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剛剛過去的這個七夕里

不少人都來寺院求姻緣

或是祈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或許也有人會潑冷水

「相愛容易相處難」

婚姻其實是一座圍城

童話總在王子公主的婚禮後戛然而止

那,婚姻對人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祈願和祝福之後

現實中的我們有必要清醒地了解

結婚不是一段感情的結果

而是婚姻生活的起頭

這恰恰是一段修行的開始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求得姻緣 ≠ 萬事大吉

求姻緣得姻緣,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就天下太平、諸事如意了?並不!

其實,從成為眷屬那日起,才是人生正文的開始,婚姻生活的起頭。如果有人不加思考就相信了童話故事中的最後一句話:「他們結了婚,從此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那他們便會很快又會相信另一句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攝圖網

在婚前,只看到了前台的堂皇富麗;在婚後,才知道這些堂皇富麗的前台,必須經由後台的離亂忙碌始能完成。

在婚前,只看到了美麗的姿首,翩翩的風度;在婚後,才知道姿首與風度,也有它們平凡庸俗的一面。

在婚前,珍惜相聚的時刻,小心翼翼地揣摸對方的心情,巧言令色地務使對方愉悅;在婚後,日夜長相廝守,彼此也再無神秘新奇可言。

在婚前,可以把分別時的相思瑣事,誇張地遍遍述說;在婚後,一切見聞相同,除了說夢,實在可說的並不太多。

在婚前,一束花、一盒糖、一件小飾物,便代表了美好的心意,物質並不那麼重要;在婚後,才發現柴米油鹽雖是如此的現實瑣碎,而卻又如此的重要必需。

葉曼《智慧人生》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有的人會為此感到失落、痛苦、幻滅,先是不肯接受地抗拒、掙扎,最終精疲力盡舉手投降。於是,他們從婚前陷入過於美好的幻想,直接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要麼怨天尤人,要麼聽天認命。

他們認為彼此反正已知本來面目,何必再喬裝打扮,日常相處之中黃臉婆與蓬頭漢箕踞對坐,美麗的姿態與翩翩的風度,那只是給外人看的。又或者認為彼此的心思早已洞若觀火,何必再揣摩拘束。

如果用漫不經心的態度、粗俗鄙陋的言辭、最儀容不整的模樣,和我們費盡心思方能博得歡心、準備終生相處、關係最密切、痛癢最相關、休戚最相共的人去共同生活大半世。這是一種何等愚昧不幸的錯誤啊!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電影《無問西東》里彼此折磨的劉淑芬、許伯遠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有慈悲喜舍 相處也不難

作為一名佛教居士當然可以去愛,大多也會走進婚姻之中,但請一定記得,要用「慈悲喜舍」,用寬容和感恩,來代替愛情中的自我和依賴。

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最忌諱最對方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因為你是我的太太,你是我的先生,所以你就應該如何如何,反正我們這麼熟,以至於說話不思量,做事不考慮。那些婚姻中的那些大事小事,其實都代表著放下自我、心中有你的「慈悲喜舍」。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對甜蜜夫妻,恩愛60年的人生秘訣吧!

恩愛60年的甜蜜夫妻

英子和修一的年齡加起來已經178歲了,他們結婚60年,攜手經歷風雨,卻幾乎沒有吵過架。對於相處和婚姻,他們有著自己的四大秘訣。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英子和修一把自己的故事

寫在了《明天也是小春日和》這本書里

1

接受對方是個有缺點的人

問一下自己,你是不是一個有缺點的人?如果是,那就要允許伴侶有缺點。

太太英子說話直接,做事大大咧咧,經常丟三落四。先生修一從不試圖去改變太太,「她就是這樣的人,我娶她的時候就知道。」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可是有時候,這個缺點容易耽誤事又危險,先生就想個辦法,用留言板來提醒。爐子旁邊的小木板上寫著:「正開著煤氣呢,別忘了」;洗衣機旁豎一個小木牌,寫著「正在洗衣服,別忘了」。相比「你怎麼又這樣」的指責,留言板充滿了善意與愛意,容易讓對方接受。

指責和發泄只會造成爭吵,如果你想解決問題,就不要去指責對方,而是找到方法——「沒關係,我幫你」,這才是我們跟一個人在一起的意義。

2

互相留有私人空間

私人空間,不僅僅是允許對方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朋友圈子,更重要的是允許他有自己的面子、尊嚴、小不滿與小委屈。

好話要當面說,立刻說;不好的話就等一等、想一想再說。在自己情緒平靜的情況下,用聊天工具、小紙條的方式,讓彼此都有一個情緒緩衝的空間。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兩個人的田園生活

3

不勉強對方改變

英子是個器物控,特別喜歡買漂亮的杯子盤子,儘管有了很多她還是忍不住買,修一總是大大方方地說「買吧」。

修一不喜歡吃蔬菜,英子也從不勉強他,快樂比什麼健康食譜都重要,修一先生現在也已經八十多了。

如果自己覺得不強迫對方改變,自己完全無法接受,或者他就會墮落,那隻能說明自己當初的決定太輕易。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英子每天會準備兩種風格不同的早餐

4

尊重對方認為重要的事

修一年輕時喜歡帆船運動,這很燒錢,但英子支持他。因為她覺得修一工作辛苦,最愛的就是帆船與大海了。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修一說他八十多歲還能打年糕

是年輕時帆船運動練出的好身體

而退休後,他們賣掉了城裡的房子,在農村裡母親留下的一塊地上,一磚一瓦建起了房子和菜園,因為這是英子的夢想。

真正的三觀相合,不是你和我都喜歡什麼,而是我不會對你的夢想指手劃腳,並且願意為它盡一份力。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修一手繪的房子,還不忘在房子里畫上老倆口

文化視角: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這是一場慈悲喜舍的修行

結婚這件事本身

並不能直接讓人獲得幸福

婚姻更不是萬能的安全繩

古人總勸夫婦「相敬如賓」

這四個字代表了多深的智慧啊

如何在彼此的看見和扶持中走得更遠

打破「相愛容易相處難」的魔咒

這是在「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後

每對夫妻都要認真思考的事情

來源:上海玉佛禪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立得定,方見腳根
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