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哪吒》大火的背後:認命與不認命的探討

《哪吒》大火的背後:認命與不認命的探討

對於各家影業來說,暑期檔是每年的兵家必爭之地。但今年的黑馬或多或少有些讓人意外:一個扎著丸子頭,眼塗煙熏妝的哪吒霸佔了大熒幕,在多部影片輪番上映,輪番撲街的情況下,《哪吒》依然屹立不倒,上映多天依然以每天日票房三億的趨勢增漲,對一部動漫來說這是很罕見的。相較於《戰狼2》,《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等愛國和科幻為題材的大製作大投資等作品,《哪吒》的成功突圍,票房殺進中國影史前十是讓人想像不到的。相較於那些貼著視覺體驗,保家衛國標籤的大製作來說,《哪吒》另闢蹊徑,從人生的意義出發,主打"不認命",緊緊抓住了當下芸芸眾生的內心深處,觸發了他們心中潛伏許久的"初心",這比從家國的大維度來說更直接,更深刻。

《哪吒》大火的背後:認命與不認命的探討

選用哪吒形象來製作電影是導演餃子的一次別出心裁,在《西遊》《封神》等古典神話人物快被用爛了的情況下,選誰,怎麼拍,就成了導演們的大難題,孫悟空的形象無論真人動畫被借用的最多,有大投資出爛片的翻車,也有小投資出精品的逆襲,幾年前的《大聖歸來》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了大聖的借鑒,《哪吒》的製作就更加精益求精了。於是,在人們對大聖的審美日益疲勞時,一個全新的英雄形象"哪吒"出現了。

以哪吒為主角的影視劇很多,但多數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哪吒鬧海"的情節,餃子導演在拍攝該片時也以此為大框架。在整體不跳出該框架的範圍內,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對人生的認識灌輸進去,情節推進還有條不紊,這對一個新生代導演來說是很難得的。像左丘明作《春秋左氏傳》一樣,靠著孔子的一部《春秋》寫出了更為形象,更為具體,也更有價值觀的作品。就好比做菜,同樣的食材,廚師技藝的優劣不等,做出來的菜也分三六九品。餃子無疑把《哪吒》這盤菜炒得色香味俱全。

《哪吒》大火的背後:認命與不認命的探討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的是高雅和庸俗的曲子,在中國電影市場也是如此,太高雅我們接受不了,太庸俗好像又在侮辱我們的智商。抓住當下大多數人的追求,觸發他們內心深處的柔軟。或許就是就是《哪吒》的成功之處吧。那當下多數人追求是什麼,他們內心深處的悸動又是什麼。可能是"認命與不認命"的鬥爭吧。看完《哪吒》後我們內心的第一個想法或許是:"我們活成了自己曾經夢想的樣子了么?"這是個很殘酷的問題,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當我們離"初心"越來越遠,越來越沉溺於現有庸庸碌碌的生活時,哪吒的一句"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似乎又把我們拉回到了曾經鮮衣怒馬的年紀。所以,我們看《哪吒》能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哪吒的不認命又能讓我們看到自己曾經在命運面前的抉擇。但是哪吒是哪吒,我們是我們。當那不認命的宣言在我們心中燃燒的時候,現實的生活更多的是冰冷的打擊。餃子導演或許也並沒有說要不要與命運鬥爭,他只是借哪吒來告訴我們——是神是魔,我說了算。

《哪吒》大火的背後:認命與不認命的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