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北王」張作霖如果沒有炸死在皇姑屯,九一八事變會不會發生?

「東北王」張作霖如果沒有炸死在皇姑屯,九一八事變會不會發生?

1928年6月3日,從東北崛起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多方逼迫下,不得不撤離北京。原本以為就要回到東三省大本營的張大帥,萬萬沒有想到,這將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01 皇姑屯事件:「東北王」張作霖之死

【張氏東北軍集團對於保密工作實在是不在行。戴笠曾說,對東北軍的地下工作最好做。事實上,張作霖剛一出北京,上海的報紙就登出了消息。連記者都能知道的事,日本方面想不清楚都難。】

張作霖最初的打算是,乘汽車取道古北口出關,但因公路坎坷不平,難免要受顛簸之苦,於是改乘火車回奉天。為安全起見,張作霖派兵在北京至瀋陽鐵路段嚴密設防,行期也是幾經更改,自以為萬無一失後,於6月3日凌晨登上了回奉天的專列。

實際上,在臨行前幾天,奉天憲兵司令齊恩銘已經覺察到,日本守備隊在皇姑屯車站附近的老道口和三洞橋四周情況有異,似乎在修築什麼工事。齊恩銘曾將此情況密電張作霖,請他嚴加戒備或者繞道返奉,但沒能引起張作霖的重視。

6月4日清晨,專列到達皇姑屯火車站,不遠處就是老道口,接著是三洞橋。這裡是日本人經營的南滿鐵路和京奉鐵路的交叉口。南滿鐵路在上,京奉鐵路在下,邊上有日本人的崗樓,老道口正好在警戒範圍內。此時此地,日本人已經安置了250磅烈性炸藥,奉天守備隊中隊長東宮鐵男,在距此500米處的觀察台上,準備著按起爆按鈕。

張作霖的專列剛剛駛過三洞橋時,突然兩聲巨響,列車被炸了個粉碎,只剩下車輪和鋼樑底盤。張作霖被緊急抬回大帥府,但因傷勢過重,幾小時後撒手人寰,時年54歲。這就是日本關東軍製造的駭人聽聞的「皇姑屯事件」。

此後,東北易幟,少帥張學良電告全國,東北三省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可就在日本已逐漸失去對東三省控制之時,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竟然幾乎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東北三省,還建立起了偽滿洲國。張作霖死後三年,東北淪陷,時人皆言:若大帥在,必不至此!

果真必不至此嗎?

02 張作霖是誰:從流浪兒到東北梟雄

【從1911年進入奉天省城算起,到1928年被炸身亡為止,張作霖在中國近代歷史舞台上,整整活躍了17年。這樣一個叱吒風雲的顯赫人物,原本是個窮苦出身。】

1875年,張作霖出生在東北遼寧海城縣小窪村。13歲那年,父親因賭債被仇家害死後,張作霖為了混口飯吃,流浪過,學過木匠,當過獸醫。20歲那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張作霖從軍當了騎兵。

甲午戰敗後,遼西地區到處是散兵游勇和乞丐難民。張作霖在岳父的幫助下,在趙家廟成立了保安團,遏制匪患,勢力逐漸壯大。幾年後,受官府詔安,張作霖當了地方巡防營的統領,負責地方治安兼剿匪患。這個巡防營,就是張作霖最初的武裝力量。

1904年,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盤踞在此的張作霖一心想著如何增強自己的實力。他的辦法是,誰給我好處我就幫誰。張作霖在日俄兩方之間閃轉騰挪,到了戰爭結束時,他的實力擴大到了3個營。從此,青雲直上。

1912年清朝滅亡,袁世凱任大總統,張作霖被任命為中將師長。袁稱帝後,又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死後,張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

1918年,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再加上利用了日本的勢力,實力控制了東北三省,成為奉系軍閥首領,號稱「東北王」。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張作霖戰敗而歸,宣布東三省獨立,自任保安總司令,整軍經武成立陸軍整理處。

1924年,組「鎮威軍」六個軍進關與直系再戰,勝利後,推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總執政」。

1925年,奉系進入上海,勢力達到鼎盛。

1926年,張作霖被十五省推舉為「安國軍總司令」,決定打南方和西北的國民軍。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1928年5月,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三路大軍進逼京津,日本政府認為張作霖在中原難有作為,多方勢力迫使張作霖不得不黯然離京,退往關外。這一退,就引出了文章開頭講到的,要了張作霖性命的「皇姑屯事件」。

03 不能利用就消滅:日本人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

【對於除掉張作霖,日本政府內部一直是存在分歧的。即便是「皇姑屯事件」發生之後,這種分歧也依然存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方面在中國處於優越地位,進而想要獨霸中國。但在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美國給了日本當頭一棒。

美國提議:列強應承認在中國確立「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並「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以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日本政府意識到,美國的提案,根本目的在於摧垮日本在中國的優越地位,既包括軍事方面,也包括經濟方面,日本當然不會就範。於是幾番你來我往之後,1922年2月6日,著名的《九國公約》在華盛頓簽署

【公約規定: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給予中國完全無礙之機會以發展並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府;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發生戰事時,中國如不加入戰團,應完全尊重中國中立之權利……】

華盛頓會議條約和決議構成了「華盛頓體系」,促成了遠東地區新的政治格局:廢除了英日同盟,否定了日本在華的優越地位,日軍撤出山東,在華列強不允許利用軍事手段,而只能以經濟手段進行較量。

為應對這種局面,改善日美關係,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宣布對華政策調整為:不干涉中國內政。合理維護合理的權益。對中國現狀抱同情和容忍的態度。日中經濟合作,共存共榮。這就是著名的「幣原外交」

我們注意到,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此時發生在二十年代初期,而在中國,正是張作霖發跡的時機。因為此時,打著「不干涉中國內政」幌子的日本政府,急需扶植一個代表日本利益的中國代理人,而張作霖正是不二人選。

【第19任日本首相原敬曾在日記里寫到:「張作霖試圖以日本為後台擴展他的影響。很好地對待張,以便我們在東三省進行擴張,對日本來說也是重要的。這樣,雙方的利益恰巧能夠協調一致。」】

1927年,隨著當時的日本內閣倒台,「幣原外交」中止,接任的田中義一內閣制定了「滿蒙積極政策」。但就如何實施,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主張採取強硬外交手段,經濟滲透為主,逐步擴大侵華利益,避免與歐美列強直接衝突。另一種主張在強硬外交基礎上,不惜動用武力擴大侵華利益,必要時撕毀《九國公約》,否認華盛頓體系,與英美宣戰。

前文已經提到,1927年的張作霖,不僅掌握著東北大權,而且入主中原,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此時的張作霖,已經越來越不聽日本人的話了。如何對待張作霖,日本當局分出兩個派系。

「逼張」派以首相田中義一為代表。他認為,雖然張作霖越來越不聽話了,但仍有利用價值,仍然是日本攫取在華利益的最佳代理人選。

「除張」派,即以皇姑屯事件策劃人河本大作為首的關東軍則主張,除掉張作霖,在東北製造動亂,在亂局中重新建立親日政權。

即便是田中義一也完全沒有料到,關東軍真的會以武力除掉張作霖。甚至直到皇姑屯事發,主張繼續利用張作霖來實現「滿蒙分離」對華政策的田中內閣政府,仍被蒙在鼓裡。

【田中義一的長子田中龍夫說:田中首相接到這一情報(皇姑屯事件)時,正在吃飯,不由得摔掉筷子冒出一句:糟了!他非常憤怒地說:「陸軍干出這種事來,使我們的計劃化為泡影。」】

河本大作曾說:「一切親日軍閥,我們統統抓住。能利用的時候就援助,不能利用的時候就設法消滅。」由此可見,張作霖的生與死,都逃不過日本侵略者的利用。透過張作霖的生死,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日本侵略者兩種政見之間的鬥爭。而更深一層的意思表達,則是日本關東軍決定不再遵守華盛頓體系下的國際秩序,而主動向西方列強發起了挑戰。

然而,出乎日本關東軍預料的是,「皇姑屯事件」後的奉天十分冷靜,並未出現混亂局面。關東軍喪失了使用武力打開局面的機會。反而,把少帥張學良推向了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但是,日本並沒有就此放棄武力侵略中國的圖謀,只不過是推遲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罷了。

04 東北易幟:張作霖的死產生了什麼影響

【張大帥臨終究竟留下了什麼政治遺言,不得而知。按照醫官溫守善的話說,張作霖判斷是日本人炸的他,囑咐:「讓小六子(張學良)回來,不要讓他坐火車,讓他把東北軍都帶回來,打……」說完「打」字就昏迷過去,再醒來已自知不行了。】

張作霖一死,27歲的張學良被推到了台前。少帥的第一槍,便打出了「東北易幟」。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將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此舉標誌著北伐結束、國民政府完成「形式統一」、北洋政府正式結束。

對於張學良「東北易幟」的謀劃,日本的態度是「堅決阻止東三省政府同南方合作」,一方面向張學良強硬表示,「如果同南方妥協,將嚴重傷害兩國關係」;另一方面則採取懷柔策略,「假如張學良不傾向南方,恪守保境安民的中立態度的話,日本願支持張學良的現在地位,並考慮協助抵抗南軍的進攻」。

【1928年7月,日本特使林久治郎專程拜訪張學良,十分清晰地表達了日本的立場:(南京)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同我國在東三省保衛既得權益方針是絕對不能兩立的,與南方合作就無異於同我國對抗。】

日本的外交態度引起英、美等列強的不滿,他們以日本干涉中國內政、違反華盛頓條約為由,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到了1928 年 11 月,日本不得不暫時收斂了對東北易幟的干涉,表示:「東北易幟事,只要維持日本在滿蒙的既得利益即不反對。」很快,隨著田中內閣倒台,幣原喜重郎再次擔任外相,新內閣宣布:「刷新日中邦交,敦睦善鄰之誼為當前一大急務。」東北的外交態勢進入了最有利的時刻。

但可惜的是,少帥張學良並不具備長遠的政治眼光和智慧,也沒有圓滑靈活的外交手腕。實際上,對於接任其父張作霖的職務,張學良一直感到不堪重任。張學良說:「我的性情:放逸、急躁、嫉惡如仇、不能容忍。徒有求治之心志,而乏治理之才能,不適于軍政大任。」

張學良此時面臨的政局,比張作霖時代更加變幻莫測,對手也更加強大。因為自覺應付不來,張學良把對日本的交涉,直接踢給了國民政府處理。

前文我們提到,日本方面和南京國民政府方面,雙方之間是絕對對立的。張學良原本應該在日、蔣之間起到外交緩衝的作用,這也是歷史賦予他的責任,但他的不願作為、不能作為,使得日、蔣雙方連圍繞核心利益的談判空間都沒有了。

張學良也不是完全不作為,他製造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中東路事件」——同時和蘇聯、日本兩大列強翻臉。

【對於中東路事件,晚年的張學良承認是自己挑起的:「那後來有了所謂中東路事件,這件事,你問我是誰挑釁,換句話,不是人家挑釁,是我們挑釁……那時候,可以說是我大膽的作風。當時我想要樹立自己的威權,總要把日本打敗,或把俄國打敗。那時,我不自量力,很想施展一下子……我怎麼會跟俄國打……因為那時我看,日本我們自己打不敗了,所以我的目標是要跟俄國打……我就想站起來……也是對日本一個表示,我敢打。」】

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一次匪夷所思的冒進,暴露了國民政府的底牌——動用武力強行收回條約規定的利益。這一事件,使得以武力強佔東北、一勞永逸解決滿蒙問題,成為日本的必然選擇。

1929年7月,張學良派出武裝強行收回中東路。

1929年7月,關東軍參謀長石原莞爾提出以「世界最終戰爭論」為前提,武力佔領「滿蒙」的「石原構想」。

動用武力強行收回鐵路,讓華盛頓體系下講究遵守條約、依靠公開外交解決問題的列強全部站在了蘇聯一邊,抨擊中國。

日本關東軍則借鑒了這個思路,設計栽贓中國軍隊炸毀日本南滿鐵路,將「九一八事變」裝扮成「中東路事件」的翻版

張學良因為「中東路事件」,一改「我敢打」的憤青姿態,急轉為「開戰必敗」的消極迷信。由於外交權力已經上交給了南京國民政府,少帥此時能夠做的,就只有嚴命部下避免衝突,以防「釁自我開」,不給日軍動武的口實。而這,恰恰就成了被世人唾罵的「不抵抗」。

05 結語

【張對日本親仇之不一,日本對張,亦怨悅交並……大抵張作霖對於日本,雖甚富友誼,然日本欲其出賣國家,若日韓合併論中,宋秉峻、李容九之所為者,則非張作霖所能忍受。作霖之賢在此,日本滿蒙分離運動之失敗亦在此。——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歷史環境。縱觀近代中國外交史,我們整體上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妥協再妥協成了家常便飯,「喪權辱國」這個詞,老少婦孺皆知。

張作霖在執政東北三省的十餘年間,國家正處於內憂外患日趨嚴重的危難時刻,作為東北封疆大吏,張作霖能夠在蘇聯、日本兩大列強之間周旋,在涉及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頻繁而複雜的交涉中,盡己所能地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在這一點上是有功於國家和民族的。

但是,張作霖為了個人利益,或為了本集團的利益,對日本政府做過很多妥協。這其中,既有政治上的相互利用,也有基於近代中國敵強我弱的基本國情,權衡利弊得失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更桐葉 的精彩文章:

朱自清說:所謂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說話里

TAG:五更桐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