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蒙古國陷舉國還債後,現在經濟或終於又看到了希望,事情有新進展

蒙古國陷舉國還債後,現在經濟或終於又看到了希望,事情有新進展

蒙古國草原遼闊、礦產豐富,由農牧業國家成功轉型為礦業大國後,經濟增長率曾長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但該國的支柱產業也變得越來越單一,採礦業是蒙古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礦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該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金,銀,鐵,煤,銅,鉬,鎢,磷酸鹽,錫,鎳,鋅和螢石。

自去年6月以來,受美元走強及市場預計新興市場大宗商品需求不高等共同作用影響,多種礦金屬走勢一度跌入熊市,而金屬礦價格的下行,對本就滿目瘡痍的蒙古國經濟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沉重一擊,而單一礦產品出口經濟的脆弱性,無疑是造成蒙古陷入經濟困境的一大因素。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則是該國高度依賴外國投資,而此後外資對蒙古國礦產資源投資越來越少,這對本就滿目瘡痍、舉國還債的蒙古國經濟來說,無疑更是沉重一擊。

事實上,舉國還債也並非誇張之言,據蒙古英文日報UBPOST當時的報道,蒙古經濟學家奧索加拉夫·布烏克呼烏曾呼籲國民和商業組織幫助國家還清外債,還率先捐出了1億圖格里克、10匹馬和1個金戒指,而按照償付外債的計劃,每個國家公民都必須參加捐款,為了幫助政府還債,蒙古人民甚至開始捐獻自己的現金、珠寶、黃金,還有馬匹。

時間回到2011年,當時正值大宗商品牛市,蒙古國礦藏源源不斷地輸往國外市場,而該國也依靠豐富的礦產資源獲得了大量的外國投資,GDP也受此推動,實際增速達到了17.3%,經濟表現可謂一時無二。

然而到了2015年該國經濟卻陷入絕境,比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降至零以下,外匯儲備也減少至凈值為負值,經濟增長率也從2011年的17.291%下降到2.4%,2016年僅為1.234%,這樣的降速正是蒙古國高度依賴金屬出口造成的,因為從2012年至2016年,銅價從1萬美元每噸一路下跌至4500美元,雖然,到了2017年全球有色金屬價格回升,但在債務大山下(2017年蒙古國約有230億美元債務相當於該國GDP的兩倍),蒙古國卻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價,那就是21%的採礦權被迫對外開放。

據蒙古國央行3月份公布的數據,2018年該國外債總額又增長了72.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另據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在當前蒙古國高達230億美元債務的基礎上,2022年將再增加10億美元的政府債券償還利息支出。

然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 2012年蒙古國實施的一項法案開始對外國資本投資礦業提出了苛刻的條件,甚至在一些礦產領域不接受外資投資,已簽訂的合同甚至都不允許履行,結果導致大批外資公司被嚇跑,撤離該國市場,其中就包括大批中國公司。

近幾周以來,倫敦期銅價一度跌至近四個月最低,不過,路透社上周對28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銅價未來幾個月料將反彈,主要受到中國刺激經濟增長和美聯儲持續降息憧憬所帶動,市場預期中國市場對銅的需求將增加,高盛和標普也均上調對2019-21年的鐵礦石價格預期,主要是因為巴西淡水河谷礦壩坍塌事故造成冶煉廠供應紊亂的緣故,同時也上調對鋁價、銅價、以及鋅價的預期,畢竟這些金屬產品供需平衡,而這對患上資源依賴症,深陷資源經濟陷阱的蒙古國經濟增長將構成利好。

正是在這些背景下,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最近,又有不少礦企開始進入蒙古國投資銅礦場。據蒙古國海關總署(MCGA)7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出口銅精礦74.9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5,400噸。

據MCGA稱,採礦業佔1月至6月期間出口總量的84%,並使該國獲得了10.6億美元的預算,同比增加了4840萬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9年蒙古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至少6.3%,「由於稅收收入增加和支出相對緊縮,財政收支平衡提高了18個百分點,自2016年底以來,蒙古國利用出口和外國直接投資的強勁轉變,凈外匯儲備增加了30億美元,同時,該國也正在完成本國黃金收購指標把祖國的黃金留在寶藏里的項目,以增加外匯儲備,這一點在蒙古國貨幣已經在國際貿易往來中無法支撐對美元匯率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為挽救經濟,蒙古國開始效仿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並在中蒙邊境最大的陸路口岸扎門烏德市,建立了自由貿易區,在這裡可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BWC中文網也注意到,在二連浩特,蒙古國一些民眾開著嘎斯69汽車排隊來這裡用人民幣購物掃貨,之後再於下午閉關前滿載而歸,購買包括中國生產的電器等在內的物美價廉產品,然後再運輸到其它城市賺取利潤,因為,這裡對蒙古國民享有免簽待遇。

近幾個月以來,蒙古國煤炭和農產品等對中國市場出口增加後,也成為了蒙古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助其持續復甦,數據顯示,每天有7至10輛載量40噸的農產品運輸卡車從口岸通過,主要出口商品為果蔬、凍豬肉等,而目前,像餅乾、飲料、蜂蜜、巧克力、地毯等133個規格品種的蒙古國商品也已經在二連浩特中蒙邊民互市貿易區上架銷售。

分析認為,蒙古國正在通過轉變市場思路,並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而加大向中國市場的靠近力度或成為蒙古國經濟復甦的新動力,多年以來,由於技術和資金有限,西方許多企業一直控制著蒙古國的採礦業,蒙古國的資源利潤空間則少之又少,而這也是蒙古國經濟過去一度陷入困境的成因。因此,對於蒙古國經濟而言,擺脫西方企業和資本對該國重點領域的控制或是一個關鍵因素。

正因此,這在蒙古國國家通訊社報紙《蒙古消息報》社長孟和圖拉看來,加大向中國市場的靠攏正在成為蒙古國經濟實現持續增長轉機這一事情的新進展,並稱,「作為蒙古國記者,我有幸能夠到中國採訪學習,中國經濟的發展令人讚嘆不已,使我大開眼界,也讓我由衷欽佩」,不難看出,蒙古國記者希望該國向中國經濟學習的願望非常強烈。(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蘋果或將美國唯一生產線移中國後,外媒:中國晶元製造或迅速發展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