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值得一學!曾國藩四句家訓,他後代沒有出過敗家子

值得一學!曾國藩四句家訓,他後代沒有出過敗家子

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他的成就少有人可匹敵,他的人格則更勝事業之上,如此「千古第一完人」,一生所悟,究竟為何?

有副對聯這樣概括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但其實曾國藩一生成就,靠的只是這與他一身恪守的四句家訓密切相關,並且他將這些家訓代代相傳,使其子孫後代都受到了良好熏陶:

慎獨則心安

修身之道,最難是養心,養心最難之處,又是慎獨。「慎獨」,是獨自一人時,亦有一雙慧眼觀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說出格話。

慎獨,之於他人是坦蕩,之於自己,則是心安。一個表裡如一的人,事無不可對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顧忌……種種陰暗,心中自然綠意盎然,步步花開。

曾國藩將慎獨作為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不是沒有道理的。

主敬則身強

一個人的涵養,就在於一個「敬」字,待人不分眾寡,待事不分大小,一一恭敬,從不懈慢。

主敬,不是不聞不思不見的兀然端坐,反而是一種淡然,因為時時有敬意,反而無事能安然,有事能應變,反觀放縱的人,才會狀況百出,手忙腳亂,所以曾國藩說,聰明睿智,皆由「敬」出。

一日敬畏一日精進,一日放肆則一日怠惰,一個人氣象如何,由此可見。

求仁則人悅

「仁」,是仁愛,是推己及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一方面,每個人,都不該自私,子女對父母有責,為官則對生民有責,為學則對社稷有責,知仁愛,才不失大道。

另一方面,世上大部分的偉業,都不是一個人建立的,人生中許多轉機,都是朋友提供的。但若以功利之心交友,別人回饋的也不過是功利之心而已。當你用豁達待人,以仁愛處世,自然可收穫一批以心相交的摯友。

習勞則神欽

習勞,即身體力行,一個人衣食住行,與他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匹配,這才符合天道、受人讚許,也就是神欽。

有些富貴子弟,不營一業,而錦衣玉食,這必然是不能長久的。為什麼有「少年富貴大不幸」的說法,因為不與努力匹配的所得,必將成為他日傾覆的引子。

即使已身居高位,曾國藩依然以勤勉自勵。許多人眼中,勤奮只是成功的途徑,其實,勤奮是為了讓自己配得上更大的成功。

世上本無完人,而曾國藩被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是他莫大的榮幸。達到這樣一個高度,與他懂事時確立"朝聖″信念有關,不斷增強智慧,為人仁義禮誠,事做極致並能把握好度分不開的。在典範面前,我們該有所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文化天地 的精彩文章:

一生被黑,死後卻紅了1200年:高富帥的成功,絕對不止靠運氣
《詩經》插畫注音版:千年傳唱,幾經流離,你不曾讀懂的詩經究竟有多美?

TAG:國學文化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