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分天下戰略是孔明首創?此人比他早七年

三分天下戰略是孔明首創?此人比他早七年

諸葛亮在隆中對時,以三分天下的戰略眼光贏得劉備信服。不過,在歷史上,諸葛亮並非是三分天下的首創者,在他之前,東吳魯肅早有類似提法。

魯肅,字子敬,生於公元172年,卒於公元217年,他46歲的短暫人生,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三國志》記載,魯肅年少失父,但家道殷實,喜歡樂善好施。在他20歲時,朝廷經過董卓之亂,時局動蕩,天下進入群雄涿鹿時代,這時候的魯肅因為變賣家中田產救濟窮人,深得百姓讚譽。

當時,還在袁術部下當居巢縣長的周瑜也早聽說魯肅壯舉,因此去拜訪借糧。魯肅也不失所望,果然慷慨大方,當時他家裡有兩囷米,他指著其中的一囷給周瑜,這成了歷史上魯肅指囷的故事。

那麼,魯肅有多大方呢?秦漢時,一囷米是三千斛,一斛等於一石,一石為四鈞,一鈞為三十斤,那麼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一囷(三千斛)就有三十六萬斤了。魯肅給了周瑜三十六萬斤米。

魯肅在歷史上最重要的功績是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並促成了孫劉聯合。魯肅曾向孫權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在他預料到漢室氣數已盡,曹操又一時難以消滅的情況下,東吳該怎麼辦呢?魯肅認為,「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按照魯肅給孫權的建議,江東應該在北方諸侯逐鹿中原、無暇南顧之際,應該先佔據荊州,然後再從荊州出兵益州,佔據長江,然後再憑藉長江守住吳越、荊州、益州,再圖中原。可以看到,佔據荊州,再取益州,這種戰略思想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謀而合,只不過,魯肅提出三分天下的時候,袁紹手下人才濟濟,文有沮授、田豐、許攸、審配、逢紀等人,武有顏良、文丑、淳于瓊、張郃、高覽等人,因此他認為鼎足的勢力是北方的袁紹和曹操,不可與之爭雄。這就是「榻上策」,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整整七年。

而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兵數十萬,而東吳也佔據江東,傭兵近十萬,民心歸附。而後來隨著局勢變化,隆中對和「榻上策」進一步不謀而合了。

劉表去世後,魯肅就主張和劉備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歷史學家呂思勉等人認為,魯肅最早並積極促成了孫劉聯盟。此外,在赤壁之戰前夕,當東吳許多人主張投降曹操時,魯肅還是強硬的主戰派。孫權最終還是聽了他的話,召回了周瑜,與曹操決戰。在赤壁之戰中,魯肅當的是參軍校尉的軍官。

魯肅的歷史功績被後人紀念,例如晚唐詩人孫元晏詩云:會獵書來舉國驚,只應周魯不教迎。曹公一戰奔波後,赤壁功傳萬古名。晚唐詩人周曇詩云:輕財重義見英奇,聖主賢臣是所依。公瑾窘飢求子敬,一言才起數船歸。北宋文豪蘇轍也有詩:子敬識二孫,長揖鼓鼙喧。意氣感周郎,振策起江村。可見,後人對魯肅的評價極高。

但遺憾的是,自元代開始,魯肅的形象突然被弱化,不論是關漢卿的雜劇《單刀會》,還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京劇《單刀赴會》,魯肅越來越顯得迂腐無能,這有悖於歷史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大房連生4女,小妾進門就生雙胞胎兒子,最後卻被丈夫趕出門
袁天罡:「王」字抽掉一划,你首先想到哪個字?字不同命運也不同

TAG:小佛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