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王陽明,一個磨出來的聖人

王陽明,一個磨出來的聖人

王陽明,一個磨出來的聖人

1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餘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的聖人,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8月10日,萃辰天心書院常務副院長雷磊老師分享了一堂精彩的公益課程《我心光明王陽明》。雷磊老師從王陽明的出身背景、人生經歷,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等方面立體切入,帶領大家「身臨其境」地走了一遍王陽明的成王成聖之路。

對於一般人來說,王陽明的人生起點確實很高,他家境優渥,天資聰穎。但這世上沒有天生的聖人,王陽明也曾經歷過屢試不中的挫折,也曾遭遇過殘酷的政治陷害,但聖人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能將萬千磨難化為自己前進成長直至涅槃的助力。

雷磊老師說,有時候,你真的要感謝那些曾經害過你的人,因為他們可能就是成就你的人。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狀元出身,官至禮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書。

王陽明繼承了父親的才華,文辭斐然,少能作詩。他在12歲時接受當地士子宴請的席間,曾率先賦詩:「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頓時語驚四座。

更重要的是,王陽明在12歲時就立下了聖賢之志。

有一天,他問老師:「何為天下第一等事?」老師笑答:「第一等事當然是好好讀書,考取功名。」王陽明卻反駁:

「依我看,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聖賢!

就這樣,王陽明把天下第一等事——做聖賢,當作了自己的最高人生目標。他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如何實現呢?

雷磊老師講,王陽明在青少年時期接觸過儒家和道家思想,也研究過武術兵法,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以儒家為安身立命之本。就這樣,他走上了科舉之路。

1493年,21歲的王陽明第一次會試落榜。3年後再考,再次落榜。他的狀元父親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1499年,28歲的他終於進士及第,賜二甲進士第七名。自此走上波詭兇險的仕途。

1506年,宦官劉瑾專權,時任兵部武選司主事的王陽明,上書直斥劉瑾奸惡,結果引火燒身,被發配到貴州龍場驛棧當驛丞。

雷磊老師講解了明朝宦官當權的時代背景,以及官場的黑暗與無奈。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官職低微的王陽明挺身而出的莫大勇氣。王陽明雖然只活了57歲,但卻經歷過幾次生死考驗,大難不死,讓他對人生,對社會,對時空,有了更多的切身體悟。

被貶貴州龍場,是王陽明一生的重要轉折點。在這裡,他開始認識到心的無窮潛力。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這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重要依據。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游南鎮時,一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先生您曾經提出『天下無心外之物』這個命題,但是,我們眼前這棵樹上盛開的花朵,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們的心有何關係?怎麼能夠說這樹花不在我們心外呢?」

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當然是自開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擾動我心,卻是由我來決定的。

在貴州期間,官微名盛的王陽明開始大力講學,廣收門徒。教學相長,在這裡,他一生的主要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也基本成型。

雷磊老師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在知與行的閉合促進中,王陽明的學問和事功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幾年後,他在巡撫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期間,剿平了四省邊境多年擾民的頑寇,後又43天平定江西的寧王叛亂。王陽明書生帶兵,卻無堅不摧、無敵不克,靠的是什麼?

雷磊老師說,王陽明最擅長打心理戰,他把心學運用到了極致,也就是現在的心理學。他洞悉人心,善於利用人性的弱點,深諳破敵之陣不如亂敵之心。所以,他屢屢上演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精彩故事。

當然,這只是王陽明心學運用的一個案列。由此可見,心力的能量有多大。

四百多年後,青年毛澤東寫過一篇《心之力》的滿分作文。開篇這樣寫道: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細微至發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為思維心力所驅使。

心力有多大,願力有多大,行動力就有多強,能量就有多強,世界、宇宙乃至萬物皆可以由此而改變。

但內心如何強大呢?王陽明說,須在事上磨。

《傳習錄》記載了王陽明與弟子的一段對話。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無事時能保持內心平靜,一旦遇到問題就內心慌亂。王陽明認為,歷事才能練心,在事上磨練,內心才會擁有強大力量,個人才能真正成長。這一觀點可謂意味深長。

課上,雷磊老師重點梳理了王陽明的人生經歷,讓我們知道了聖人是怎樣一步步「磨」出來的。因為時間關係,對於他的心學思想,雷磊老師在課上只介紹了梗概。心學到底是什麼?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用?對我們的人生又有何指導意義?萃辰天心書院院長陳伯安老師將於下半年開設《心學》課程,進行系統闡釋。

大家可關注萃辰天心書院發布的相關課程信息,屆時與老師一起一探究竟。

將國學智慧傳遞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出品:萃辰天心書院

地址: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解放公園內

點一下在看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消煩解暑,莫過於一陣詩意的清風
武漢禪修:周二禪修引導文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