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已亡國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你看看是誰在給他們發工資

清朝已亡國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你看看是誰在給他們發工資

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到1912年2月12日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國祚長達296年。只不過清朝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是統一蒙古諸部,也不是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而是慈禧、是鴉片戰爭、是八國聯軍、是無數喪權辱國的條約。隨著清朝覆滅,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混戰的年代,一大票皇室宗親原地解散,愛新覺羅氏泯然眾人。

愛新覺羅·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在退位後身家性命得到了保護,後來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帶著相當多的國家財產跑去天津安安靜靜當了寓公,伺機東山再起。不過1928年,一條消息讓他坐不住了:著名軍閥、考古學家孫殿英教授,率領軍隊炸開了清東陵里的慈禧、乾隆墓,將裡面陪葬的珍寶洗劫一空,墓穴也被大肆破壞!溥儀知道後,氣得差點吐血!

滿清遺老們也紛紛給國民政府打報告,強烈要求他們加派人手看守皇陵。滿清皇陵本來是有專門的守陵人的,並且他們也不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上看到的那樣,是獨自一人默默守陵的"老鰥夫",而是皇室從八旗子弟中挑選合適的人來做守陵的工作。這些人身強力壯、實力不俗,對陵墓極為敬重,甚至覺得這是上天賜予家族的無上榮耀。

在巔峰時期,僅一個皇陵的守衛人數就高達三千人,足以湊成一隻小型軍隊,一旦有閑雜人等踏入皇陵四百步以內,就會被射殺。守陵人除了守護皇陵不被外人侵擾之外,還要負責皇陵的祭祀以及日常的維護,工作內容是比較多的。不過他們的待遇很高,皇帝給他們優厚俸祿,而且守陵人家庭不需納稅。

守陵人很多都是代代相傳的,父傳子,子傳孫,就這樣一代代地傳下去。溥儀退位時簽署的《皇室優待條件》規定:「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在原來守陵人的基礎上又增設了衛兵,守陵人的工資也就改由國民政府來發,不過後來軍閥混亂,民國設立的衛兵被陸續撤走,守護皇陵的任務還是落在了皇室後人身上。

守陵人的工資沒了著落,人員越來越少。一些滿清皇族後裔就湊錢給他們發工資,但是後來這些遺老遺少也自顧不暇,掏不起錢又擔心自己的祖先陵墓被破壞,便搬到皇陵附近居住,親自擔起了為祖宗守陵的責任。相較於之前的侍衛,這批人都是正兒八經的愛新覺羅氏後裔。這些守陵人聚居的地方漸漸形成了村子,村民們也養成了世世代代看守皇陵的習慣。

只不過他們已經從全職守陵人變成了兼職,或者說是順手。畢竟住在皇陵邊上,想完全不管也是不可能的。如果除開皇陵不算,這裡就是普通的村子,他們在這裡有農田、有家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然,這是沒有工資的,支撐他們的只不過是一種"守護先人"的信念。如今的滿清皇陵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遺產,有專門的文物保護部門保護,這些工作人員自然是有工資的,國家發。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師阿吖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皇帝越是千古一帝,太子下場就越慘!你發現了嗎?
直到玄武門事變成功,李世民才明白,自己能贏是多麼僥倖!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