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前段時間,在《暑假助娃大量識字+獨立閱讀,親測這10本橋樑書最有效》里(需要了解什麼是橋樑書和求書單的童靴可點擊重溫),千媽我主動給自己挖了個坑,答應大家分享伴讀橋樑書的方法,今天是來兌現承諾的。

你們肯定覺得,千媽最近好像是跟橋樑書扛上了,連續兩篇文章都在講它。實在是因為橋樑書對4-8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直接關係到孩子小學階段的語文能力。

關於這點,我特意和幾位比較專業的朋友探討過,她們分別是有著十幾年閱讀課積累的繪本講師,以及具備教學經驗且了解孩子狀況的小學語文老師。

探討中,大家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體會,表達了一個共識:

孩子的閱讀,不能一直停留在繪本上,隨著年齡增長、能力提升,必然要過渡到文字書上面來。

一旦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就很容易出現以下負面狀況:

  • 孩子讀了很多繪本,但識字量明顯不足;
  • 孩子只喜歡讀圖畫多的繪本,不願讀文字多的課本;
  • 孩子閱讀習慣不錯,語文能力卻不強;

中國橋樑書最早的發展,就源自台灣地區在經過10多年繪本閱讀推廣之後,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雖有顯著提升,語文能力卻下降了,有的孩子已經到了高年級,主要讀書還停留在圖畫書階段,完全無法進入文字的世界。幫助已具有一定閱讀習慣的孩子,由繪本進階到文字較多的書本,就是橋樑書的設計初衷。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覺得很有必要給孩子上一些橋樑書了呢?:)

書單,我已經在《暑假助娃大量識字+獨立閱讀,親測這10本橋樑書最有效》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分享給大家了,有心急地小夥伴,上周就開始在後台留言催我:千媽,貨已囤好,快上方法!

別急別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橋樑書的幾個伴讀方法。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1、生字注音法

孩子讀橋樑書,最大的攔路虎是識字量不足。

很多字不認識,讀起來就磕磕巴巴,容易帶來挫敗感,挫敗感多了,孩子就不樂意讀了。

這也是為什麼前期閱讀橋樑書,家長一定要伴讀的原因。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們的任務就是帶娃進門。

解決不識字的問題,生字注音是個簡便方法。不過,使用這個方法的前提是孩子有拼音基礎,有勇氣有能力的媽媽也可以選擇陪讀注音版橋樑書的同時,順便把拼音教了。不過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還是不要同時進行,先教拼音比較穩妥。

大家去書店選書時就會發現,橋樑書里,有注音版,也有非注音版。千尋幼兒園大班開始,學校就教了些拼音,有一定的拼音基礎。所以,剛接觸橋樑書時,我給她選的多是注音版,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陪她一起拼讀,能拼讀出生字,孩子很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可以消減生字帶來的挫敗感。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圖片來源於繪本內頁)

待她和橋樑書混個面熟後,再上非注音版,漸漸適應沒有注音的純文字。

那如果孩子讀非注音版橋樑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咋辦呢?

這時,就輪到第二個方法上場了……


2、連蒙帶猜法

陪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我非常推崇「連蒙帶猜法」。

記得千尋四歲左右,大概是到了對漢字特別敏感的時期,每次和我們一起逛街,就會指著路兩旁的店招問個不停,「爸爸,這個字怎麼念?就這個,紅色的字。」

「媽媽,我知道這個字念美,美旁邊那個字是什麼呢?」

爸爸是直男,下意識耿直作答,「紅色字啊,念早!」

很快就被我批評了,沒策略嘛。

我的回答就蜿蜒曲折多了:「那你猜猜看,美和什麼字比較搭,美女?美人?美麗?」

在千尋開動腦筋轉轉轉時,我會提醒她觀察這家店,「你看店裡的人,他們在幹嘛呢,剪頭髮對不對,那麼,我們再想想,美什麼呢……」

「美髮!」

「啊,對啦,千尋很厲害嘛。這個字念發,頭髮的發,這是一家讓頭髮變美麗的店。」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連蒙帶猜法」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是,首先她得在記憶里搜索已知詞語,然後要聯繫語境去琢磨,最後還得加點觀察力。

一個曲徑通幽的過程,收穫翻倍!

同樣的方法,伴讀橋樑書時也十分好用。

這個字不認識?別急,告訴孩子:

假設生字是隱形大盜,你就是聰明的小偵探,根據上下文和圖畫來猜猜,一定能破譯盜賊的名字。

話說「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千媽我從小到大就是語文學霸,高考語文差兩分滿分(不用羨慕,所謂術業有專攻,語文學霸的我常在自家小區里迷路,掩面),語文學習上,我還是很有經驗的。

小學時候我就發現,很多同學在做閱讀理解題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某個字、某個詞不會,放棄整篇文章。

當時很不解,實際上只要結合上下文就可以猜出來的。

我的做法是先猜,再藉助字典確認,久而久之,對字的理解和字詞句的運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的語文能力就是從那時開始突飛猛進的。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圖片來源於噹噹圖書)

3、中途撤離法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教育中的「腳手架」理論,它常常被各種育兒文章提起。

「腳手架」(Scaffolding)理論認為,當孩子學習新東西時,他們需要來自於教師或其它成人的主動支持。

一開始,孩子依賴於成人的支持,但逐漸地,在獲得新技能、新知識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獨立。在橋樑書伴讀中扮演「腳手架」的我們,也要遵循這兩個特點:

積極的支持;

適時的退出。

千尋剛開始讀橋樑書的時候,對我的依賴最強,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媽媽,這個字念什麼?」

我一般會用前面推薦的兩個方法,鼓勵拼讀+連蒙帶猜先琢磨。

一段時間後,觀察到她識字量多了,閱讀變得順暢,就開始借故離開。

「你先看著啊,媽媽整理下衣服。」

「我去廚房看看紅豆湯煲好了沒,一會再回來。」

……

中途撤離法實施之初,很容易遭遇「挫折」,往往是你離開不到半分鐘,耳邊就響起「奪命連環call」:

媽媽,快來!

媽媽,這個字我不認識!

媽媽……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此時此刻,機智的老母親一定要有定力。

相信我,個別陌生字並不影響整篇閱讀,娃的SOS,主要還是出於本能的畏難心理。只要你堅持兩分鐘沒回應,孩子覺得故事吸引人,她會繼續看下去的。

估摸時間差不多了(從五分鐘到十分鐘,視具體情況逐步升級)再回來,官方解答一下她剛剛「求救」的生字。

漸漸地,千尋覺得反正等不到我,也懶得大呼小叫了。

就這樣,娃自主閱讀的時間,很自然地,一次次加長咯。

小心孩子繪本讀多了,不肯讀課本。八成家長都錯過了過渡的窗口期

千媽絮絮叨:

3個橋樑書伴讀法,走的是「看起來簡約,用起來簡便」的ins風,大家不妨一試,我親自實踐過,挺有效滴。

再給你們掰個好玩的事。昨天七夕,白天被公司里炫禮物的小年輕虐過後,晚上我也十分應景地翻出《牛郎織女》經典繪本講給娃聽。

越講越覺得沒對。

年輕時不懂事,以為這是個悲傷的愛情故事,夫妻母子被迫分離,只有七夕這天鵲橋相見,其它時候都只能隔著銀漢,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多慘啊……

如今老母親視角讀來,卻發現織女一心只管忙她的織布事業,不用帶娃,獨立瀟洒很大氣,活脫脫大女主一枚。額,原來,七夕並不是個凄迷的節日啊,哈哈。

姐妹們有不有同感?留言告訴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