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十二變和火眼金睛暗藏啥秘密?孫悟空逆天技能背後的神話密碼!

七十二變和火眼金睛暗藏啥秘密?孫悟空逆天技能背後的神話密碼!

文:白玉基(作者原創授權)

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

《西遊記》作者賦予主角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之術,興許是從「傳說版」《格薩爾王傳》中受到了啟發。

傳說版《格薩爾王傳》中,格薩爾王在降伏被稱作「魔王」的敵國首領時一般都是雲里去、霧裡來,運用變化之術取勝。在青藏高原不單是格薩爾王會變化之術,供奉在神廟裡的神靈都會行變化之術,當然這都是高原少數民族百姓們奉行的「崑崙」文化世界觀。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變化之術是從菩提祖師那裡學來的,但「二郎神」、「牛魔王」等天生具備七十二般變化。「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等數字,源於道教。《西遊記》中賦予孫悟空等角色有七十二般變化,除了能使《西遊記》故事更加具有可讀性和能使劇情豐富多彩之外,據筆者理解,這「變化多端」之中,作者想要呈現給讀者的深層含義則是想要用這種方式表現高原人的「生態」文化。

《西遊記》整部書中,變化之術也就表現為相貌、物件、鳥獸之類的變化。孫悟空是集個人和集體為一體的、高度抽象的藝術形象。這是《西遊記》中慣用的神魔錶現手法,角色「千里眼」和「順風耳」也是例證。帝王欲知天下事,有很多人是專職刺探軍情、民意的。古代八十里一驛站,驛站內備快馬,遇到緊急情況,信使馬不停蹄要趕路。「千里眼」與「順風耳」就是這一龐大情報系統的縮影。孫悟空形象代表的是一個民族,還可以代表這個民族的所有首領的化身,「七十二」般變化是對少數民族群體所從事的職業、行業類別等的一種抽象和誇張的影射。當時的中原地區,人民從事的各種行業、尤其是文化方面與游牧民族相比已經達到高度文明的程度,社會分工也比較明確和精細,每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的角色比較單一。相對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由於自然環境惡劣,每一個人的社會分工不太明確,為了果腹穿衣幾乎能做的活兒都要做的。這裡的官員也會和百姓一起放牧、做農活,遇到戰事幾乎所有男性都要參戰,這裡的人,播種季節他們可以是農民,水草豐美季節他們搖身一變是牧民,收穫季節他們又是商人、屠夫。每逢節日他們是信教徒,戰亂時期是將軍、士兵。直到近代,青海農村人也都是百變能手,「務農」是他們的第一職業,多數心靈手巧之農夫還能身兼其他的職業。在農閑季節很難對一個人下定義他所從事的職業類別。

人們習慣於默認變化之數決定本領大小,在民間深信二郎神比孫悟空多一個變化之術。自然認為二郎比孫悟空本領大。歷史上,二郎所代表的群體是戰爭的贏家,這樣理解也有道理。

《西遊記》作者在西部高原這樣的環境中所讚揚的「本領」其實就是人類的生存能力。通篇將「長生」掛在嘴邊,這裡對「長生不老」概念的理解與中原帝王對「長生不老」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別。在高原這等極端環境中,一個人的存活已經是人生的頭等大事,「長生」指的就是一個人能否壽終正寢。這裡的「長生」也象徵一個民族政權的長生。

中古時期,地處青藏高原的民眾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一切人類活動都圍繞著「生存」而展開的,他們所創造的文化也是直接與「生存」掛鉤的。每一個人自從離開母體開始都要為「生存」而奮鬥一生。為了「生存」,也就是為了所謂的「長生」,每個人都得極力釋放個人潛能,老早要學習「生存」的本領。可以想像那時的社會很不穩定,文明程度難以與中原地區相比。人在一生之中很難獲得穩定的職業,為了能糊口什麼活都得干,什麼苦都得受。佔山為王,襲擾過路商客也是一種「生存之術」。特別是一個部族首領,他肩負著一個部族的「生存」大任,在個人素質、本領各方面必須具備比常人更多的生存技能。因此,每個首領必須具備一定的「變化之術」方可立身。牛魔王的原型很明顯是以牧牛為第一職業的羌人首領,他也具備「七十二般變化之術」;「二郎神」的原型無需分析,青海河湟地區的少數民族群體公認名詞「二郎」是藏族英雄「二郎格薩爾」的簡稱。在青海湖東側就有名為「二郎劍」的島嶼,因為該島的形狀很像「二郎神」的兵器。

在《西遊記》原著中,變化之術分為「三十六天罡之數、七十二地煞之數」兩種。作者有意誤導讀者,使讀者誤認為變化之術越多越好。換個角度理解這「變化之術」,你會覺得變化之術多了反而不好。像玉帝、如來等人無需學什麼變化之術仍能高高在上,衣食無憂;再像豬八戒、沙僧等人雖只是三十六般變化,如果不犯錯誤他們的日子比石猴要好上多少倍。書中也有明確的交代,要想獲得「玉帝」這樣的級別與待遇需要幾千年的修行,縱有「七十二般變化」之能的石猴,如果少了修行,也只能充當「弼馬溫」或「行者」之角色,絕不可能在「天上」獲得一席之地。

《西遊記》作者在這裡也深刻地讚揚了中原儒家文明和印度佛教文明的輝煌,用遊戲的筆調諷刺和批判了西部高原人創立的亟待進化的原始游牧文明,同時也對高原人身兼數職、不時要為「生存」擔憂的窘境寄予深深的同情。

孫悟空的「筋斗雲」

在古代「快馬加鞭」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孫悟空能翻筋斗雲、日行千里,這是《西遊記》作者對「快騎」這一交通方式的極度誇張。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胡人乘龍駒馳騁曠野一定是一道交通領域的風景線。胡人們翻身上馬,眨眼的功夫便消失在一片塵土之中。成吉思汗對中原某帝王曰:「胡人者,天之驕子也」!胡人躍身上馬的動作恰似在翻筋斗。再看《西遊記》作者筆下的戰場,托塔李天王帶領天兵天將搭乘雲霧來戰,這雲霧不就是唐王的隨軍記者王昌齡所描述的「大漠風塵日色昏」嗎?唐代詩人高適也說過:「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這「風塵」、「黃雲」也能被戰士胯下之鐵騎揚起。孫悟空翻筋斗雲、騰雲駕霧就是對「騎行」的真實寫照。

《西遊記》中,托塔李天王攜子追殺孫悟空,都是駕雲來戰,駕雲而去。歷史現實中,大唐李靖親自圍剿過吐谷渾,他與部將都是騎馬來戰的。

在《西遊記》原著第二回中,孫悟空剛剛學會了「騰雲」之法,卻被師父說成「爬雲」。祖師道:「凡諸仙騰雲,皆跌足而起,你卻不是這般。我才見你去,連扯方才跳上。我今只就你這個勢,傳你個『筋斗雲』罷。」孫悟空在「騰雲」時有個細節:「連扯方才跳上」。常人翻筋斗時無需「扯」的,孫悟空騰雲前必須得「連扯」著方能「跳上」。孫悟空在「扯」什麼呢?凡騎過馬的人都有體會,不拉不扯怎能躍上馬背?直到孫悟空學成回鄉時,書中寫道:「悟空謝了。即抽身,捻著訣,丟個連扯,縱起筋斗雲,徑回東海」。「丟個連扯」,想必是「筋斗雲」的必選動作。騎馬時,一手得緊握韁繩,另一手得把著馬鞍,左腳認鐙,雙手扯拉,飛起右腿翻身上馬,上路吧!

孫悟空的裝束

有道是到了那座山就要唱那山的歌,孫悟空在不同場合也著不同的服飾;孫悟空在花果山時,他的身份是美猴王,基本上是全副披掛。跟著唐僧取經,身份變成了「馬幫」老大,作者讓孫悟空著虎皮裙,行者打扮。

西藏有一所寺院名叫乃窮寺,寺中供奉著霍爾地方的保護神「白哈爾」神。經過本人考證「白哈爾」與「吐谷渾」具有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據藏文史料記載:白哈爾亦被稱為「戰神大王乃窮」,是王系魔神的首領。苯教徒稱其為「象雄護法神」。至於白哈爾的形貌,藏文文獻中是這樣記述的:「協松多吉米沃且(白哈爾)三頭六臂,各有白、天藍和紅色的面孔一個,三隻右手持鐵鉤、箭和劍;三隻左手持刀、弓和杖。身穿白絲上衣,用人皮、虎皮做圍腰」。

白哈爾王就是土族先民的領袖,這是土族群眾廣泛認同的一個傳說。在乃窮寺中,白哈爾身著人皮、虎皮圍腰。與《西遊記》中孫悟空一樣的打扮!

藏史記載:赤松德贊王接受了蓮華生大士的指示,所以他就派遣俺蘭達扎路恭(即唐史中的馬重英)率兵佔領了白達霍爾地區,將該地區的白哈爾神廟禪院中的所有珍寶財富迎請走,並押走了達瑪巴拉王子,及自然天成的綠松石釋迦能仁佛像,以及白哈爾神平常使用的犀皮面具及鎧甲、木鳥、水晶獅及其餘用具。其中以稱為斯巴穆群的紫犀皮面具最為重要,現在還被供奉在桑耶寺載烏角烏康的密室內。白哈爾神也因為所有的器物、財寶全被帶走了,只好隨著前來桑耶寺。

由此可見,白哈爾王有犀皮面具及鎧甲,這是他最珍貴的物品,為了請他入藏,先拿了他最珍愛的物品。在《西遊記》中孫悟空也有一身披掛,是他從東海龍王那裡討來的。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封為「斗戰神佛」;乃窮寺中,白哈爾是「男人之戰神、三面偉男」。孫悟空與白哈爾太相像了。

關於對「白哈爾」的傳說你會認為是神話,不足為信。那麼我們也翻翻藏族史籍吧。在藏族史籍《賢者喜宴》中稱藏王松贊干布統一吐蕃之後著手建立吐蕃社會的管理體系和法律條文,其中有所謂「以萬當十萬之法」,此法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按功勞大小分別獎勵立有戰功者六種不同規格的虎皮製品的規定,稱作「六勇飾」,即:「虎皮上衣、虎皮圍腰、馬背墊、馬鐙墊、圍巾、虎皮袍等」。

在《廣本第吾教法史》(又稱《廣本德鳥宗教源流》)一書中,也記載吐蕃六勇飾為:「虎皮褂(stagstod)、虎皮裙(stagslag)、大鞍韉(gzarchen)、小鞍韉(gzarehung)、虎皮衣(stagslag)、豹皮衣(gzigslag)等」。

另在敦煌吐蕃文書《吐蕃官吏申請狀》中也出現了「六勇飾」,不同虎皮飾品擁有者也意味著所居官職的級別大小。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親手打死一隻老虎,剝了皮只為自己縫製一件虎皮裙,餘下的虎皮藏於包袱之中。《西遊記》作者為何不讓孫悟空趕製一件虎皮袍穿在身上呢?因為在「六勇飾」中,「虎皮袍」的級別最高,孫悟空達不到穿著「虎皮袍」的級別。孫悟空願意保唐僧取經之時,他已被如來降伏。映射到現實生活,此時的孫悟空原型已經是被吐蕃治下的吐谷渾王,著虎皮裙是符合身份的。

孫悟空火眼金睛

孫猴頭在八卦爐煉就的火眼金睛有出處嗎?有的!八卦爐映射大自然。日月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陰陽、陰陽生八卦……。在青藏高原這個特殊的八卦爐內,自然條件異常惡劣,極端的陰風吹、酷陽曬;無常的風雨雷電,煉就了吐谷渾子孫鋼筋鐵骨。即使是「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的大漠風塵中,「胡孫」照樣不會迷路。沒有一對火眼金睛怎能「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火眼金睛」是《西遊記》作者對北方牧民視力的誇張描寫。在高原地區空氣稀薄,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之中明視距離要比中原地區遙遠得多,來過高原的中原人會有體會的。

常人皆知老君的「八卦爐」是用來煉丹的爐具。但在《西遊記》中將孫悟空推了進去,並煅燒了七七四十九日,不由得聯想到土族人的喪葬習俗。一次在友人的葬禮中目睹了高僧在趕製遺體焚化爐的圖樣,並表示好奇向高僧詢問其製作意圖,不等高僧回答一名土族小伙脫口說道:「這就是八卦爐」……

土族的遺體焚化爐向來按「天圓地方」之規格、遵守「八卦」之數進行製作,火化完畢後便會用腳踢倒後銷毀。葬禮與守孝日辰總共也正好是四十九日。土族人喪葬用的遺體焚化爐詳見本書《喪葬民俗》部分。

孫悟空能從八卦爐內逃生、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等,要理解這些情節必須要了解一些北方少數民族的宗教文化作為前提。土族人向來認為人的靈魂是永恆的,人的亡故只是拋卻了衰老的肉體,經過隆重的葬禮,靈魂在神的指引下再度投胎做人。那些領袖級別的名人,他們的靈魂是天神下凡拯救百姓於苦難之中的,完成了使命即可返回天庭。《西遊記》作者筆下的孫悟空就是「王者」,為了族人的生存,每個族中都會湧現出大小不等的「首領」或者是「王者」。一個首領倒下了,會有另外的人成為族人的「首領」,這是人類每個民族不可迴避的社會規律。孫悟空如果是吐谷渾王的集體化身作為原型,必有很多「孫悟空」的肉體要死去,都要面臨土製的一次性八卦爐焚身,但從八卦爐內逃出的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現實中,吐谷渾政權消亡了,但組成這個政權的民族及其後裔將會永遠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從《西遊記》故事情節的的構思中完全可以感覺到作者本人也十分清楚「孫悟空」所代表的民族得到了「長生」。

在古代,「胡人」泛指匈奴、突厥、鮮卑等以牧馬為主業的少數民族,在這些少數民族種群中,不乏混入俄羅斯血統,其後代多有紅黃頭髮、眼睛顏色較淺。較中原人而言,他們的眼睛略帶點金黃色。「火眼金睛」可以理解為:「頭髮、眉毛、鬍子、眼睛像火燒過一樣呈紅、黃色。在今天的土族人群中也多有長著「火眼金睛」的人。

當然,文學作品中塑造的經典形象源自生活,經過作者的刻畫其寓意要高於生活。「火眼金睛」所蘊含的意義也不僅拘泥於以上的分析,筆者倒覺得「火眼金睛」是《西遊記》作者是對後事讀者的一種期望,只願後世讀者人人將自己的「凡眼」經過磨鍊變成「火眼金睛」,不但能看透大自然中包含的諸多秘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三國兵鋒下的匈奴軍團:曾割據東漢五郡,卻連遭梟雄曹操痛擊?
姜子牙討伐崇侯虎,竟藏元始天尊一個秘密任務?劍指封神最大反派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