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小紅書「痛點」難解 醫美服務平台如何破題

小紅書「痛點」難解 醫美服務平台如何破題

來源丨投中健康

作者丨楊燕

下架7天後,小紅書在安卓和ios上依然無法搜索獲取。

這款國民「種草」神器的靜默期會有多久,一個月,半年,還是永久?

關於下架原因和上架日期,至今沒有一個官方較為可信的說法。不過,很多人相信此前平台上被曝光的「醫美亂象」是導致其被安卓和iOS雙下架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美,可以「不要」臉

7月30日,小紅書被安卓市場下架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

在這之前,多家媒體都關注過這款國民種草神器上存在的醫美亂象,就在下架前一天,南都還出了一篇深度調查報道,揭露小紅書上用戶私下售賣無資質醫美產品,安利速成整形培訓班等情況。

作為一款入駐門檻很低的社交分享平台,小紅書上70%左右的內容由用戶自主上傳分享,這是其成為「種草」勝地的基因,但魚龍混雜的用戶也導致了出產內容的良莠不齊和「夾帶私貨」,給黑醫美提供了空間。

媒體報道曝光,以「針劑」等常見醫美關鍵詞搜索,不少賬號在小紅書上安利「綠毒」、「粉毒」、人胎素等醫美產品,同時通過平台私信、留微信號等方式將用戶導流至線下進行產品銷售。一些早被曝光存在「拉虎皮,扯大旗」嫌疑的5日速成整形培訓班,也在小紅書大行其道。

資深醫美從業者錦鯉(化名)告訴我們,所謂「粉毒」、「綠毒」其實是韓國的一種肉毒素產品,並沒有拿到中國市場的上市批准。目前國內被批准上市的肉毒素只有兩種,蘭州衡力和BOTOX。所以,其他在售賣的很多是走私藥品,更甚者是打著「粉毒」、「綠毒」噱頭的假冒偽劣產品。

消費者如果購買了此類假冒偽劣產品,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而且維權會非常艱難。為了美,最後反而「臉」出了問題。

儘管肉毒素並非手術性質的醫美產品,但這類針劑醫美產品,一定要找有行醫資格的醫師進行操作,注射點的不同不止影響效果,嚴重的可能會堵塞神經血管,存在醫療風險。媒體報道中提到的小紅書商家讓消費者自行學習打針的做法是絕不可行的。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媒體曝光過小紅書相關種草文案為寫手「批量生產,打包售賣」,今年4月,因為平台上存在9萬多條煙草軟文營銷引發爭議,隨後小紅書下架了所有涉煙的文章。

「醫美亂象」痛點難解

8月1日凌晨,小紅書就App在各大應用市場下架一事發布正式聲明,宣布已對站內內容啟動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促進互聯網環境的優化與提升。具體將如何進行整改,並沒有對外透露。

遇到此類「醫美亂象」的並不只是小紅書。此前,新氧(NASDAQ:SY)同樣被質疑存在用戶日記造假等問題。7月15日,新京報同樣以親身體驗的形式報道了新氧平台上的入駐機構有線下售賣人胎素等違禁藥行為。

可以說,在小紅書、新氧等平台存在的「日記造假」、「售賣違禁藥」等行為,折射出的是醫美這個行業的亂象,同時也是互聯網醫美平台監管的困境。

對小紅書、新氧等醫美垂直平台來說,平台上任何一方出現事故,平台都會受到影響。但進行實際有效的監督是有門檻的,監管對象是機構時,可以通過醫療機構許可證等硬性條件進行審核,但監管對象是用戶的時候,只能說通過增加運營手段,技術手段來避免。類似去店裡暗訪等行為,對平台的運營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很多互聯網醫美平台更多的是一個促進作用,一是對消費者進行科普,二是對行業信息進行公開透明的一個篩選。

易觀醫療行業高級分析師陳喬姍告訴投中健康,目前中國已經是除了美國之外的第二大醫美消費國家,醫美行業上下游都有上市公司,整體產業鏈處於基本建設完成的狀態。

但不可否認的是,醫美行業正處於一個高速增長期,對它產生需求的人群和所覆蓋的人群都是越來越多的,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醫療產品的豐富度和基礎服務能力就像一個大池子,湧進來這麼多的需求以後,他就被沖稀了,不能再做更精細的服務了。這是目前「醫美亂象」產生的原因之一。

「社會辦醫」會是醫美亂象的處方葯嗎

在今年6月份的一封員工內部信里,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毛文超曾表示,目前小紅書的月度活躍用戶數已突破8500萬,總用戶數達2.5億,其中很多是90後。

龐大且年輕的用戶群背後,其實大多數人對醫美行業的規範和資質要求是完全陌生的,但她們卻都是潛在的醫美消費者。

同時,在醫美市場玩家和產品都在發生高速變化的同時,針對這個行業的監管政策其實並沒有處於緊跟市場變化的狀態,很多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監督。

陳喬姍提到,目前國家在大力推進社會辦醫,這對於解決目前線上線下「醫美亂象」將是一劑良方。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郭樹忠也提出,要把醫美行業做成社會辦醫的標杆。

2019年6月10日,衛健委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的意見》,指出以社會力量來解決醫療供給的不足,政府在土地、稅收上提供優惠政策,優化社會醫療機構准入審批的過程,引進和培養專業醫療機構。

正規醫療機構的大批量加入,也會在消費者認知普及,以及行業基礎服務能力的提升上起到顯著改善作用。

例如率先提出打造全球「醫美之都」的成都,就在去年發布了《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按照規劃,2025年,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2030年達到2000億元。

可以預見,在社會辦醫力量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行業有序發展,相關醫美亂象將得到有效緩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三維感測組件公司「安思疆科技」獲億元A輪融資 北京清控金信資本領投
思科中國已開始裁員 員工可獲N+7賠償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