主價值觀和民主實踐。

(3)發展混合/政治戰所需的人才資源。

(4)建立由夥伴國家組成的安全聯盟。

(5)推動盟友的公共教育和國際政治作戰。

(6)制定高效和包容的戰略,為威懾和擊敗混合戰提供更多可能。

(7)建立強大的政治/混合戰能力組合,包括先進的教育、媒體、外交、網路、經濟、軍事和非軍事能力等。

(8)為印太地區弱小國家量身定製拒止計劃。

(9)加強美國及其盟友情報機構的情報收集、評估和報告能力,更及時、集中地通報中國等威權國家的混合作戰。

(10)調整和擴大美國及其同盟的政府部門組織架構。

(11)明確指揮職責和責任,建立適當的指揮責任、問責和協調機制。

(12)重新調整風險管理,當前的風險規避文化嚴重製約了對抗混合/政治戰的能力。

(13)做好長期鬥爭準備,投資於有價值的長期關鍵能力。

(14)立足於兩個戰略,一邊加強各國防禦,一邊以間接、出乎意料、令人不安的方式向中國施壓。

來源: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網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陳培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註:原文來源網路,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美海軍、海軍陸戰隊積極投資人工智慧平台建設
DARPA「意圖定義的自適應軟體」項目 背景分析與初步研判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