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吳國末帝孫皓是孫權的孫子,這哥們上任之初還做過幾件好事,如下令撫恤民眾、讓財政撥款開展撫貧、裁減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的珍禽異獸等,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稱讚,一時被譽為令主(意為賢德的君主)。然而百姓們的叫好之聲未停,孫皓就秒變一個人似的,變得殘暴驕盈,貪酒又好色。據說擁立孫皓登基的濮陽興和張布後悔自己看走了眼,所立非人,孫皓就毫不猶豫地把他們殺了。

孫皓非常寵愛張布的女兒,殺掉張布後,故意問張美人:「你父親到哪裡去了?」張美人氣憤的說道:「被奸賊殺死了!」被孫皓命人用木棒活活錘死。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過後,孫皓又思念起張美人的容貌,命人用木刻制了她的雕像,白天放在身旁,晚上摟著睡覺。過了一段時間,才想起問左右:「張布還有女兒嗎?」

得到的回答是:有,但已經嫁人了。孫皓馬上命人將張女搶進宮來,對其大加寵愛,晝夜廝混,不理朝政。

孫皓最大的愛好是叫工匠用金子打造數以千計的各種首飾,然後讓宮女們戴上首飾互相摔跤,以此為樂。那些首飾往往是宮女們上陣前還是嶄新的,一跤摔下來就面目全非了,於是重新製作,工匠們知道這是個沒譜的主,也趁機盜竊,把金子裝進口袋,吳國的國庫被慢慢掏空。

孫皓對美色的追求是多多益善,儘管後宮佳麗數千,還要宦官不停地搜尋,並且規定,兩千石以上官員的女兒,每年都要登記,凡是年滿15歲以上的,都要經過他挑選後才准出嫁。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孫皓的另一大愛好是喜歡舉辦宴會,讓大臣們陪他宴飲,被點參加酒宴的大臣飲酒不得少於七升,等那些公卿大臣喝到爛醉如泥後,再讓侍臣嘲弄他們。為此,他還專門設立黃門侍郎數十人進行監督,如果哪個大臣醉後胡言亂語,或者說了不中聽的話,都必須如實向他稟報,致使不少官員因酒後失態而獲罪。

孫皓還超喜歡殺人,並且很多時候不用別人代勞,自己親自動手,方式很也變態,有剝人麵皮,挖人眼睛,割人鼻子,斷人四肢,用燒紅的刀片割人頭顱等等,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為方便處理屍體,他還別出心裁地命人開鑿人工河,將水流引入宮中,被他殘殺的人可隨時扔進水中沖走。孫皓的殘酷加上荒淫,讓他已經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

西晉這邊,晉武帝司馬炎雖然沒有孫皓殘暴,可也是飽暖思淫慾,也幹了一件與孫皓相同的事。泰始九年(273年),他下詔採選公卿之家以下大臣的女兒進宮,有隱藏不參加遴選的,以不敬之罪論處。在採選結束前,全國禁止嫁娶。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開始的時候,司馬炎還裝作羞答答的樣子,讓皇后主持這項工作。楊艷像天下所有女同胞一樣,都有一顆嫉妒的心,只選取那些皮膚白凈、身材修長的女子,那些容貌美麗,端莊秀麗的女子全被淘汰。過了幾天,司馬炎沒能按捺住躁動的心,親自上陣,看見大臣卞藩的女兒長得十分美艷,用扇子掩著嘴跟楊艷說:「這個女子不錯,我喜歡!」楊艷很機智:「卞氏是魏室姻親,一門出了三代皇后(曹操、曹髦、曹奐),他們的女兒怎麼能屈尊當小老婆呢?」司馬炎只好作罷,接下來上場的是鎮東將軍胡奮的女兒胡芳,長得也是國色天香,與卞氏女相比又是另一種風情,司馬炎喜不自勝,認知楊艷大筆一揮打了叉——淘汰,司馬炎再也無法忍耐了:「到底是我選妃,還是你選妃?」看來有些事情真的不能假手他人,即便是自己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太子妃就是活生生例子。於是當場就讓楊艷靠邊站,自己親自挑選,凡是看上的美女,就用紅色的絲巾系在手臂上。帝後之間的感情出現了裂痕,雙方都落下了心病。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被司馬炎第一個選中的胡芳是將門之後,為人率直,她爺爺胡遵是司馬懿的老部下,跟隨司馬懿遠征遼東,西抵蜀漢。父親胡奮在平定諸葛誕叛亂中,率領手下斬殺了諸葛誕,匈奴中部首領劉猛叛亂,胡奮率部進剿,迫使其部下斬殺劉猛來降。胡芳被司馬炎選中後,不是歡天喜地,而是在後台號哭,那些宦官、奴婢前來制止:「讓陛下聽到哭聲,可不是鬧著玩的。」胡芳說:「死都不怕,還怕陛下嗎!」胡奮只生有一男一女,兒子死得早,聽說女兒成了貴人(司馬炎明文規定,公卿家的女兒均封為貴人以上嬪妃,此次一同入選的司徒李胤、廷尉諸葛沖、太僕臧權、侍中馮蓀、秘書郎左思以及世族的女子都在三夫人九嬪之列),也哭了:「老奴該死不死,惟有一雙兒女,兒子進入九泉之下,女兒登上九天之上。」

在這些女子中,還有個人值得一提,她就是左思的妹妹左棻。左思是當時紅極一時的文學家,他的一部《三都賦》受到熱捧,人們競相傳抄,造成「洛陽紙貴」,不過左思本人的口頭表達能力極差,說話結結巴巴的,長相更是不敢恭維: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左棻的情況跟哥哥差不多,只是少了結巴,著有《啄木詩》、《離思賦》、《感離詩》等作品,為中國歷史上較早的女詩人之一,她是以「詩人」的身份入選的,司馬炎早聞其名,想著才女必定是佳人。及至一見之下,真是大倒胃口,容貌醜陋就算了,還一付病怏怏的樣子。但出於沽名釣譽,附庸風雅的需要,還是封其為一等夫人,讓她住到集體宿舍里,根本得不到寵幸。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司馬炎心有不甘,心想第一次沒經驗人,被老婆做了手腳,很多真正的美女被漏掉了,決定再搞一次選美。差點沒把楊艷氣死,為了安撫她的情緒,司馬炎於次年,也就是泰始十年(274年)正月下詔:「近代以來,時常由受寵的姬妾榮升后妃之事,亂了尊卑的次序,從今以後,不得以侍妾的身份,升任正宗的后妃」

到三月份,司馬炎又下詔,召集良家百姓及普通官員、中下級軍官的女兒五千人進宮供其挑選,皇帝的嬪妃已經多到照顧不過來了,被選進宮的女人就等於守活寡,所以當時母女號陶,哭聲響徹雲霄,悲傷之聲一直傳到了宮外。

泰始十年(274年)七月初六,曾經深受司馬炎寵幸,如今卻備受冷落的楊艷皇后,在抑鬱中走完了她貪婪的一生。此前,司馬炎曾寄希望於隨著年齡增大、又有名師教導會變聰明點的太子司馬衷,卻與同齡人的智商越拉越大,很多人都暗地裡稱他傻子了,有些正直的大臣則提醒他改立太子。司馬炎也擔心傻兒子沒能力執政,會丟掉祖宗開創的基業。不過考慮到楊氏家族的勢力,他還是先徵詢楊艷的意見,楊艷說:「立太子是以嫡長而不以才德,怎麼可以改換呢?」

兩位國君在自己的國家做了同一件事,後來的結局卻大相徑庭

在帝後出現冷暴力的日子裡,司馬炎自然把精力放到別的嬪妃身上,貴嬪胡芳一躍成為新寵。自感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楊艷貪婪本性不改,擔心以後胡貴嬪會取代自己,威脅到司馬衷的太子地位。臨終前,她頭枕晉武帝膝,流著眼淚說:「叔父楊駿的女兒楊芷才貌兼備,願陛下選她入宮。」司馬炎也報以同樣的熱淚答應了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人成為虎,歷史上一無是處的丑皇后是這樣被推上台的
大師相中一個醜陋黑奴能旺夫生子,王爺忍著噁心娶後果然坐上皇位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