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內向

如果你具有這三點特徵,說明你根本不是真正的內向

「生活產生能量——能量創作能量。只要明智地安排時間,一個人在生活中就會變得很富有。」——Eleanor Roosevelt

內向(introvert)這個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他認為,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兩者的區分標準是獲取能量的途徑是外界還是內心。現代社會,在外向和內向中間又出現了一類「中間人」,他們經常錯誤地認為自己是內向性格,給自己貼上內向的標籤,其實他們是「假內向」。

什麼是「假內向」?

1、「慢熱型」社交者

2、熟人面前很外向、陌生人面前很內向

3、在一些場合人格內傾的外向性格者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將內向性格與膽怯、害羞這些概念相混淆。其實,經常在社交中表現得膽怯、害羞的人可能只是「慢熱型」社交者而已。

他們的適應能力較差,在新環境中面對陌生人,會感到無形的壓力和恐懼感,而這些壓力和恐懼感會隨著社交的深入逐漸消失。對於那些真正的內向者來說,社交壓力是持續存在的,因為人格傾向是穩定的,並不會隨著社交的深入出現明顯的改變。

內向者的神經傳導通路

還有一種人,他們總是在熟人面前很外向,在陌生人面前卻少言寡語,其實這也是典型的「假內向」。

真正內向的人是不會出現明顯行為差異的,無論是面對熟人還是陌生人,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生理信號的輸入是固定的。這裡我們將簡單介紹內向者的神經傳導通路,後面我們會有專門的章節為大家詳細介紹內向者的「閥門系統」。

首先,內向者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通路比外向者更長,從脊髓進入的刺激會分別經過,網狀激活系統(削弱刺激)——丘腦下部——前室——布羅卡區——前葉——海馬——杏仁核(情緒與思維相聯繫)。

從生理層面看,內部組織對人的性格起著決定性影響,那些性格內向者的神經系統不斷給大腦輸入「我該不該說出來」、「我會不會說錯話」、「我要想一想」等信號,在這些信號的作用下,內向者的語言能力被削弱了,明顯弱於思考能力,表現為嘴巴跟不上腦袋,於是他們會選擇沉默來避免這種不協調感,因此,無論在什麼場合下,真正內向者都是少言寡語的,而不會出現所謂的熟人面前很外向、陌生人面前很內向。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明明是外向的,但是你會發現,在某些特殊的場合下,他們也會很害羞。比如,一個學生時期侃侃而談、成績優異的同學,在多年後的一次同學聚會上卻顯得格外小心謹慎,話也少了很多。難道他變得內向了嗎?

其實,他不過是對自己目前的社會成就感到不自信,沒有了過去那種優勢感,心理學上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人格內傾。具體而言,如何識別自己是真內向還是假內向呢?建議大家觀察自己是否存在以下三種表現。

一、希望有人能讀懂自己的想法並表達出來

對於一個假內向人來說,他們看起來總是很沉默,但是他們內心有許多豐富的想法想要傾訴,因此,他們十分渴望被關注、被重視,但是敏感謹慎的他們很少在人前主動暴露自己。

他們重視自己的精神世界,非常希望有人能讀懂自己的想法並表達出來,如果有人能讀懂自己那將是天大的幸事。只是當他們在嘆息無人理解自己時也應該反省自己是否給了別人更多了解自己的機會。他們的害羞和寡言導致他們也喪失了很多可能被傾聽的機會。

二、喜歡獨處但也害怕孤獨

那些真正內向的人熱衷於獨處是因為他們希望藉助安靜的環境恢復能量。獨處的空間也為了他們提供了暢遊在自己思想世界裡的契機。獨處的時候他們應該是內心平靜且喜悅的,他們享受這種獨自一人的感覺。

如果你也經常獨處但是你卻非常害怕這種孤獨的感覺,說明你可能並不適合這種獨處的環境,你並不是真正的內向,你的內心對於人群、社交還抱有一定的嚮往。

當一個人不相信環境對自己是友好的話,他就會縮回自己的小世界裡,但是如果有人鼓勵他引導他加入人群,你會發現他是很享受這種關係的。一段好的社交關係可以滋養人,人在關係中得到滋養後,那種對社交的恐懼便會消失不見了。

一個害怕孤獨卻喜歡獨處的人只是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人際圈子,他並不內向而只是逃避社交,他一直在等待著人際關係的進步。

三、隱秘自戀

隱秘的自戀者不像外向的自戀者那樣狂妄自大,他們很少真正地炫耀自己,他們看起來很羞澀,純真,經常讓人誤以為他們是內向者。

真正內向的人不會刻意地去炫耀自己的成績,但是隱秘的自戀者內心十分渴望人群的關注,他們自己的成績也總是被他們看似無意地傳播出去。

他們的炫耀方式通常是抱怨和訴苦,但是他人聽起來就會感到不舒服,因為隱秘自戀者總是傳遞一個信息就是自己是很獨特的。但是他們炫耀的背後是自己深深的焦慮感,這種焦慮來自於他們的高敏感,這常他們誤以為自己就是敏感的內向者。

如果你具有以上三種特徵,那麼你可能並不是真正的內向者,你不過是經常用「內向」來自我掩飾,迴避自己的心理問題罷了。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忍氣吞聲就可以換來人際關係?心理學解析滑坡謬論
五六十歲的男人都喜歡多少歲的女人?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