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2萬多個危險物圍繞地球,不足1厘米卻能損壞飛船,人類該怎麼辦

2萬多個危險物圍繞地球,不足1厘米卻能損壞飛船,人類該怎麼辦

筆者:三體-小遙

最新消息顯示,旨在清理地球軌道太空垃圾的空間站「門戶地球」將在2050年正式服役。這項任務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科學家們需要嚴謹地對待空間站中的每一個儀器,以期在未來收到最好的成效。

人類進入太空時代的半個世紀,太空垃圾增長的速度遠超想像。通過衛星觀測的相關數據,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門戶地球」空間站的建立很有必要。

根據相關數據,地球軌道上大約漂浮著兩萬多個大型物體,包括廢棄的探測器以及正在服役的探測器、衛星,過去半個世紀內人類發射的火箭遺棄部件也在此列中。

這還不包括很多小型物體,比如飛船的碎片,它們有的甚至不足1厘米,卻都有可能對正在使用的航天器等設備造成致命威脅。

科學家表示,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在太空失重的條件下,受到地球引力的控制,小型碎片根本沒有辦法脫離地球軌道,太陽風能夠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目前已經有上百萬個小型碎片分布在地球軌道周圍,這無疑增加了太空事故發生的概率。

在此之前,科學家曾經考慮過通過發射垃圾回收飛船來解決相關問題,但是由於技術和成本等原因,始終無法實施相關計劃。

人類的科技進步有目共睹,未來我們還將陸續發射多個功能的探測器到太空中,如果不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將大大減緩人類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速度。一旦太空垃圾與飛行器或者探測器相撞,地面工作也會受到影響,依靠衛星進行重要天氣預報的地區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

「門戶地球」空間站作為一個可以長期使用和維護的太空垃圾回收站,在減少了發射成本的同時,也能夠將太空垃圾的「餘熱」發揮到最大程度,有利於我們未來在月球建立太空基地,這種做法類似於「就地取材」。

科學家們認為,「門戶地球」的任務區將覆蓋地球軌道,同時能夠派遣太空無人機將太空垃圾捕獲後送到回收站,收集廢棄的衛星外殼以及太陽能電池板,都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對提倡可持續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點使者 的精彩文章:

人類80%的基因被上了枷鎖,真的是他們不希望我們智慧過高?
抹香鯨與大王酸漿魷,兩大霸王若相遇,這場史詩爭鬥會有多可怕?

TAG:質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