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路在何方」?聽聽他們怎麼說!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路在何方」?聽聽他們怎麼說!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中心工作自開展以來,在產品開發、科技創新、質量提升、品牌建設、產業鏈延伸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成為行業各細分領域的領航者並始終保持著示範引領的作用。8月8日,2019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中心工作會議在安徽滁州召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領導、滁州市琅琊區政府及行業內基地/中心代表參加此次會議。

滁州市琅琊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馬曉光在致辭中表示,滁州位於江蘇和安徽兩個省會城市南京、合肥之間,是長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北翼城市,交通便捷、資源豐富、產業集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特別是在非織造材料產業方面,琅琊是「中國非織造材料產業承接轉移示範基地」,是滁州市「新型功能紡織材料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目前基地已形成從水刺熱風等無紡布前端產業至母嬰用品、護理衛生用品、車用無紡材料、工程無紡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領域規模化效應的非織造材料產業集群。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產業研究部主任季建兵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國際貿易情況進行了分析。他對中美貿易摩擦過程進行回顧,分析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對美國貿易情況。他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長期影響有三個方面:一是,美國市場分析持續降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在美國的市場的出口額降低近一半,每年損失20億美元的出口額。二是,改變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東南亞國家、印度、土耳其,以及墨西哥等國搶佔中國市場份額,產業得到大的發展;降低自中國的進口,並蠶食中國在其他地區的出口市場。歐、美、日強化其在高端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優勢。三是,重構全球產業供應鏈體系。在中國投資的外資企業將會改變投資策略,將產能重新布局,國內行業骨幹企業將尋求在周邊低成本國家和主要市場所在國直接投資,降低成本,規避關稅風險。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松林對企業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進行分享。他從成本、人才、品牌、管理、創新和團隊等方面分享了公司在管理髮展中的經驗,天鼎豐作為「全球胎基布生產領袖企業」,引領著行業發展的方向。他表示,企業創新永遠在路上!天鼎豐現已擁有22條全球領先的「一步法」聚酯紡粘針刺胎基布生產線,2016年,天鼎豐建成了國內首條年產8000噸高強粗旦聚丙烯長絲針刺土工布生產線,填補了國內土工合成材料市場一項重大空白。天鼎豐申報首批智能製造示範企業,成立智能製造項目部,確定生產線全部實現自動化,以生產MES系統為中心,制定了建設智能化工廠的建設規劃。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行業發展部主任段守江圍繞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品研發基地/中心的建設情況、服務情況和工作計劃作彙報。據段守江介紹,截至目前,行業內共建有基地/中心25家,遍及陝西、浙江、廣東、山東、江蘇、福建、遼寧、安徽、湖北等地。目前對行業內的這25家產品研發基地/中心,協會已經初步形成了「高校項目對接會」、「展會期間新產品發布會」、「高等教育培訓班」、「科技項目申報」、「獎項申報」「協會重要會議推介」六位一體的服務模式。隨著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持續深入,未來仍需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好研發基地/中心的行業公共服務平台的示範作用,為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科技進步及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朱建針對琅琊區非織造材料產業基地工作開展情況彙報。他指出,自2017年基地成立以來,通過堅持環境優先、堅持政策引領、堅持項目帶動、堅持服務至上等一系列性質有效的舉措,基地呈現出「建設速度加快、企業發展加快、產業鏈集聚加快、發展質量趨優」的發展態勢。2018年基地企業總產值達20億元,完成稅收約1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20億元,已具備從原輔料、到產品研發織造、再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配套能力。目前基地已投產和在建非織造布生產線共計31條,產能10萬噸。下一步,琅琊區將繼續加強與中產協合作,堅持招大引強、堅持扶持中小企業成長、堅持科技創新發展、堅持營造最優營商環境,不斷推動產業智造升級,全力打造一流非織造材料基地。

陝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世雄對產品開發策略與基地建設經驗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基地發揮依託單位技術優勢和行業影響力,深入開展安全防護用紡織品領域技術研究、產品開發、檢測服務、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安全防護用紡織品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他指出基地建設的方向是,應不斷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加強科研、檢測基礎建設,提升產業化規模和水平,持續推進創新發展。擴大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和交流,加強高層次、跨學科、複合型人才的引進培養。充分依靠產學研聯合,統籌共享科技資源,開展軍事防護裝備、航空航天防護裝備、智能可穿戴系統等跨學科合作,提升基地創新水平,促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

在交流環節,傳化集團、大連華綸、魯普耐特集團、大連華陽等行業基地代表積極踴躍發言,根據公司內部的發展情況和創新舉措,從人才、設備、研發技術、新材料等多維度、全方位為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提供企業智慧。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鄭俊林表示,今年年初,協會組織了產品研發基地/中心的需求調研活動,特別是在企業關注的質量管理、產品開發、平台建設等6個方面。通過調研,深入了解了各基地企業的真實需求,調動協會內部資源對這些需求提供一些有效解決方案。整合社會資源,提供人才服務,協會已聯合東華大學開展了現代遠程教育聯合招生工作,旨在幫助行業內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人才。藉助東華大學網路教育平台,為基地企業在職員工開通專升本或者第二本科學位網路培訓(紡織工程專業)。精準對接需求,加強產學研合作,搭建基地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交流合作的橋樑,計劃每年組織1~2場對接會。對企業進行重點精準服務,幫助企業去對接資源,銜接項目,推動合作。成立行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上下游一體化,推動關鍵性技術和專項技術的推廣。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在總結中指出,在過去幾年裡,諸多基地企業對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做出巨大貢獻,推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速、高質量發展。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業出口將面臨著下滑和潛在壓力。對於行業發展,李陵申提出以下方向:一是能力建設,研發基地/中心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以自身創新能力覆蓋整個行業,因此基地企業應從加大研發投入、自主知識產權儲備等科技創新等方面入手,強化內部能力建設。二是引領示範,積极參加大型國際會議、展會等,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和中國紡織行業發展大局,提升企業影響力,從而為行業發展提供示範引領作用。三是行業服務,目前,研發基地/中心建設越來越規範化、標準化,但未來基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分管領導要在創新基地服務和管理等方面下功夫,還可以組織基地到國外參觀科研院所,分析行業差距和自身短板,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會後,與會代表參觀了安徽金春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據了解,該企業專註於水刺無紡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水刺無紡布產品主要運用於濕巾、嬰兒濕巾、婦女衛生用品、革基布、汽車內飾和醫療衛生用品等領域。金春無紡布向德國安德里茨集團引進了一條全新高速水刺生產線,該生產線技術在國內遙遙領先,目前企業擁有水刺生產線6條,年產能可達35000噸。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訂單速成」的好幫手,2019秋冬紗線展商貿預約服務在線升級!
賞刺繡萬般風情,百位刺繡女工手裡的大師之作新加坡展出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