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尊重科研參與者 提高科研效率

尊重科研參與者 提高科研效率

隨著學術研究中跨學科、大規模合作的日益增多,關於論文署名權問題的討論愈發激烈。近日,美國《自然》雜誌對此發表了評論文章,記者也進行了相關採訪。

亟須更多評價指標

年輕科研人員通常非常重視發表論文,特別珍惜能夠在論文中署自己名字的機會。然而,不少年輕科研人員在學術項目中作出了貢獻,卻沒有獲得相應的署名機會。這種情況在西方學術界並不鮮見,且不斷被年輕科研人員詬病。

當前,國際多數學術期刊都遵循作者制度。例如,按照國際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的相關標準,想要獲得作者身份,需要證明自己在撰寫論文初稿或在修訂過程中貢獻了哪些重要內容。這意味著,如果科研人員以資料收集、數據分析或程序設計等專業化分工方式參與到他人主導的科研項中,其貢獻極有可能被忽視。

前不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薛義與其科研小組成員共同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鋰電研究的論文。薛義對本報記者稱,在科研過程中,很多參與者都會被忽視,其中很多人承擔了大量專業化的基礎性工作,但因為他們從項目創始之初並非小組核心成員,所以在論文最終發表時,也無法體現他們的參與度和貢獻值。

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郭戴維看來,博士生給導師「打工」的現象在西方依然具有普遍性。很多年輕科研人員參與了科研課題,卻無法獲得成果署名權,甚至對這種現象只是「敢怒不敢言」。如今的作者制度具有合理性,但確實需要更多評價指標來表示對其他參與者的尊重。事實上,很多科研項目都是集體合作,如在醫學領域,很多科研項目會招募志願者參與實驗,志願者第一時間承擔了高風險任務,並為科研人員提供寶貴信息,但志願者的名字從未出現在科研史上。

尊重所有參與者的貢獻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克斯·霍爾庫姆(Alex Holcombe)近日在《自然》雜誌官網發文稱,學界必須採用一種新的學術貢獻評價體系,用於呈現所有參與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霍爾庫姆表示,他在就讀博士生期間,教授曾邀請他以編程人員的身份參與一些實驗項目,卻無法獲得成果署名權。他發現,程序員、技術人員經常會在科研過程中被拋棄,導致科研過程無法真正體現所有貢獻者的努力。科學研究事業是一項團隊行動,人們需要尊重並讚揚那些為科學進步努力奮鬥的人。

革新貢獻評價模型

為改變現行評價體系,學術界一直在努力。

2009年《自然》雜誌出台了一項規定,要求每位作者描述其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的貢獻。然而,《自然》雜誌並沒有就如何「描述」各種不同貢獻給出標準化的文本模板,所以,作者只能撰寫形形色色的非標準化文本來描述自己的貢獻,而這樣的「描述」顯然難以對未來的招聘委員會和科研資助者起到參考作用。

目前,被不少學術機構推崇的是一項名為「信用」的評價模型,就是為更好地量化科研貢獻而產生的。霍爾庫姆介紹,該評價模型目前能夠對「概念化、方法論、軟體、項目管理和數據管理」等14種貢獻類型進行量化。例如,模型中的「調查」貢獻類型包含數據收集,體現了對科研過程中數據收集工作的尊重。

有學者表示,傳統上,論文的作者權重會隨著論文署名作者數量增加而減少,署名作者越多,每位作者的榮譽權重就會降低。這就造成科研團隊會控制署名人員的數量。學術界呼籲,制定差異化、評價功能豐富的科研衡量指標,讓每位參與者都獲得應有的尊重,從而更加高效地分配科研資源,提高科研產出效率和成績。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岩 排版編輯:劉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楊憲益筆下的中國神韻
魚鱗圖冊:清代徽州土地檔案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