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新系統鴻蒙正式面世,可隨時替代安卓

華為新系統鴻蒙正式面世,可隨時替代安卓

8月9日,華為開發者大會開幕,華為自研系統鴻蒙首度亮相,明天發布的榮耀智慧屏將首次採用該系統。該系統雖然主要面向IoT設備,但同時也可支持手機,余承東說,如果谷歌安卓系統不向華為開放,將「可以隨時啟用鴻蒙」。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宣布,未來消費者業務戰略將聚焦全場景智慧生活,是5-10年長期戰略。一個核心是2項,全場景、全連接的智慧生活;華為手機 自研產品 生態夥伴產品,即 1 8 N。為了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新的系統支持。

於是,鴻蒙系統登場了。鴻蒙系統採用微內核,面向IoT設備設計。鴻蒙系統實現模塊化解耦,不同設備可以彈性部署,可根據硬體能力來進行不同程度的載入,甚至可以MB、KB為單位的內存空間也可以實現。

余承東表示,安卓操作系統有超過一億行代碼,內核超過2000萬行,平時常用的只有8%的代碼,小於2G的運行內存很難跑起來,而未來很多的智能設備內存比較小,很多終端的出現也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車鑰匙、門鎖等。

為實現彈性部署,鴻蒙系統將揚聲器、麥克風、顯示屏、攝像機、通信、感測器、計算等硬體資源均虛擬化來進行共享,通過分散式軟匯流排來調度這些資源。余承東稱,各種設備的硬體資源在同一個賬戶可以進行共享,比如手錶不能拍照,可以調用手機進行拍照。

鴻蒙內置了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順序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順序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該系統還支持華為方舟編譯器,在方舟編譯器編譯以後,可以實現60%的運行效率提升。

余承東將鴻蒙與谷歌、蘋果的操作系統進行了對比。他說,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基於宏內核,蘋果操作系統是以宏內核為主的混合內核,未來的系統應該是微內核的。需要指出的是,安卓、蘋果的幾大硬體操作系統均面向手機、PC等能耗較大的設備,而鴻蒙是面向IoT設備,後者對能耗的要求較低,但對時延的要求更高。

目前,鴻蒙內置了三個核心,包括鴻蒙微內核、Lite OS、Linux內核。未來該系統將全部採用鴻蒙微小內核,可支持Linux、Uinux等各種內核的設備。因此,理論上,鴻蒙系統可以支持手機系統。

余承東說,如果美國允許華為使用安卓系統,安卓依然是華為的首選,不允許的話,華為將會採用鴻蒙系統。鴻蒙有比安卓有更強大的性能、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安全性,開發者基於其他系統開發的軟體遷移到鴻蒙系統的工作量非常之小,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因為鴻蒙系統兼容這些內核。

持續更新中。。。

圖源:華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愛奇藝上線Vlog平台,想鼓勵素人製作內容
馬云:愛一個人時沒有邏輯,恨一個人時有邏輯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