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來 IJCAI,不能錯過這些!

來 IJCAI,不能錯過這些!

就在今天,為期 7 天的 IJCAI 2019 在中國澳門如期召開,各大議程已全部出爐。Keynote 演講、Workshop(研討會)和 Tutorial(講座)等作為每年會議的焦點,自然不必多說,而今年作為承載著 IJCAI 50 周年特殊意義的一年,又將會有哪些不一樣的亮點呢?

亮點之一便是 IJCAI 今年重磅推出的 5 大 Panel (圓桌會):

「AI 的多樣性:今天和明天」,主席: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教授 Marie des Jardins

「IJCAI 50 周年:AI 走向反轉還是重構?」,主席:斯坦福研究院研究員 Ray Perrault

「中國的 AI」,主席: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香港科技大學教授、IJCAI 2019 理事長主席楊強

「AI 與用戶隱私」,主席: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慧官、香港科技大學教授、IJCAI 2019 理事長主席楊強

「評審高標準的 AI 會議」,主席:西班牙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Carles Sierra

大會召開首日,楊強、Marie des Jardins、Ray Perrault 作為其中的三位主席,與 AI 科技評論圍繞今年 Panel 的主題、嘉賓陣容以及他們對於今年 Panel 達成的效果等方面展開了一次對話。

各大 Panel 主題解析

據 IJCAI 2019 理事長主席、今年 Panel 主席之一楊強介紹,Panel 的主題由會議主席和程序主席向資深 AI 專家徵求建議之後再進行批准而來,一般而言,大會主席們主要會考慮比較前沿的主題,包括人工智慧的落地議題,即 AI 的可解釋性、可靠性、社會影響力和道德準則等議題。

而今年既是?IJCAI 的 50 周年,又是 IJCAI 與中國結緣、並讓人工智慧在中國生根發芽的 40 周年,因而「IJCAI 50 周年:AI 走向反轉還是重構?」與「中國的 AI」作為帶著獨特歷史紀念意義的兩個 Panel,無疑也為今年 IJCAI 的整個議程增添了不少沉澱感和厚重感。

而隨著 AI 近些年來的快速發展,該領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包括出來,其中就包括 AI 缺乏多樣性導致的偏見問題以及長期存在而日前日漸加劇的用戶隱私問題等等,因而「AI 與用戶隱私」、「AI 的多樣性:今天和明天」兩大 Panel 上展開的探討以及思考勢必對於解決當前 AI 領域的一系列問題具有重大意義,並且對於其他問題的解決具有借鑒價值。

不僅如此,不久前幾大國際頂會如 NeurIPS、IJCAI 審稿結果而引發論文作者的「吐槽大會」,在學術界乃至整個 AI 研究社區引起的關注都是非常巨大的,「評審高標準的 AI 會議」Panel 則將成為領域研究者探討這一問題的絕佳平台。

至於以上主題最終確認的細節,我們來看各位主席們怎麼說。

「中國的 AI」

這一主題主要的考量點是,中國正式開展人工智慧的研究和應用已有 40 年歷史。在這 40 年中,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影響力和貢獻已經在世界上達到了非常矚目的水平。今年恰逢中國人工智慧的 40 周年,非常值得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並展望未來的發展路徑。與此同時,今年又恰逢 IJCAI 在中國澳門舉行,因而有必要特別舉辦這個 Panel 來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的成就,並聽取大家對於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意見。

「AI 和用戶隱私」

近年來,用戶隱私問題越來越受社會各界和法律界的重視,世界各地連續出台了關於隱私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中國也不例外。而人工智慧大數據公司也因為違反相關法規而被罰巨額罰款。但是人工智慧,尤其是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技術,並沒有特別研究對應的措施。對此,我們有必要探討新一代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框架,以保護隱私、安全合規為出發點,進行合理的解釋性,用透明的推理機制來保障人工智慧的健康發展。同時,探討法律如何和技術更好的互動,讓技術的發展和法規的建立同步也成為當下 AI 領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AI 的多樣性:今天和明天」

數年來,我對於拓展 AI 領域的多樣性都非常感興趣。長期以來,女性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代表性都不足(美國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就業者和學位獲得者中,女性的佔比約為 15-20%),AI 領域也不例外。事實上,近年來,我感覺到 AI 領域的女性甚至比以前更少了。

而性別以外,AI 領域也同樣缺乏其他方面的多樣性,包括種族多樣性、社會經濟背景的多樣性甚至在很多方面上的研究方法和觀點的多樣性。

而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更多樣化的工程團隊將開發出能讓更多人收益的更有力的解決方案。每個領域都傾向於圍繞特定的研究方法和風格明確研究思路,研究人員在多樣性方面越是均勻,「集體思維」就越強。舉個例子,多年來,應用型機器學習研究要想在頂級機器學習會議上發表是極其困難的,因為它的研究方向傾向於高度理論或數學的成果,與系統構建和實驗差異很大。我相信更多樣化的評審組和領導者將強調更廣泛的方法和觀點,從而讓科學界實現更豐富的對話。

在這個 Panel 中,我希望大家能夠在這一問題上集思廣益,並探討我們共同能夠做什麼以及各自能夠做什麼,從而在推進 AI 的多樣性上「動起來」。

「IJCAI 50 周年:AI 走向反轉還是重構?」

今年,是 IJCAI 首次於 1969 年在華盛頓特區舉辦後的 50 周年。得益於機器學習尤其是深度學習的革命性影響,AI 正在通往繁榮之路。

在這個 Panel 上,嘉賓們首先會簡單地回顧 IJCAI 的起源以及首次會議,之後會一同探討他們各自領域中的代表性進展以及需要應對的挑戰,尤其是如何處理好機器學習與 AI 其他領域之間的關係等問題。

強大的嘉賓陣容

在對中國 AI 40 周年進行回顧和展望的「中國的 AI」Panel 上,楊強主席特地邀請了中國人工智慧的領軍人物張鈸院士、高文院士、周志華教授,中國香港的人工智慧代表人物 PASCAL FUNG(馮雁)、張潼教授以及新一代人工智慧的代表人物戴文淵,來共同分享中國人工智慧的故事。

「AI 和用戶隱私」則邀請了來自 IEEE 法律法規委員會、高校以及國際知名金融和科技企業等各個相關背景的研究者來一同進行探討,這些嘉賓包括:

IEEE 法律法規委員會的主席 Victoria Wang

華盛頓大學教授和對沖基金巨頭 D.?E.?Shaw 機器學習團隊董事總經理兼負責人 Pedro Domingos

南洋理工大學校長 Subra?Suresh

歐洲著名金融保險行業專家、Swiss Re Institute 負責人 Jeffrey Bohn

IBM Watson 研究中心科學家 Francesca Rossi

微眾銀行 AI 部門高級研究員劉洋

為了讓本次 Panel 本身就在性別、種族、地理來源、資歷以及研究領域上體現出最廣泛的多樣性,「AI 的多樣性:今天和明天」Panel 本次邀請的幾位嘉賓,其研究領域涉及機器學習、機器人、計算社會選擇理論、約束滿足、人工智慧和教育、自然語言處理、可信賴的 AI、AI 和計算機科學的社會影響等,並都以他們在多樣性、倫理 AI 和最大化 AI 研究與發展的社會效益方面的成績而聞名世界。他們是: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Edith Elkind,

IBM?AI 倫理全球領袖、IBM Watson研究中心科學家、義大利帕多瓦大學教授 Francesca Rossi

來自非洲肯亞的數據科學引領者的 Kathleen Siminyu

來自澳大利亞悉尼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 Toby Walsh

而「IJCAI 50 周年:AI 走向反轉還是重構?」作為一個對 IJCAI 的起源以及歷史發展進行回顧的 Panel,邀請的嘉賓不僅需要是?AI 領域非常傑出的研究者,並代表了 AI 多個研究領域,還需要曾經參與過??IJCAI 的歷史。因此,在該 Panel 上,Ray Perrault 邀請的嘉賓包括:

西蒙斯學院教授 Marie Desjardins,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規劃和多智能體系統等;2020 年 IJCAI 的大會主席

康奈爾大學教授 Bart Selman,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可持續性、高效推理、規劃等;IJCAI 約翰·麥卡錫獎的首位得主

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 Yoav Shoham,因非單調邏輯和博弈論的研究工作而享譽世界;今年 IJCAI 卓越研究獎得主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首席執行官、薩爾大學教授 Wolfgang Wahlster,主要研究方向偉用戶模型、多模態界面等;IJCAI 1993 年大會主席,曾獲得 IJCAI 唐納德·沃克傑出貢獻獎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 Toby Walsh,近期從事可信賴 AI 方面的研究;曾擔任 IJCAI 2011年的程序主席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 Rina Dechter,從事概率推理和約束滿足等領域的研究;《人工智慧雜誌》聯合主編

能給參會者帶來什麼?

實際上,今年 IJCAI 的 Panel 數量達到 5 個之多是空前的:2017 年沒有設置 Panel,2018 年僅有 2 個。而今年 IJCAI Panel 之所以出現這一盛況,是因為現在的 AI 研究更關注的是其與社會的深層次聚合,AI 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了,而是需要更多的 AI 研究者來關心社會問題,與此同時,社會的需求也應該能在 AI 的研究方向中占更多的分量。

因而今年 IJCAI 的參會者不僅能夠通過會議的各大議程了解 AI 整個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更能通過 5 大 Panel 中嘉賓們的發言和探討,從不同的維度去了解並反思 AI 自身以及在與社會深層次聚合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從而在未來的 AI 研究工作中, 去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並不斷解決 AI 發展中所存在的社會問題。

對於本次 Panel,三位主席也各自表達了自己的期待:

楊強:「期待今年的 Panel 能引發各位嘉賓發表不同的觀點,讓大家聽到不同的聲音,並帶動現場聽眾問出好的問題。」

Marie des Jardins:「我希望 Panel 能夠提高 AI 領域的研究者對於 AI 的多樣性這一重要問題的認知,為那些致力於為 AI 多樣性做貢獻的研究者給予支持,並激勵一些"盟友"能夠真正走出去採取能夠做到的實際行動,共同推動 AI 社區變得更多樣化和更具包容性。」

Ray Perrault:「在 IJCAI 會議的議程中,Panel 是唯一一個真正實現了互動性的議程,這種互動性既包括嘉賓間的,也包括嘉賓與聽眾間的。我希望在嘉賓間以及嘉賓與聽眾間都能實現非常棒的互動。」

5 大 Panel 將分別在?8 月 13 日、?8 月 14 日、?8 月 15 日、?8 月 16 日精彩呈現,大家可前往官網查看詳細信息:

附:

雷鋒網 AI 研習社將進行獨家直播,無法前往 IJCAI 現場的小夥伴們可掃碼加入【 IJCAI 交流】討論小組後即可開始觀看: ? ?雷鋒網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歷經 259 天,科創板今日開市!
零售商是如何通過藍牙信標實現精準廣告推送的?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