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我曾經給初學篆刻的朋友列過一套完整的篆書、隸書書法臨習課程表,其中《嶧山碑》被我詳細標明是:「實在找不到好的臨本時的替代品」,初學者很多不理解,跑來提問,我給的答案很簡單:《嶧山碑》不夠古。如果要詳細回答,卻說來話長,今天有時間,我們就回答這個問題。

秦代是個對篆刻來說很重要的時代,因為在這個時期,用於印章的摹印篆接近成熟,而後世用篆刻元朱文印的標準用字小篆已完全系統化。對於中國書法史,秦代也很重要,雖然秦代只有短短的15年,但它卻是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小篆終結了古文字,隸書開啟了今文字,所以,了解秦代書法,實在是件很重要的事。

秦代書法很容易記,因為年代久遠,流傳下來需要記憶的書家姓名非常少。主要是李斯,程邈,充其量再加上趙高、胡毋敬。

一、李斯

李斯其實算政治家,《史記》對他有較細記載,我們按照《李斯列傳》簡述如下:李斯,生年不詳,卒於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上蔡人。年輕時曾經做過「郡小吏」(司馬貞《史記索隱》稱「鄉小吏」,總之,李斯出身於底層),後來他跟隨荀子學帝王之術。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當時相對強盛的秦國發展自己的事業。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斯像)

最初,李斯先求人做了呂不韋的舍人,後用為郎,得以接近秦王(即秦始皇)並開始自己的遊說,隨後發展極快,先拜長史,旋為客卿,又為廷尉。秦王用李斯的計謀,在二十多年的時間內滅六國統一天下。統一之後,李斯與丞相王綰、御史馮劫等共尊秦王稱帝(注意,這個時候,他不是丞相),這才有了秦始皇的說法。

李斯因為建議實行郡縣制,國力大增而官至丞相。到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採納李斯之言,詔令天下焚燒《詩》、《書》等書及諸子百家之書,造成文化上的空前浩劫(當然也是文化上的大統一),也就是這一年,有秦詔版頒行天下,統一文字、度量衡等。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為後世篆刻家競相取法的秦詔版)

據《說文解字.敘》所載,這一年,因為要「書同文字」,罷六國「不與秦文合者」之異文,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均採用新改定的小篆,並以此頒布天下。這至少說明一定,李斯的小篆是標準,是規範,他的字曾用作標準字帖,通行天下。

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出巡,死在沙丘,李斯與趙高合謀矯詔廢太子扶蘇,立胡亥為二世皇帝,後李斯雖然多方委屈求全,但終於扛不過趙高的「無底線」式的操作,被其所誣,後腰斬於咸陽,夷三族(之前說過,這個「三族」,比後來的滅「九族」,殺傷範圍更大)。

李斯的書法盛名源自他不停地跟隨秦始皇出巡,而每到一處,秦始皇為紀其功,往往刻石紀功,這些刻石究竟是不是李斯手書,刻石上沒有署名,無從稽考,但依照上述記載,李斯的小篆是優秀的,大秦當朝最佳,他既然隨行,親手作書應當合理,我們沿習舊說,認為這些書法都是李斯的手跡,不過,這不是重點。

二、秦始皇刻石知多少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些刻石總共有:(1)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2)秦始皇二十九年的《之罘刻石》《東觀刻石》;(3)秦始皇三十二年的《碣石刻石》;(4)秦始皇三十七年的《會稽刻石》

如果這些刻石全部都能保存到今天,那麼,《嶧山刻石》(即《嶧山碑》)當然是最古的小篆碑刻,它一定足夠古,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書接上文,在秦二世即位之後,曾經派人在這些石刻上加刻了一道詔書,以證明這些原石系秦始皇所刻,這種情形,相當於「兩詔權」,二世很有意思,他老爹一道詔,他也要一道詔,他這一道詔,作用就是證明他老爹的事迹是真實的。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秦二詔權)

讓人無奈的是,這些石碑,無一倖免全部被毀,碑上的書法,也幾乎全部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我們先說說二十八年的這幾塊碑。

三、《嶧山碑》及存活各碑傳記

《嶧山刻石》,又名《嶧山碑》,字為小篆。石原立於山東鄒縣嶧山,久佚,傳世無原石拓本。到宋代鄭文寶據徐鉉藏摹本(也可能是徐摹臨本)重刻於西安,到明代或者較早時期,石已斷裂,因為傳世最早的明拓本也有斷痕。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嶧山碑》徐鉉摹本)

鄒縣石為宋元祐八年張文仲據徐摹重刻,元代劉之美復據張本重刻,石今殘存。

鄭刻稱為「長安本」或者「陝本」;鄒縣張刻為「鄒縣本」,這算好的,其餘還有翻刻本很多種,但諸本皆出自徐摹,原石文字與二世加刻詔書書風完全一致,如果同出李斯手筆,前後相距十年,李斯書風難道無絲毫變更?

更何況,秦始皇二十八年東巡時,丞相是王綰,李斯是「卿」。到二世加刻詔書,才開始有「丞相臣斯」之類的話,所以,二世詔書肯定不是秦始皇原刻,不能混同。

不管怎樣,《嶧山碑》原碑是不見了,據《封氏聞見記》稱:「石為魏太武帝推倒,邑人聚薪其下,野火焚之。」杜甫也有詩記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李潮八分小篆歌》),可見,唐代杜甫常見的《嶧山碑》摹本,質量已經「失真」了。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徐鉉畫像)

學過《說文解字》的,都知道徐弦是文字學大家,自是精於篆法,但限於時代,他的字形筆勢均是唐代李陽冰開創的「玉箸篆」,如果我們拿嶧山碑拓本的字與《琅邪刻石》相較,無論是結體之工,形勢之方正,還是線條的精細圓整、用筆的板滯僵直,都可見妍美有餘,古質不足。

簡言之,《嶧山碑》現存拓本的字,「太精美了」,其圖案化程度之高,顯然為秦漢篆法所無,大朴未雕狀態下的醇古之氣和自然生動全然不見。這顯然,不夠「古」。

同樣,「徐摹本」問題,還存在於《泰山刻石》。《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三面刻始皇之文,一面刻二世詔書及從臣名字。石初置泰頂之玉女池,後移入碧霞元君祠,到明初僅餘二世詔書二十九字,清乾隆年又遭遇火焚,後蔣因培訪得,僅存十字,移置山下岱廟,到清宣統年間,已只餘九字。

《泰山刻石》傳世最早的帖本是宋人的一百四十六殘本,拓本最早的明安國舊藏北宋拓本,兩個版本,一個字一百六十五,一個字只有五十三。容庚(就是編《金文編》的那位)指出它們並非原石拓本,裘錫圭先生則考證其為宋人摹刻,明拓本二十九字本也是宋人摹刻。這兩位是文字學家,書法見解或許不過關,但何紹基在《東周草堂金石跋》中為二十九字本又作跋稱:

秦相易古籀為小篆,遒肅有餘而渾噩之意遠矣。用法深刻,蓋亦流露於書律,此二十九字古拓可珍,然欲溯源周前,尚不如兩京篆勢寬展圓厚之有味。斫雕為樸,破觚為圓,理固然耳。」顯然,何大師已經察覺二十九字拓本意味淡薄,尚不及兩漢篆勢。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何紹基像)

比較一下,《泰山刻石》只餘九字,現存的二十九字拓本是宋人摹刻,注意,這裡的宋人摹刻,是依照原石摹刻。雖然依然線條板滯僵直,不脫唐人習氣,但比徐鉉摹本的《嶧山刻石》則近於原貌了許多。因此,我們建議,臨《泰山》二十九字或九字要好於《嶧山》。當然,缺點也有,二十九字的樣本顯然太少了。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泰山刻石》拓本局部)

或許還有可以借鑒的,就是《琅邪刻石》,雖然原石三面文字皆已不存,畢竟北面補刻的殘文十三行還有拓本,石存中國歷史博物館,但可惜原石殘泐頗為嚴重。但相較其他各石,它算唯一幸運的,其他各石,早已毀火的毀火,淪水的淪水,再也無處可尋了。

細審《琅邪》十三行,字形筆勢依然隱約可辨,所以古今學者均以此為秦刻諸石拓本中最為可信的版本。如果要精細地推研李斯書法,只有此石可以做為研究資料了。

篆刻學習: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臨習《嶧山碑》

(《琅邪刻石》)

所以,在我們的篆書課程體系里,《嶧山碑》排在了替代品的位置,《泰山》九字很重要,《琅邪》十三行也可信。如果你要精心鑽研現存的《嶧山碑》當然也無不可,但心中要有數,那其實是宋人徐鉉的摹本,是經過唐代篆書影響的《嶧山碑》,用它學學精緻用筆、學學排線,學學對稱當然沒有問題,但說到學到氣息並有利於篆刻,我們卻不建議從《嶧山碑》入手,因為很可能因此走入板滯,跳不出來。

以上只是個人建議,有不同意見者拍磚求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186課:「北風其喈,雨雪其霏」中,喈是什麼意思
唐詩閑讀:「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