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短暫的分別是為了更美好的重逢——「居家之道」展廳回顧

短暫的分別是為了更美好的重逢——「居家之道」展廳回顧

中國科技館「居家之道」展區位於主展廳三層,也稱作科技與生活B廳。自2009年中國科技館新館建成開放以來,在近10年的歲月中,「居家之道」展區展示了日常居家生活中的各種科技,交互體驗的參與活動更讓觀眾親身感受到了科技對生活的巨大影響。

中國科技館「居家之道」展廳

時光荏苒,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和參觀量的日益增長,「居家之道」展廳也逐漸老去,即將迎來全面更新改造。值此之際,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下「居家之道」展廳中精彩的展品和活動,讓它為大家做一次告別展示。

01

搭扣

玻璃櫃里那隻毛茸茸的大型毛絨玩具斑點狗,總是吸引著觀眾們的目光,它的神態彷彿是自家的寵物犬安靜地等待著主人和它一起來探索搭扣的奧秘。當然,這件展品不僅有著吸引人的外觀,還細緻地展示了搭扣的原理。展台展示了六種不同規格的搭扣,體驗之後會發現看似相同的六種搭扣其粘接的牢固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原來是它們的內部結構不同所致,在旁邊的顯微鏡下,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搭扣表面的精細結構,深刻理解這種連接簡單、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的連接材料。許多觀眾正是在小小的「搭扣」上窺探到了服裝上被我們忽視的科技。

展品「搭扣」

02

智能家居

這應該是「居家之道」展廳裡面體量最大的展品了,它是一件綜合類展品,通過展示多種當時的高新技術和智能產品,啟發觀眾對未來家居的憧憬。展品的核心部分是中央電腦控制系統,通過觸摸屏來控制整個家居環境,許多觀眾正是在這充滿未來感的玻璃房間中開啟了對智能生活的憧憬。

展品「智能家居」

03

垃圾回收再利用

這應該是當今最具社會熱點的展品了。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成為全國首個強制垃圾分類的城市。一時間「垃圾分類」在社交平台成為了熱議話題,「你是什麼垃圾?」更是成為了對每個上海人的靈魂拷問。在「居家之道」展廳里正好有一件展品展示了垃圾分類理念,那就是「垃圾回收再利用」。展品選取了六類生活中常見垃圾(橡膠類、塑料類、金屬類、紙類、玻璃類、電子產品類)進行演示,觀眾可以了解到每類垃圾的回收及處理過程,同時垃圾回收之後的成品也會展示出來。十年來,通過這件展品的宣傳,讓數千萬觀眾樹立了垃圾分類的理念和環保的意識。可以說,它為如今垃圾分類的實施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展品「垃圾回收再利用」

04

體感機器人

這件展品可謂「居家之道」展廳里最受歡迎的展品,幾乎每個來過的觀眾都會站在體感機器人面前做出幾個動作,當看到一個真人大小的機器人模仿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後,不禁驚嘆不已。其實,這件展品將體感技術運用於機器人的控制技術中,機器人前方的感測器可以識別和採集觀眾的運動數據,經過系統轉換和處理,同步控制機器人的活動關節,實現觀眾通過肢體動作來控制機器人運動的效果。正是在這裡,許多觀眾開始憧憬機器人將來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來做家務。

展品「體感機器人」

05

留下科技館的標誌

「留下科技館的標誌」是一個教育活動,活動中,觀眾先聆聽輔導老師的講解,之後在熱轉印專用紙上用彩筆畫出想印製的圖案,由輔導老師操作平板轉印機完成圖案的轉印工作。在接近200℃的高溫下,經過20s左右的印製時間,大家所畫的圖案被完整、精確地轉印在白色T恤上。在動手印製圖案過程中,引導大家學習和了解熱轉印技術。

「留下科技館的標誌」活動現場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只是「居家之道」展廳中的優秀代表,其實每一件展品都有著其獨特的內涵,向我們展示了居家生活科技的方方面面。

十年來,「居家之道」展廳接待了數千萬的觀眾,給大家帶來了當時的新知識、技術以及應用,許多觀眾就是從這裡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給居家生活帶來了的巨大便利,從而對科技有了更深的認識。然而,近十年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湧現,導致原有很多展品展示有些落伍了,因而需要跟隨時代做出調整,對「居家之道」展廳封閉進行升級改造,也體現著科技館與時俱進的展教理念。

短暫的分別是為了將來更加美好的重逢,讓我們一起期待改造後的展廳給大家帶來最前沿的科技體驗!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李一龍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千與千尋》——關於「名字」的解讀
狂犬病毒是怎麼侵入人體的?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