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洲有個小國,曾引領一個時代潮流,蘇聯:是他,壞了我的好事

歐洲有個小國,曾引領一個時代潮流,蘇聯:是他,壞了我的好事

其實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在歐洲,並算不上是個首屈一指的國家,但是在歐洲的歷史上,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條主線歷史上,這個國家所發揮的作用完全可以說的上是獨當一面且引領潮流的。

「獨當一面」是指它可以抵抗住當時蘇聯對其的威脅而勇於率先脫離蘇聯且完全獨立。「引領潮流」便是指這個國家在1990年率先獨立之後,隨即便引來了蘇聯解體,14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

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共產主義的結晶《共產黨宣言》公諸於世,一股「共產主義的龍捲風」隨即席捲世界。1871年3月21日,法國巴黎公社成立,在經歷了短短且血腥的「五月流血周」後,巴黎公社於同年5月28日被法國政府軍所撲滅。

雖然巴黎公社失敗了,但是其意義則是巨大的。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1917年,俄國工人運動在經歷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後,先後將沙皇封建統治所終結,隨後又將臨時政府軍所埋葬。緊接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建立。1922年底,蘇俄正式改名為蘇聯。

最初的蘇聯並不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所組成的。而是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1917年「十月革命」俄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時,當時共有6個共和國,分別為: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1925年土庫曼與烏茲別克加入蘇聯,蘇聯同年又單獨將塔吉克聚居區升級為塔吉克共和國;1936年,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個國家加入。

同年,蘇聯將外高加索共和國解散,恢復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三個加盟國;1939年,卡累利阿加盟國在蘇聯的組合下成立;194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三個國家併入加盟國;1956年,蘇聯取消了卡累利阿的共和國身份,並納入俄羅斯版圖。由此看來,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的先後加入的過程的確是較為漫長的。

1989年,「東歐劇變」爆發,最先以波蘭人民共和國和民主德國等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所開始,一時之間,眾多社會主義國家紛紛由資本主義所取而代之。在此潮流之下,1990年3月,立陶宛通過了獨立法案,但是當時卻遭到了蘇聯聯合政府的反對,並且蘇聯聯合政府對其則進行了嚴重得經濟封鎖和軍事打擊。

1991年8月份蘇聯「八·一九事變」爆發,葉利欽將蘇聯原本的利益盡歸俄羅斯,使得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大權旁落,一時之間便成為了沒有實權的孤家寡人。

1991年9月6日,蘇聯內務委員會最終承認了立陶宛的獨立。伴隨著立陶宛的獨立,蘇聯內部的15個加盟共和國隨即變得不安分起來,同年10月,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成功獨立。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十一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此人考察中國,越考察越自信,對國王說:只需數十人就能征服中國
中國這個大城市,本名很難聽,都說她是俄羅斯規劃,日本建設的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