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陵與李廣利都投降匈奴,為何兩人結局卻不一樣?原因與此人有關

李陵與李廣利都投降匈奴,為何兩人結局卻不一樣?原因與此人有關

在漢朝有不少投降匈奴的將領,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兩位,就是李陵與李廣利。李陵率領數千步兵與匈奴單于主力部隊死戰,最終殺敵兩萬,力竭投降。而李廣利則是因為急於想戴罪立功,而落入匈奴人的圈套,最終投降匈奴。李陵與李廣利都是漢朝名將,匈奴王對二人都非常看重,將女兒許配給他們。

不過李陵與李廣利最終的結局卻有所不同,李陵在匈奴人那裡生活數十年,最終壽終正寢,而李廣利卻在投降以後次年就被單于誅殺。那麼,同樣是投降的漢朝名將,為何兩人的結局是截然相反的呢?

原因其實與一位在歷史上並不起眼的小人物說起,他就是衛律。說起來衛律與李廣利更有淵源,他出身胡人,卻在漢朝長大,並被李廣利的兄弟李延年推薦到朝廷,擔任使者出使匈奴。李延年本來非常受寵,衛律也因此沾光,然而正當他完成出使任務準備回到漢朝時,卻聽聞李延年已被誅殺。衛律擔心自己受到牽連,於是投降了匈奴。

衛律雖然只是一位使臣,但他能力很強,又有胡人的出身,因此匈奴單于非常信任他,將他封為丁靈王。李陵投降匈奴以後,又因誤會被漢武帝誅滅三族,自此他意志消沉,既不願回到漢朝,也不願替匈奴出力。即使李陵替匈奴單于出征,他也並未建立戰功,匈奴單于因此將他排出權力中心。

然而李廣利卻不同,他本就是依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將軍,投靠匈奴更是心甘情願,因此他在來到匈奴以後盡心竭力的為匈奴人服務,匈奴單于也對他非常重視。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在李陵到來以前,衛律的地位無人威脅,李陵投降以後,他的爵位雖然與衛律相當,但他不慕名利,做人低調,衛律也沒有必要針對他。然而李廣利卻不同,他深受匈奴單于的重視,大有超越衛律地位的趨勢。

衛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因此他在單于母親生病以後,派巫師跟單于說:「這是老單于發怒了,因為匈奴人以前祭祀時發誓要活捉李廣利,將他殺掉祭天,如今您卻忘了此事。」單于對此將信將疑,但母親的病讓他無可奈何,他最終下令將李廣利誅殺。

然而與李廣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衛律對李陵卻十分欣賞,他曾數次在匈奴單于與漢朝使臣面前說李陵的好話,在漢朝派遣使臣希望勸說李陵回到漢朝時,衛律還出去替他們把風,足以可見衛律對於李陵的態度與李廣利是截然不同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陵對衛律無法產生威脅,而李廣利卻隨時有可能取代衛律。不過衛律已經在匈奴人這裡紮根數十年,他又怎會允許李廣利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因此他略施小計,就讓李廣利丟掉了性命。李廣利與李陵結局的不同,正是因為兩人在投降匈奴以後不同的選擇所造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寧成:漢武帝的爪牙,比老虎還可怕的酷吏
唐朝真的以胖為美嗎?楊貴妃的真實體重,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