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垮北洋軍閥後,蔣介石為什麼第一個拿桂系開刀

打垮北洋軍閥後,蔣介石為什麼第一個拿桂系開刀

1928年秋,蔣桂馮閻四派聯合開始「二次北伐」,擊退了盤踞平津地區的奉系,張作霖在乘火車撤退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北洋軍閥整體退出歷史舞台。掌控南京中央政府的蔣介石開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昔日的盟友兼把兄弟身上。其中,與蔣介石合作最久的桂系成為第一個動手的目標。

威脅最大

在政治上,桂系是影響力和控制區域最廣的軍閥。1928年初,蔣介石在中央政府之外設立廣州、武漢、開封、太原四個政治分會,分別由李濟深、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擔任主席,掌控華南、華中、華北等區域。其中馮、閻分掌華北,李宗仁獨佔華中,掌控兩廣的李濟深雖是粵軍將領,但家在廣西梧州,一向與桂系關係親密、長期合作。

軍事上,桂系軍隊雖然兵力最少,僅有20餘萬,但防區縱貫華北、華中直到廣西。其中,白崇禧部佔據冀東的塘沽、唐山等地;黃紹竑率部鎮守廣西;桂系精銳主力第7軍、第18軍、第19軍及唐生智舊部葉琪第12軍、何健第35軍等雲集九省通衢——武漢,北達中原,南通兩湖,西可入川、東可攻南京、上海,對蔣介石在長江下游的統治威脅最大。

舊恨最多

1927年寧漢分立期間,汪精衛在武漢提出以蔣介石下台為雙方合作前提,桂系在南京推波助瀾,暗中命令麾下部隊按兵不動,導致蔣系部隊受到武漢唐生智部和奉系軍閥部隊夾擊,蔣介石被迫第一次下野。桂系趁蔣下野之機,先後出兵擊敗唐生智和廣東的張發奎,佔據了兩湖和廣東地盤,收編降兵十餘萬。

當1928年1月蔣介石東山再起時,汪精衛已經被蔣拉攏,極力鼓吹蔣副職,白崇禧又從漢口打來電報,四處聯絡阻止。蔣介石重新掌權後,欲集中各地方實力派力量與奉系軍閥爭奪華北、東北,才選擇繼續與桂系合作。但在與奉系張作霖的作戰中,桂系將觸角一路延伸到了河北長城腳下,擴張速度之快進一步加深了蔣的猜忌。

不知收斂

全國編遣會議後,白崇禧在河北舉行10萬大軍的公開操演,並在北平公開宣傳:中國統一成功都是由北向南,從沒有從南向北統一成功的。桂系將領陶鈞、胡宗鐸、夏威等人掌握武漢政治分會和第四集團軍政治、軍事大權,他們公開叫囂:蔣系部隊多系收編,戰鬥力不強,桂軍一旅足抵蔣系一個軍。

1928年蔣介石到武漢期間,李宗仁設宴招待熱情備至,但其麾下3個主力軍軍長夏威、陶鈞、胡宗鐸都空著席位不參加。第二天蔣介石閱兵期間,擔任閱兵總指揮的胡宗鐸在閱兵台上發表公開演說:「革命北伐軍在進展中,中央政府政潮迭起,致影響軍事,屢遭挫折」。這一番話讓剛剛講完話的蔣介石十分難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何遭到國民黨眾多老黨員強烈抵制
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