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伊斯蘭國家中,為何只有土耳其能世俗化成功?這人是關鍵因素

在伊斯蘭國家中,為何只有土耳其能世俗化成功?這人是關鍵因素

一戰結束後,無論是老牌伊斯蘭國家,還是新生的伊斯蘭國家,都有牛人在國內推行世俗化,這種情況到二戰結束後達到了高潮。然而,這些世俗化的推行,幾乎都沒有成功。譬如伊朗,弄到最後國王一家不得不流亡海外。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一個伊斯蘭國家的世俗化成功了,它就是土耳其,前身是奧斯曼帝國。那麼問題來了,在伊斯蘭國家中,為何只有土耳其能世俗化成功?這人是關鍵因素,他就是土俄日期國父凱末爾。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在凱末爾領導下,正式宣告成立,從而避免被英法等國分割佔領的悲劇。隨後,凱末爾當選土耳其首任總統,並執掌土耳其大權到死。為將土耳其從封建和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走向富強文明,凱末爾執行了一系列強硬的世俗化政策—「凱末爾改革」。

首先,凱末爾領導下的大國民議會宣布廢除蘇丹制和哈里發制,還從憲法中刪除了「伊斯蘭教為土耳其國教」的條文。其次,凱末爾廢除了伊斯蘭教法規和宗教法庭,並且以歐洲國家法律為藍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設立新的司法制度。

其中《民法》廢除了伊斯蘭教的一夫多妻制和休妻制等習俗,規定男女平等,婦女可以自由結婚、離婚,穆斯林婦女可以和非穆斯林男子結婚,女子有權參與國家一切政治、社會生活等。並提倡女性不戴面紗,拋棄封建時代裝束,採用西裝禮貌。

此外,凱末爾還關閉了一些伊斯蘭宗教設施,廢除宗教稱號,廢除希克拉歷而採用公曆,反對伊斯蘭封建神權勢力干預國家政權、法律、教育和社會生活。並建立世俗學校,規定學校必須加強非宗教的現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識教育。

必須向受教育者傳授西方科學技術文化和思維方式。而大學中的神學系也被取消,原有的大學被按照西方模式改造,各種類型的世俗學校紛紛建立起來。當然了,凱末爾也為他的世俗化付出了代價。

1925年2月,土耳其東部各省爆發叛亂,在托缽僧的唆使下,叛亂者聯合起來準備推翻共和國,使哈里發複位。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47人被判處死刑。此次叛亂之後,凱末爾查封寺院,禁止托缽僧活動,並以嚴厲手段打擊任何反對改革的勢力。

因為當時的土耳其的地主階級和宗教階級有相當大的重合度,差不多是同一幫人。於是,凱末爾借著「土地改革」,將整個國家差不多20多萬的地主和宗教人士,用物理的方式給消滅了,做到了真正的刺刀見紅。

至1927年,在凱末爾的鐵腕鎮壓之下,所有反對他的宗教、政治、軍事力量都被鎮壓下去。1938年11月,病危中的凱末爾向軍方交代遺言:如果土耳其有由世俗轉向伊斯蘭的傾向,軍方可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而不用被追究政變責任。

此後,軍隊成為了土耳其世俗政權的捍衛者和推行者,直到某人的出現才發生轉變。同年11月10日,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去世。在他領導土耳其的15年,給土耳其留下了一隻精銳強大的部隊,一個根除了專制的共和國,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一個嶄新的土耳其民族。(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袁說史 的精彩文章:

皇帝滅東南亞一國後得一千多部佛經,交高僧翻譯,高僧被活活累死
既然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墓」,那「帝國的產房」又在哪呢?

TAG:袁袁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