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篆書細筆如鐵,規整莊嚴,如何寫出「萬歲枯藤」?

篆書細筆如鐵,規整莊嚴,如何寫出「萬歲枯藤」?

總第一五八九期;歡迎關注。

編者按:應書友的要求,我們從今天開始,連載刊發《篆書技法45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學習篆書的基本線條質量要求,以及達到此要求的、最基本的45個技法。本文為連載系列之三。——「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10

凝重飽滿

篆書線條在婉轉曲折的造型中要體現力道,體現柔中帶剛,就必須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線條的直曲度,一是線條的凝重飽滿度。

篆書的線條因為曲線較多,特別是小篆線條比較細瘦,所以初學者在書寫時,由於沒有控制好中鋒用筆以及筆力不夠穩健,容易寫得軟弱乏 力,「如死蛇掛樹」,如煮熟的麵條一般。而要在婉轉曲折的線形中體現力度,線條必須做到凝重飽滿。

圖10-1 王福庵·「為」字、「年」字

大篆線條整體偏粗,加之外形的粗糙,形如老樹榦。在表現一些枯筆和蒼勁老辣的特點時,要注意枯筆飛白不宜過多,而要做到筆墨沉、實,線條飽滿、凝重。書寫中通過裹毫澀行,讓筆墨充分浸潤於紙上,獲得「力透紙背」的效果。

圖10-2 散氏盤·「降」字、「同」字

小篆雖然線條總體較細,但仍要通過勻速的中鋒用筆,使筆尖常在點畫中間運行。速度亦不可太快,讓墨汁呈現出由線條中間均勻地向兩邊滲透的效果,從而使所寫出的線條墨色中間濃、兩邊淡,中間厚、兩邊略薄,具有如圓柱體般的立體效果。

用筆在線條的搭接或交叉時亦要使線條吻合飽滿,特別是大篆筆畫的搭接,更要做按筆停頓,使墨汁充分浸透,形成如樹枝分杈處那樣壯實而充滿力量感。

圖10-2 吳昌碩·「魚」字、「馬」字

#11萬歲枯藤

「萬歲枯藤」是形容書法線條中一種特有的蒼勁老辣、雄厚而具有陽剛之美的詞語。所謂「萬歲枯藤」,是指生長若 干年的老藤條或者老樹榦。這種老藤枯乾外形凹凸不平,曲曲折折,充滿了遒勁的力道。

以書法線條來說,這種線條往往外形粗糙,曲折不平,內部墨色濃淡不均,並常伴有殘缺的枯筆,猶如老樹榦上若隱若現的疤痕一樣。

圖11-1 散氏盤例字

這種線條所呈現的便是一種猶如金石文字風蝕後的效果,殘缺中透出一種蒼涼悲壯、老辣而雄強的審美效果。

歷代經典書法中,商周金文、漢隸、魏碑以及草書中均有較多的這種線條形式。所以,篆書中小篆的線條如「玉箸」般光潔飽滿,而大篆金文中就較多以這種形如「萬歲枯藤」般的線質來表現。這也是大篆線條的主要特色。

書寫這種帶有枯筆飛白、外形凹凸不平、曲折盤桓的線質,其基本的書寫技法前文已經講過,就是使用裹毫澀行,或快或慢,書寫節奏和筆鋒卻有變化的技巧來完成的。

圖11-1 吳昌碩「吾」字、「君」字

#12曲筆如鐵

篆書的線條絕大部分都是彎曲的。有的完全形成環狀,如「口」字;有的連續彎曲,如「弓、女」字;有的則彎曲較小,如「川、小」字的下垂豎筆。但無論彎曲得大還是小,篆書的線條在彎曲中都要體現圓轉通暢和內含彈力,形成「曲筆如 鐵」之特色。

所謂「曲筆如鐵」,是說篆書彎曲的筆畫好比一根鋼管或鐵棍在兩端的重壓下形成的彎曲之形,在離開重壓之後就會彈直。這樣的鋼管雖然彎曲,但還在彈性限度內,其形雖彎,卻內含了一種頑強的彈力。它不像彎曲的絲線落在地上那樣軟軟 的且毫無力度。

圖12-1

同樣是彎曲的,「曲鐵」(彎曲的鋼管)會有彈性而彎曲的絲線卻毫無力量,這是因為線質和彎曲的弧度所致。鋼管或鐵棍在彈性限度內的彎曲始終都會彈直,超過彈性限度則不能恢復。二者在形上的區別主要是彎曲的弧度。能彈回原狀的鋼管,往往其彎曲度較小,且整體是一段圓弧;而超過彈性限度的鋼管則彎曲度很大,且往往有明顯的摺痕而不是一段完整的圓弧。所以,篆書的線條要在彎曲中體現彈力,就必須如「曲鐵」一樣,弧度不宜過大,整體圓轉,且不能有摺痕。

書寫時要力貫筆尖,順勢而為,平穩運行,一氣呵成。否則其線條就會缺乏力量感,給人以扭曲變形、僵硬之態,喪失篆書線條特有的美感。(待續)

圖12-2

【書法技法系列——篆書技法45例】01、藏頭護尾、萬毫齊力、圓起圓收02、寓尖於圓、裹毫澀行、平實穩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米芾的書法理想「晉人格」,如何臨學王獻之「一筆書」?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