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希濂任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期間與湖北省政府的明爭暗鬥

宋希濂任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期間與湖北省政府的明爭暗鬥

1949年8月31日,原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宋希濂被調任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總攬四川、湖南、湖北三省軍政實權。麾下除了原有第14兵團,又新增了第20兵團等部,實力大增。但由於宋希濂綏署設在湖北宜昌,不可避免與朱鼎卿國民黨湖北省政府產生摩擦。

因恩施專員任命起矛盾

早在1949年2月下旬,掌握華中地區軍政大權的桂系二號人物白崇禧為了保障桂系部隊軍需補給,保舉聯勤總部駐漢口第9補給區司令朱鼎卿,擔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軍管區司令。

雙方的矛盾起於對恩施地區行政權的爭奪,這一地區在抗戰期間曾經作為陳誠第六戰區和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有公路溝通川、湘、滇、黔各省,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宋希濂早在擔任第14兵團司令時,就一直想將恩施山區作為一個良好的後方,以便積草屯糧和訓練部隊。

因此,朱鼎卿剛剛上任,正在更換各地專員、縣長之際,宋希濂就立即去電祝賀,順帶保舉自己的副參謀長陳康黎擔任恩施專員,以便將來駐軍方便。宋希濂認為以自己兵團司令推薦一個地區專員,湖北又是自己擔任副司令的華中「剿總」轄區,應當毫無問題。

設置綏靖分區以爭奪行政權

不料,朱鼎卿不但拒絕了宋的推薦,還直接將恩施專區改為鄂西行署,並由其堂兄、抗戰時期的「摩擦專家」朱懷冰擔任了行署主任。宋希濂對朱的不通情理大為不滿,擔任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後,乾脆在綏署之下設置8個綏靖分區,並安排麾下6位軍長兼任分區司令,在「軍事高於一切的權威下」奪取湖北地方行政權。

其中,第一綏靖分區司令部設宜昌,以第124軍軍長趙援兼分區司令,以宜昌專員魯堅兼副司令。

第二綏靖分區司令部設沙市,以第2軍軍長陳克非兼分區司令,以第七縱隊司令丁樹中兼副司令。

第三綏靖分區司令部設枝江,以第15軍軍長劉平兼分區司令,以綏署少將高參黃懨亞和湖北保五旅旅長兼宜都縣長傅錫章為副司令。

第四綏靖分區司令部設湘西,以第122軍軍長張紹勛兼分區司令。

第五綏靖分區司令部設恩施,以118軍軍長陳希平兼分區司令,以綏署高參兼第14兵團副參謀長陳康黎、第118軍參謀長黃滌生兼副司令。

第六綏靖分區司令部設松滋,以第79軍軍長龔傳文兼分區司令。

第七綏靖分區司令部設遠安,以綏署清剿指揮周上璠兼分區司令。

第八綏靖分區司令部設興山,以鄂北行署主任李朗星兼分區司令。

與省政府爭奪財稅大權

各綏署分區建立時,解放軍已經陳兵長江北岸,厲兵秣馬。但朱鼎卿把持的漢口第9補給區卻借口運補困難,對宋希濂近20萬大軍遲遲不足額發放糧餉。宋希濂自知與朱鼎卿商議也不會有結果,加上宜昌當地大鹽商的慫恿,乾脆在綏署內設置食鹽專賣處,對食鹽統一購銷並加征食鹽軍事附加稅。

因為宜昌為入川咽喉之地,過境食鹽數量浩大,收入可觀。宋希濂又在宜昌召開周邊幾十個縣的縣長、專員及各軍、師長以上人員參加的軍政聯席會議,明確要求各縣將一切稅收上繳綏署;同時,命令各縣駐軍就地勒派軍糧,最後擴大為「獻糧運動」,沒有糧食可獻的就將糧折成現金或銀元,美其名曰「獻金」。

有的縣長跑到武漢找省政府主席朱鼎卿哭訴,聲稱連屠宰小稅都被控制,全縣上下連每月薪水都發不出來。加上宋新編部隊大多土匪散兵,征夫、募捐、籌款花樣百出,百姓不堪其苦。朱鼎卿雖氣憤至極,也無可奈何,只能向上告狀,可惜主持華中軍政的白崇禧管不了宋希濂這個中央嫡系,遠在南京的國防部也是鞭長莫及。

綏署和省政府同處恩施一城

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四野主力數十萬大軍全力追殲華中白崇禧集團。7月上旬,四野第24軍在江漢軍區部隊配合下,沿漢宜公路直逼荊、沙,並分兵攻取宜昌等地。宋希濂麾下各部軍心渙散,沿著長江向鄂西潰退。8月,宋希濂來到鄂西山區的恩施,並在清江河東岸一所中學校內設置邊區綏署,所屬第118軍及綏署直屬部隊分別入住城區和城郊。

同時,朱鼎卿也率領湖北省政府和省保安司令部、軍管區改組的綏靖總司令部一路經湘西常德,輾轉到達恩施,但初來此地的朱鼎卿等人處處受制,連口糧都不能保證,為了節省開支,朱鼎卿一度連警衛部隊都裁撤了。為了再次控告宋希濂,朱親自前往重慶、廣州,當面向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張群及行政院長閻錫山、總參謀長顧祝同等人報告情況,但這些人都不敢得罪宋希濂背後的大靠山。

朱鼎卿擴建軍隊增加實力

痛定思痛之下,朱鼎卿明白,只有手握槍杆子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當時,隨朱鼎卿一同撤到恩施的,除了省政府各廳處人員以外,還有湖北省保安1旅等部隊。朱鼎卿以此為基礎,加上提前從第9補給區調運衡陽的大批物資,很快組建了暫編第8軍、暫編第9軍等部3萬餘人,初步擁有了與宋希濂分庭抗禮的資本。

1949年11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二野從東西橫跨500公里的地域發起多路出擊,拉開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宋希濂希望擁兵3萬的朱鼎卿分布在來鳳、巴東方面,承擔起碼一個方面的防務。但朱鼎卿早已接受了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孫震收編其部隊為第3兵團的命令,直接向萬縣撤退了,將恩施地區的防務完全推到了宋希濂肩上。

隨後,獨立支撐鄂西、川東地區的宋希濂部被解放軍擊破,麾下部隊在解放軍的一路追擊下損失殆盡。12月19日,宋希濂被俘於大渡河沙坪。此前20天,朱鼎卿已經率領第3兵團在四川起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1912年孫中山蒞臨太原受到隆重歡迎,兩天七次盛會
為什麼張宗昌麾下那麼多白俄兵,因為白俄臨時政府總統是他老朋友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