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杜甫多年不曾聯繫好友,突然給對方寄了一首詩,卻是為了借錢

杜甫多年不曾聯繫好友,突然給對方寄了一首詩,卻是為了借錢

很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許久不聯繫的小夥伴,突然找你, 卻是為了借錢,這時候你是借還是不借呢?

這樣的問題,千年前的高適就曾遇到過。

而這個向他借錢的好友是另一個大詩人,有著詩聖之稱的杜甫。

當時他託人給高適寄了一首詩,這首詩名為《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全詩如下:

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

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詩題中的崔五侍御應該是杜甫的另一個好友,而高彭州就是高適。

公元759年,高適出任彭州(在四川)刺史,彼時的杜甫也在四川,聽說此事後,趕緊給高適寫了這封求助信。

說到杜甫和高適的交情,就不得不提一下兩人曾經共同的好友李白了。

我們都知道,杜甫是李白的超級迷弟,兩人一生就見了三次面,可杜甫卻為李白寫了10多首感人至深的詩歌,「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杜第二次見面時,曾偶遇了「天下說人不識君」的高適。

三人把臂同游,對酒高歌,同塌而眠,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但是一場安史之亂,讓這三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杜甫曾被敵軍抓到長安囚禁了半年,後來逃跑,投奔唐肅宗,不久又辭官而去,一路漂泊,到了四川成都。

李白則是投靠了當時的永王李璘,卻因此捲入永王和唐肅宗這兩兄弟的鬥爭。

最後李璘被定謀反罪,而身為其幕僚的李白也是罪同謀反,差點因此被殺,幸得大將郭子儀求情,才逃過一劫,改為流放夜郎。

而高適應該算是這三人中最幸運的了,他本在潼關守將哥舒翰帳下當軍情秘書。

潼關失陷後,哥舒翰被俘,高適卻成功脫逃,他抄小路趕上從長安逃往四川的唐玄宗。

不久就得到提拔,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後來永王李璘謀反,高適被封為淮南節度使,討伐李璘。

當時的李白就在永王帳下,兩個昔日的小夥伴轉眼就成了敵人。

李璘叛亂被平定後,李白也因謀反罪被投入大牢。

據說當時的李白也曾寫信向高適求救,然而不知何故高適卻對李白不理不睬,甚至還燒了兩人來往的信件,友誼的小船就這樣翻了。

雖然高適對李白置之不理,但是對杜甫的態度卻是迥然不同。

杜甫寫給高適的這首詩也很好理解,大意就是:人生已過半,如今的我是年老體衰,秋天馬上就到了,沒有糧食衣裳,饑寒交迫。老鐵啊,聽說你來四川了,啥時有空咱見見,順便接濟一下兄弟我。

說實話,若不是交情頗深,杜甫怕也是說不出這樣直白的話。

據說高適收到這封信後,想到當年的好友竟淪落至此,心有戚戚然,立馬就慷慨解囊,給杜甫打了一筆錢。

後來杜甫曾給高適寫過另一首詩《酬高使君相贈》「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說明當時的高適確實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杜甫在成都草堂的那段日子,應該算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而這樣安逸閑適的時光也少不了高適的一分功勞。

杜甫的這首求助詩通篇看來,平白如話,卻飽含辛酸。

若非真的走投無路,恐怕也不願讓昔日好友看到自己如此落魄的樣子。

而高適雖然背叛了和李白的友誼,對杜甫卻是傾心相待,即使兩人多年未見,在收到杜甫的求助信,依然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也算是仗義了。

如果換做你,是否會對多年不見的小夥伴慷慨解囊呢?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紫的詩詞之美 的精彩文章:

他是古代「情詩之王」,寫下一首無題詩,千年來爭議不休
人人都說李白瀟洒,白居易這首詩卻道出了他的落魄,令人感慨萬千

TAG:凱紫的詩詞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