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流感為什麼會讓你感到異常難受?

流感為什麼會讓你感到異常難受?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你永遠不會忘記流感。」這是維多利亞衛生部門最近開展的一項活動的名稱,該活動強調了人們對患流感的回憶。

短語包括"我永遠不會忘記發燒的痛苦"、"流感把我夷為平地"、"流感讓我昏迷了好幾個星期"。

這給人的印象是,一旦你得了流感,你就知道自己得了流感。讓人難忘的是流感的嚴重癥狀。這些癥狀包括發燒、疼痛、喉嚨痛、流鼻涕、咳嗽、虛弱無力、昏昏欲睡。

但是什麼導致了流感呢?為什麼癥狀如此嚴重?

什麼引起流感?

流感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這是一種需要進入細胞複製和產生更多病毒的小型微生物。流感病毒感染我們呼吸道的細胞,因此很容易通過打噴嚏或咳嗽時釋放的飛沫傳播。

感冒後咳嗽、打噴嚏和其他癥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在對抗感染。

免疫反應是一把雙刃劍

當你感染了流感病毒,你的先天免疫系統就會發揮作用。特殊的受體識別病毒的獨特部分,觸發警報系統,提醒我們的身體正在發生感染。這就產生了一種快速但非特異性的反應--炎症。

炎症是由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小蛋白的作用引起的。細胞因子的一個主要作用是在肺部局部發揮作用,幫助限制最初的感染。

它們還能進入血液循環,廣泛存在於體內,並警告免疫系統的其他組分機體面臨著感染。

不幸的是,當你試圖對抗感染時,你身體的炎症反應會導致我們所經歷的流感癥狀。

炎症可引起粘液增多。粘液(或痰)是一種粘性物質,可以幫助在肺部和上呼吸道捕獲病毒。呼吸道粘液增多會引發咳嗽和/或打噴嚏,並導致流鼻涕。這有助於在病毒感染其他呼吸道細胞之前將病毒從我們體內排出。

炎症還會導致體溫升高或發燒,這就為流感病毒的複製創造了一個不適宜的環境。

雖然體溫升高有助於對抗感染,但也會讓你感到比平時更冷。那是因為你感覺到你的身體和外部環境之間有更大的溫差。

這可以引起肌肉快速收縮,使你感到熱。這就是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在燃燒的同時不停地發抖。

最後,一些炎症分子直接作用於受感染的細胞,阻止病毒複製。它們可以通過直接干擾複製過程,或者實際上殺死受感染的細胞來實現這一點。

其中一個因素是腫瘤壞死因子(TNF-alpha)。雖然它的作用限制了流感病毒的複製,但它的副作用包括發燒、食欲不振、關節和肌肉疼痛。

召集大人物

由先天反應引起的炎症也有助於提醒適應性免疫系統存在感染。

雖然先天免疫對病毒感染提供了一種即時的(儘管不是特異性的)反應,但正是這種適應性免疫反應能夠有效地清除感染。

適應性免疫系統由一種叫做T細胞和B細胞的特殊白細胞組成,當它們被激活時,會對感染做出高度特異性的反應。

在稱為淋巴結的組織中激活流感特異性T細胞和B細胞,會產生數十萬個克隆體,所有克隆體都是針對流感病毒的。這些細胞可以進入肺部,專門針對病毒及其複製能力。

感染後T細胞和B細胞數量的大量增加會導致淋巴結腫脹,你可以感覺到腋窩或下巴下的淋巴結,也會感到疼痛。

流感特異性T細胞也是炎症分子TNF-alpha的來源,通過殺死感染病毒的細胞來幫助對抗流感感染。這兩種行為都可能導致流感癥狀。

為什麼流感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我們抵禦流感感染的能力需要我們先天免疫反應和適應性免疫反應的協調反應。

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由於某種原因而減弱,那麼它會延長感染時間,導致肺部更廣泛的損傷和癥狀的延長。這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導致肺炎、住院和最終死亡。

還有一些人的免疫系統工作效率不高,他們特別容易感染流感及其併發症。這些包括:

非常年輕的小孩,他們的免疫系統還未成熟;老年人,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患有其他可能損害免疫功能的疾病的人,或者正在服用可能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的人。

預防流感

咳嗽和打噴嚏時洗手和捂住嘴是我們都可以做的簡單的事情,從一開始就可以減少感染流感的幾率。

而接種流感疫苗會激活你的適應性免疫反應,從而誘導出一種有效的免疫機制來保護我們免受感染。

隨著流感季節的到來,預防是我們最好的選擇,這可以讓你忘記你得流感的時間。

參考資料:

【1】Sick with the flu?Here"s why you feel so bad

【2】You never forget the flu

【3】Bali Pulendran et al. Innate Immune Sensing and Response to Influenza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015;386:23-71. doi:10.1007/82_2014_405

【4】Bruder D et al. Cellular immunity and lung injury in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Viral Immunol. 2006 Summer;19(2):147-55. DOI:10.1089/vim.2006.19.14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人類如何與不斷變化的環境相互作用影響著傳染病的傳播?
34根手指?51顆牙齒?長子宮的男人?盤點那些你聞所未聞的人體突變!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