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活體照片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活體照片

人民網昆明8月6日電 (記者楊文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在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的許可和支持、林芝市與墨脫縣林草局幫助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自2018年10以來,在藏東南開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考察研究」及「泛第三季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子課題——關鍵區域的高通量、連續覆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項目。近日,該項目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的2個紅外相機位點3次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墨脫縣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由於通行條件的限制,境內大部分地區人為干擾程度低,生態系統原真性保存完好。90年代中後期,研究人員根據南迦巴瓦周邊牲畜被大型食肉動物的捕食數量及調查樣線上大型貓科動物的足跡鏈,估計該區域分布有11頭虎(Qiu et al., 1997)。近年來,不斷有村民反映在墨脫縣境內發現有虎腳印,但未有確切證據表明孟加拉虎目前還生活在我國西藏東南部自然環境中。為掌握墨脫縣大中型地棲、半地棲珍稀野生動物的多樣性及分布,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副研究員李學友博士帶隊於2018年10-11月在墨脫縣境內開展哺乳動物調查研究,並沿海拔梯度(1,000-3,400 m asl.)安放了48台紅外相機。研究人員對首批回收的相機數據進行初步分析發現,墨脫縣具有極其豐富、多樣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包括23種大中型哺乳動物和6種雉類;其中16個物種為IUCN受威脅物種,超半數(19種65.5 %)的物種被中國紅色名錄列為受威脅物種(其中5種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除孟加拉虎外,還記錄到了雲豹(Neofelis nebulosa)、雲貓(Pardofelis marmorata)金貓(Catopuma temminckii)、豺(Cuon alpinus)等14種珍稀、瀕危食肉類動物。麂(Muntiacus spp)是區域內記錄頻次(獨立照片數)最高的物種(358次),其在區域內的佔有率(豐富度指數)也高達0.53,暗示區域內大中型食肉動物具有豐富的獵物資源,也從食物可得性方面解釋了為什麼墨脫縣境內能夠承載如此豐富、多樣的珍稀、瀕危大中型食肉動物類群。

虎是亞洲現存的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現生種群分為6個亞種:孟加拉虎(指名亞種)、東北虎P.t.altaica、華南虎P.t.amoyensis、印支虎P.t.corbetti、馬來虎P.t.jacksoni和蘇門答臘虎P.t.sumatrae。世界自然聯盟(IUCN)估計的現存野生虎的數量在2154-3159隻,種群處於瀕危狀態。

虎是頂級捕食者,對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連續性要求較高。本次調查獲得的野生孟加拉虎紅外相機照片是孟加拉虎在我國境內野生環境中分布的直接證據,表明當前墨脫縣生態環境能夠承載野生孟加拉虎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這同時也表明西藏自治區政府、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卓有成效。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孟加拉虎及其同域分布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仍然面臨著異地搬遷導致的棲息地周邊人口迅速增長、人為活動影響加劇所造成的棲息地破碎化或喪失的威脅。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建議,以孟加拉虎發現為契機,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野生孟加拉虎種群的調查和監測力度,利用紅外相機開展區域內孟加拉虎的分布範圍與種群數量(密度)、食物可得性(獵物種類與種群數量)、潛在威脅因素和棲息地質量分析,進行社區保護宣傳教育,鼓勵並促進周邊社區群眾積极參与野生動物保護、監測等工作。

來源

人民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中國特有種——岩松鼠
與路人相比,鳥類更懼怕攝影者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