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希濂釜底抽薪,一舉收編南陽第13綏靖區數萬部隊

宋希濂釜底抽薪,一舉收編南陽第13綏靖區數萬部隊

1947年12月下旬,國民黨第13綏靖區在河南省南陽地區成立。一直在華東戰場被當做救火隊使用的原整編第9師師長王凌雲被調來擔任中將司令官兼行政長官。按照國民黨軍隊的慣例,整編第9師也被其帶到了南陽。不久,剛剛上任的王凌雲又組建了整編第15師。除了這兩個師的正規軍以外,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的南陽盆地還有大批民團等地方武裝數萬人。

宋希濂釜底抽薪,調走最強部隊

1948年9月,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官宋希濂率軍移防鄂中沙市,麾下部隊大都是新組建的,兵員缺額嚴重,急於迅速擴充實力。但當時坐鎮湖北的白崇禧、坐鎮湖南的程潛他都惹不起,環顧四周之後,宋希濂將擴軍的目標鎖定在了河南的王凌雲身上。

隨著洛陽、許昌等地的解放,南陽地區處在了孤軍突出的位置上,解放軍桐柏軍區在中原野戰軍一部配合下,連續發動宛西、宛東戰役,掃平了南陽周邊據點,逐漸將這座城市變成了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孤城。宋希濂趁機通過國防部,將剛剛由第9師擴編的第2軍從南陽地區調走。

南陽守軍棄城而逃

第13綏靖區本就兵力單薄,戰鬥力最強的第2軍調走後更是雪上加霜。1948年11月初,中原野戰軍6縱沿許宛大道向南陽推進,一舉擊潰南陽外圍守軍。就在即將攻城之際,6縱接到命令星夜馳援淮海戰場,參加對黃維兵團的圍殲戰鬥。躲在南陽城內的王凌雲好歹躲過一劫,連忙率部經新野渡過漢水,潰逃至湖北襄陽。

到達襄陽後,王凌雲原準備憑藉漢水設置防線,但解放軍一部隨後緊追,很快解放一江之隔的樊城,並在江岸邊架炮轟擊。王凌雲見大勢已去,只得令其眷屬和輜重部隊先行撤退,但運送其妻室行李的車隊在襄陽城郊碰到了宋希濂部副參謀長陳康黎,陳當即通過電話進行了報告。

王凌雲被迫出走入川

宋希濂料定王凌雲守不住襄陽,又見王部隨軍南下的地方部隊紀律全無,走到哪裡均燒吃一空,百姓怨聲載道,就決定以此大做文章,一方面嚴令王凌雲堅守襄陽,不準後撤,另一方面,對王部亂兵進行查究、執行軍法。王部在襄陽本就人心惶惶,又屢受責難,軍心更亂,最終於1948年底棄城南逃。

但王凌雲不敢直奔宋希濂駐守的鄂中,率軍繞了一個大圈最後一直退到長江北岸的枝江縣城附近暫住。但其地盤已經丟失,綏靖區名存實亡,部隊補給困難,很快第15軍軍長劉平通過私下接觸也投靠了宋希濂。王凌雲自知再無多大盼頭,連夜帶家眷出走入川,最後投靠了張群、胡宗南等人。

宋希濂明知王凌雲出走,仍然不動聲色,一方面電報蔣介石查辦其臨戰脫逃之罪,另一方面電請國防部將王部第2軍、第15軍及地方部隊正式撥歸其指揮。不久,這些地方部隊被編為第122軍,與第15軍一起編入了第14兵團;而第2軍則被配屬部分雜牌後擴編為第20兵團,也納入其麾下。

宋希濂擠走王凌雲,吞併其部隊以擴張「軍力」的目的達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同是省會城市,為何攻佔開封比解放太原和濟南更順利
虎將張飛身死宵小之手,丈八蛇矛也在「大鍊鋼鐵」中熔毀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