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明代王寵行草《昨辱帖》《自書雜詩兩種》

明代王寵行草《昨辱帖》《自書雜詩兩種》

王寵行草《昨辱帖》

《昨辱帖》又名《草書山莊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昨辱手教,在山莊失裁答,罪罪,賤體稍佳,尚未全勝,游飲石湖之上未能也。家兄四月廿八日出京,到陝軍中紀功,幸北虜引退,五月廿二日已有旨取還,此時想在京矣。前寄上堯峰卷,幸為揮灑。山僧每來致懇,望勿紿其意,千萬早賜,感感。門生王寵百拜,尊師大人先生門下。鈐「王履吉印」白文印。

王寵行草《自書雜詩兩種》

王寵(1494-1533),中國明代書法家。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為邑諸生,貢入太學。王寵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他的詩文在當時聲譽很高,而尤以書名噪一時,書善小楷,行草尤為精妙。為明代中葉著名的書法家。著有《雅宜山人集》,傳世書跡有《詩冊》、《雜詩卷》、《千字文》、《古詩十九首》、《李白古風詩卷》等。

王寵詩文書畫皆精。書法初學蔡羽,後規範晉唐,楷書師虞世南、智永;行書學王獻之,融會貫通。小楷尤清,簡遠空靈。其名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何良俊《四友齋書論》評其書:「衡山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於大令,兼人品高曠,改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上。」著有《雅宜山人集》。傳世書跡較多,有《詩冊》、《雜詩卷》、《千字文》、《古詩十九首》、《李白古風詩卷》等。《千字文》,紙本墨跡,行草書。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015字。縱28厘米,橫463.6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寶蘊樓書畫記》著錄。此篇《千字文》結體平穩,俯仰欹側變化不大,可以窺見其師承王獻之、虞世南的軌跡。此帖既有魏晉時期王氏父子風華俊麗、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時期虞世南的氣秀色潤、外柔內剛之氣。從用筆方面來看,其行草氣息平和,乾淨利落,一絲不苟,筆勢凝重、洗鍊,筆畫之間很少有連筆牽絲,字字獨立,互不相連。綜觀此書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嚴謹。

父貞,字清夫,吳縣商賈,「雖塵壒鞅掌,而能收蓄古器物書畫以自適。喜親賢人士夫,與相過從為樂,視他市人獨異也。」(《王履吉墓志銘》。)貞以守貴,封中憲大夫、太常侍少卿。母朱氏,繼母顧氏,皆贈封恭人。

兄王守,字履約,號涵峰、九華山人,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官至都御史,撫治鄖陽。「王守,字履約,號涵峰,吳縣人,為諸生時,與其弟寵俱工藝文筆札之事,而名不如弟。成進士,授南昌府推官,入為吏科給事中,終右副都御史。」(王世貞《吳中往哲像贊》)「王守,舉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未久,卒。」(《江南通志·人物誌·文苑》)

王寵娶徐氏,子男一人,子陽,太學生。陽,字玄靜,太學生,娶唐寅之女。

探究王寵書法的「疏淡」,實來自於其獨特的人生際遇、品行修養和審美追求。

王寵自正德庚午(1510)至嘉靖辛卯(1531),凡八次應試,均未中。在王寵周邊不達的友人中,有的選擇了放浪形骸,如祝允明、唐寅與陳淳;有的選擇了忍耐,如湯珍;有的選擇了隱居,如陸治。王寵選擇了隱居,潛心詩書,逍遙林下,二十年讀書石湖之上,講業楞伽山中。正如其《行書札》中云:「家中雖貧落,越溪風景日增日勝,望之如圖畫,獨此一事慰懷耳。」(上海博物館藏《王寵行書札》)書為心聲,自然地,王寵的這種「不激不厲」的心境折射到了在他的筆下——疏淡空靈而又逸筆草草。這種講究技巧而又自然流露的書法功力與蕭散洒脫的雅玩心態,正是他科考屢次應試不第,進而沉湎於書畫、寄情于山水的結果。

同時,王寵高潔的品行陶鑄了其書法疏淡的品格。王世貞在為王寵寫的《像贊》中稱其「善為雅言,不及猥鄙」,「且不以所學尚人,故人樂親附之」。王寵逝後,顧璘在懷念這位故友時說:「清夷廉曠,與物無競,人擬之黃叔度。尊官宿儒忘年友善,罔不樂其溫醇。」(顧璘《太學生王寵》)。文徵明與王寵雖為師生關係,且長王寵25歲,但文氏正是看重了王寵高潔的品行,折輩與交,成為頻繁郊遊、詩文酬唱的摯友。文徵明在為王寵撰寫的《墓誌》中稱頌他「君高朗明潔,砥節而履方,一切時世聲利之事,有所不屑。其志之所存,必有出於言語文字之上者。」真可謂知言。

王寵的生存環境和品行修養,合力促成了其審美心理與書法旨趣的養成。明代朱曰藩曾說:「雅宜書蘊藉秀媚,大概類其為人。」(《跋顧孝正所藏雅宜詩卷》),指出了其人品與書品的關係。王寵高蹈出塵的心態養就了他疏淡秀雅的藝術審美心理,正如他的詩歌,隨處可見的是對隱逸的企願和對富貴生活的不屑——他以層台緩步的用筆傳達給我們寧靜、優雅、孤高以及與俗世的距離感。

而王寵書法的「流宕」,明顯是受了當時時代書風特別是祝允明的影響。王寵與祝允明性情相投,交情深厚,雖然藝術主張不盡相同,但互相借鑒在所難免。祝允明在行草書上充分釋放個性,用筆和結構大開大合,充分展示了他瀟洒、奔放、熱烈的個性,一派流宕浩然之氣。與祝允明一樣,王寵在書法上有著自樹立的精神,雖然他有臨摹祝書的經歷,但並非亦步亦趨,而是著意於個人面目的鍛造。在他去世之前,還常常以指畫肚,因為「祝京兆(允明)許我書狎主齊盟,即死,何以見此老地下」。(王世貞《跋王雅宜書雜詠卷》)

王寵行草之所以與祝允明比較接近,是因為他不僅臨摹祝允明,而且與祝氏一樣,也取法李懷琳。王世懋曾洞察李懷琳與祝、王二人書法之關係:「吳人絕重李懷琳書,希哲(祝允明)書十九首古詩及王履吉(寵)晚年草法,皆從此出。祝書尤得其丰神;王草『欲』字、『強』字、『 窮』字等規仿,不易一筆,他古帖所無也。世人不睹懷琳書,安知二先生書法之自哉?文氏《停雲館帖》雖刻此書,而筆意失真,後得此冊,真宋搨本之精者,二先生心印始見矣。(王世懋《題李懷琳書嵇叔夜絕交書》)

因為王寵學習祝允明的書法,且二人皆學李懷琳,因此,王寵早期書風與祝允明作品風格最為接近。顧復在評價王寵晚年行草《白雀寺詩》時說:「如懷素,穎圓鋒正。開卷時以其為枝山卷,末款識則雅宜也。得享長年,豈讓枝山獨擅名當世哉!」儘管後來王寵隨著書法審美趣味的變化,追求疏淡秀雅的書風,並想極力擺脫祝允明、李懷琳的影響,但一直到後期,其書法的「流宕」之氣亦未能盡除。試將其《七絕二首》和祝允明的書法做一比較即可發現,該作用筆大幅度提按,字間牽絲引帶、體勢變化多端,隱約保留有祝氏書法「流宕」的典型特徵。

王世貞稱讚王寵晚年書法「雖結體小疏而天骨爛然,姿態橫出,有威風千仞之勢」。(《弇州山人稿》)可謂推崇有加。而王寵晚年書法作為流宕與疏淡的矛盾統一體,又何嘗不是其憤激與沖淡這一矛盾心境的外化呢?——現實人生與人格理想的分離與矛盾,使其內心雖有憤激,但又高蹈出塵,但在病痛和失敗的挫折下,他慢慢變得沖淡,成為一個溫和如玉、不激不厲的君子。然而,王寵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和他懷才不遇所流露出來的感慨與無奈,最終還是掩映在他矜持的文字中。他在《山中答湯子重書》中寫到:「山林之好,倍於儕輩,徜徉湖上,而忘返……頗耽文辭,登臨稍倦,則左圖右書,與古人晤語,縱不能解,片言會心,莞然獨笑,飢而食,飽而嬉,人生適意耳。須富貴何時,誠日夕私賀,恐後之不如今也,尚安望哉!」   在憤激與沖淡中,王寵寄情山水,含醺賦詩,靜心作字,度過了他平淡而短暫的一生……

王寵生活於弘治至嘉靖年間,這時正是吳門地區書法創作鼎盛時期,他雖是祝允明、文徵明的後輩,卻與他們並稱為吳中三家。精小楷,尤善行草。其書法初摹虞世南、王獻之,後稍出己意,行書和草書一反明代放浪不羈的風格,運筆速度較慢,比較注意點畫得失,以沉著的筆觸從容書寫,形成一種古拙典雅的風格,巧中寓拙,婉綽而疏逸。別具一種沉靜的風神,在明代別樹一幟。小楷受鍾繇、王獻之等人的影響,用筆圓轉、淳厚,結構上竭力避免筆畫的交疊,在古樸中見空靈。他的楷書初學虞世南、智永,行書師法王獻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風格,以拙取巧,婉麗遒逸,疏秀有致。王寵追求的是一種疏宕雅拙的韻味,以韻寫拙,而又「拙中見秀」、「拙中見雅」。王寵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詩文在當時聲譽很高,其中尤以書法最為知著,他諸體皆能,以小楷、行、草最為擅長,取法魏晉,浸淫於鍾、王,道正功深,書風趨於端莊古雅,在吳門諸子中,他的書法之趣味尤高,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於法度之內,他的筆下無狂怪之病,點畫、結體皆有來處,心境曠達而使字勢開闊正大,無瑣小習氣。他的小楷取法鍾繇,沖和於二王而於古雅中見清淡;草、行法《十七帖》、《聖教序》等而形神兼備。在書法史上學王右軍傑出者米芾、趙孟頫之外就數他和王鐸,而且各有所長;米得王之迅疾,趙得王之端正,王鐸得王之雄厚,王寵得王之蕭散。就氣韻言,王寵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圓融,更進一步。

《三吳楷法跋》稱其正書:「始學虞世南、智永、行書法大令王獻之,晚節稍出已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麗遒遠,奕奕動人,為時所趣,幾奪京兆(祝允明)價。」明代著名書論家王世貞他在《三吳楷法十冊》跋中認為王寵所書的《琴操》:「兼正行體,意態古雅,風韻遒逸,所謂大巧若拙,書家之上乘也。」《四友離書論》:「衡山(文徵明)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於大令(王獻之),兼之人品高曠,故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之上。」當時與祝允明、文徵明齊名。王寵的書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字裡行間透出的那份空靈、舒朗,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適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曠的人品,而絕非才力、技巧所能展現。王寵四十歲即離開人世,許多人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慨嘆命運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創作更完善的書法。也許並不算是書史上的大名家,但他疏朗、潔凈、無一絲塵俗之氣的書法與清純的心靈,也足以令人永遠對他喜愛與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書苑 的精彩文章:

趙佶字畫《瑞鶴圖》
硬筆常用字配套字帖5連載

TAG:京師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