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本周佛教界新聞速覽

本周佛教界新聞速覽

聚焦中華佛緣,傳遞一周動態。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王玉梅,每周五我們一起陪您速覽佛教界一周的新鮮事。

十一世班禪:服務眾生、情系老幼、利樂有情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8月4日圓滿完成了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社會調研及佛事活動。連日來,十一世班禪發揚歷代班禪愛國愛教、護國利民的光榮傳統,懷著對阿里各族各界群眾的深厚感情,不辭辛勞,參觀調研、走訪慰問,受到了阿里各族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十一世班禪深入寺廟開展佛事活動和摸頂賜福,滿足了僧俗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需求,得到了僧俗信教群眾的一致讚譽。在參加阿里地區社會調研中,十一世班禪親身感受到阿里地區發展中的巨變,在與阿里地區各族各界代表座談會上。十一世班禪表示,我們一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發揚愛國愛教、護國利民的光榮傳統,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開班儀式在珠海普陀寺舉行

8月6日上午,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2019佛教英語培訓班」在珠海普陀寺三學堂舉行開班儀式。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珠海普陀寺方丈明生大和尚講話表示:中國佛教界正積極探索外語僧才培養的新模式,以多種方式培養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僧才。對此,明生大和尚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深刻認識佛典翻譯的任務。把系統完整地翻譯漢語系佛教經典作為當前佛典翻譯的任務。第二、總結梳理佛典翻譯的理論,認真研究中國譯經家總結出的翻譯理論,對其進行仔細梳理和弘揚。第三、逐步建立翻譯人才的梯隊,搭建佛教碩博法師平台,遴選高水平翻譯人才和弘法人才,通過多種途徑助推漢傳大藏經的國際傳播,展示好中國佛教形象。明生大和尚特彆強調,佛教中國化的重要體現是中國佛教世界化,而雙語人才的培養,則是世界化的核心保障。中國佛教的世界化,是廣大佛子當下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崇高使命。每一位佛子不僅擔負著向世界傳播弘揚佛教文化的責任,也應該為服務「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文明建設,為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共問生死:2019佛教與生命教育學術交流大會在廣州召開

8月3日上午,第四屆普覺文化「2019佛教與生命教育」學術交流大會在廣州市大佛寺召開。大會從「生死學」、「安寧療護」、「終極關懷」三個角度展開研討,專家學者們共問生死,探尋生命真相,推動生命教育的發展。這是中國佛教界在生命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對推動安寧療護的發展、踐行佛門慈悲精神,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法師發表了《由生命真相引發的思考》的主題演講。靜波法師在發言中指出,佛教一直在思考生死,面對生死,解脫生死。佛教認為緣起甚深,生命就是緣起的過程,而佛教揭露關於生命的真相就是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解脫自在。而生命是有痕迹可循的,只有通過皈依三寶,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利益別人成就自己,才能提高了我們生命的質量,從而達到生命最高境界,了生脫死,解脫輪迴。

「2019年南傳佛教教職人員講經交流座談會」在西雙版納舉行

8月3日上午,由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主辦的「2019年南傳佛教講經交流座談會」在萬達佛塔寺舉行,帕松列龍庄勐長老在致辭中勉勵諸位法師和教職人員,要樹立弘法利生的服務精神,要明確出家者在佛教中所承載的使命和責任感,要清晰和升華出家意向,為了傳統出家、為了求知出家、為了解脫輪迴出家、為了佛教延續出家,升華出家意向就得不斷提升自身學修能力和水平,講經交流就是將「聞、思、修」用大眾化的認知表達並分享出來,使聽聞之眾互鑒互學,這一切離不開日常的學習積累,一定要重視積累,深入研習巴利三藏,以及相關的佛教常識,在講經弘法時,要了解聽眾對佛法的認知層次,應機施教,契理契機,靈活風趣;在解疑答惑中,要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解決信眾當下的困惑,正信正行引導信眾,增強服務大眾意識,回饋社會意識。在適當時機組織到各地巡講,加深信眾對佛教的多作用認知。

廣東佛教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行

為落實《關於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泛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廣東佛教界舉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新時代佛教中國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慶祝這一祖國盛事。德國漢堡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聖圓法師代表與會的碩博法師致辭時表示:承三寶加持、黨政關懷、前輩玉成,我們才能從各個國家和地區,回到祖國,集思廣益、暢談佛事、共同討論「新時代佛教中國化」的議題,希望可以從我們自身出發,更加明確佛教中國化在新時代的方向、路徑和意義。

傳播佛教文化是己任,也是使命,弘揚佛法,福利眾生,我們感恩大家慈悲護持中華佛緣網文化傳播道場!聚焦中華佛緣,傳遞一周動態,本期的《一周摘要》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咱們下期再會!

中華佛緣網是自媒體公益平台,專註於紀錄片拍攝製作,傳播、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也歡迎各位大德居士踴躍實名供稿、供圖(備註:原著)。

地址:北京東城區安樂林路69號1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佛緣 的精彩文章:

延參法師:生命是一場善緣
十一世班禪回抵扎什倫布寺 受到僧俗信教群眾熱烈歡迎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