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臨夏牡丹與楊貴妃和武則天有關?

臨夏牡丹與楊貴妃和武則天有關?

作者:補世成

(一)蒙哥之死

蒙哥,蒙古帝國大汗,一生英勇善戰。他所率領的蒙古軍隊,也曾以十分剽悍而著稱。打仗所向披靡橫,除了在合川釣魚城之,橫掃歐亞大陸均無敵手。鐵騎所到之處,無不令對手臣服。因此曾被人們譽為是「上帝之鞭」。可就是這麼一位被人譽為「上帝之鞭」的帥才,卻英年早逝。享年還不到31歲,在位也才八年,他就匆匆離開了人世。

而且他的死亡原因,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大一個謎團。他因戰而死,還是因病而亡?因為《元史》沒有詳實記載,只說蒙哥是死在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山。所以人們至今都不得而知。史學界對此也一直眾說紛紜。

就因為蒙哥是死在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山,而且死亡原因不明。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對歷史文化,又越來越重視。所以從1980年開始到現在,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還有地區歷史文化和旅遊考古管理部門,多次聯合招集了國際國內,及各高等院校的知名專家,對合川區釣魚山釣魚城的歷史文化,對蒙哥大汗的死亡真正原因,多次進行了國際學術研討和考察。但是因為歷史久遠,又因為無法進行實地查證,所以研討和考察的結果,仍然沒有明確的定論。

(釣魚城遺址)

(二)蒙哥之死因的幾種說法

筆者查閱了從南宋到明清的有關歷史資料,再加上本人是合川人,聽取了家鄉民間的世代傳說,關於對蒙哥死亡原因的說法也非常多,歸納起來流傳得比較廣,傳說得比較多的,主要有以下五種:

第一種說法說蒙哥是因為憂憤而死。

說他是因為身為蒙古大汗,這麼大一個統帥御駕親征,打仗英勇善戰,又一路所向披靡,唯獨在合川釣魚山釣魚城是一個例外。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不但讓他久攻不下,而且還讓他損兵折將,所以這讓他十分難堪,使他心裡無比憂憤。但是即使使他心裡無比憂憤,

我仍認為身為一個蒙古帝國的大汗,怎麼也不會因憂憤而喪命。如果真是因為心裡無比憂憤,那麼他還能堅持攻打釣魚城36年嗎?所以筆者覺得種說法不但缺乏科學依據,而且也缺乏客觀事實。

他根本就不可能因憂憤而喪命。

第二種說法說蒙哥是攻打釣魚城時,被石砲擊斃的。

因為在釣魚城旁邊,有一個景點叫呼天堡。傳說蒙軍的先鋒汪德臣,在勸說固守釣魚城的軍民投降時,被城中的守將,用飛箭將其射死,結果激怒了蒙哥,於是他就親自帶隊去攻打釣魚城,結果遭到了釣魚城的軍民,用石砲對他們進行了更加猛烈阻擊。

最後蒙哥被一石砲擊斃在呼天堡。這呼天堡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如果以這麼一個傳說,就來確定蒙哥是被石砲擊斃的,那麼我想試問,石砲實際上是中國古代,打仗用的一種拋石機,也屬於像箭一樣的冷兵器。它的命中率可能還沒有箭高,難道它的威力有這麼大嗎?

所以我認為這種說法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地小。

第三種說法說蒙哥是因患病而死。

因為這是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問題,所以持有這種說法的人最多。最早是見於波斯政治家刺施特哀丁所著的《史集》中。說當時蒙古軍隊痢疾流行,蒙哥未能倖免染病而死。

還有人說因為蒙哥是北方人,在南方水土不服染病而亡。

我也想問問,痢疾是一種甲類傳染性疾病,即使古代的醫療條件有限,但難道就只要了蒙哥一個人的性命?為什麼又不見其它詳實記錄?另外如果說蒙哥是因為水土不服染病而死,那麼他來南方又不是一天兩天,所以這說法就更是站不住腳。

第四種說法說蒙哥是溺水而死。

因為當時去攻打釣魚城時,他乘坐的是戰船,結果被南宋一守軍發現,於是他就靈機一動潛入水中,將蒙哥乘坐的戰船鑿穿,最後使蒙哥乘坐的戰船沉沒,蒙哥也因此溺水命喪黃泉。

這種說法在筆者看來,那就更是有些不靠譜!

因為戰船在戰鬥過程中,不但不會停止不動,而且也很難接近。但凡有一點艦船知識的人都知道,哪怕是一艘再小的船,在水流中如果要想弄沉它,從破船到船沉沒,都需要一定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坐船的人,只要神智清醒,就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逃生。何況乘船最要命的,不是沉船而是翻船,只有翻船才會瞬間讓人喪命。要不然就像三國的赤壁之戰火燒連營那樣,使人有時間逃生但都無法逃生,眼睜睜地被熊熊烈火給燒死。何況蒙哥又不是一般的坐船人,而一位足智多謀的統帥。他坐的戰船性能,也肯定要比一般的船好。

第五種說法說蒙哥是中箭而死。

這種說法不但在《中國史綱》裡面有記載,而且在合川釣魚城1517年立的一塊石碑上也有記錄,碑上的記錄也說蒙哥是因「中飛矢而死」。

很多飛矢都染有毒素,一旦中箭很快就會使人喪命。所以筆者也認為蒙哥是因為攻打釣魚城,中箭死亡的可能性最大。

(三)蒙哥中毒箭而亡更為可信?

但是如果僅從這一碑文來下結論,不但別人不會完全相信,就連筆者自己都認為這樣太過貿然。於是便繼續查找蒙哥死亡的真正原因,後來筆者在另外兩處,也找到了類似的答案,可以證明蒙哥大汗真是因為中箭而死。

一是暴斃。

只有中箭死亡才最快,身為大汗的蒙哥在駕崩前,才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給後人留下遺詔。

正因為他在駕崩前沒給後人留下任何遺詔,而且他又沒有親生後代,所以沒有確定汗位的繼承人,因此在他1259年8月駕崩後,接著從1260開始,他的四弟孛兒只斤· 忽必烈,與他的七弟孛兒只斤· 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兩弟兄便兵戎相見,足手相殘,打了長達五年的內戰。

最後忽必烈獲勝,並建立了元朝。

如果蒙哥是因病而死,那他就肯定有時間和機會留遺詔。如果留有遺詔,有明確的汗位繼承人,蒙古就不會暴發這五年的內戰。所以再也不必多想,從這五年內戰分析,蒙哥死亡的原因就已昭然若揭。

二是從南宋詩人劉克莊的七言律詩《蜀捷》中,更能找到相同的證明。

劉克莊生於1187年,卒於1269年,福建莆田人,為南宋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他比蒙哥只年長22歲,兩人幾乎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所以他對合川的釣魚城之戰,以及對蒙哥死亡的真正原因,應該是了如指掌。

他曾經才在七言律詩《蜀捷》中寫到:「吠南初謂予堪侮,折北俄聞彼不支。撻覽果殲強弩下,鬼章有入檻車時。……」這就進一步證明了,蒙哥大汗當時是在攻打釣魚城時,命喪強弩之下。

(釣魚城遺址)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杜甫在梓州喝花酒觀艷舞?
韓信和周亞夫pk的話,會怎麼樣呢?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