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陸地神仙:宋有張三丰、元有張三丰、明清還有張三丰,他活了多久

陸地神仙:宋有張三丰、元有張三丰、明清還有張三丰,他活了多久

提起武當道人張三丰,很多人都會想到在武俠小說里頻頻出現,那個白髮飄飄,神功蓋世的「老神仙」形象,其實張三丰不只是在武俠書中出現,在史書中同樣有關於他的記載。據《明史·列傳》記載,張三丰原名張君寶,出生於公元1247年,卒於公元1464年,享年218歲。但是這並不嚴謹,各種跡象表明:宋、元、明、清4朝都曾有張三丰的記載,他到底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名君寶,字元元,武當開山祖師、道家內丹祖師、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鍊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正史記載,張三丰出生於宋理宗淳祐七年,年少時曾以科舉步入仕途,因看不慣官場險惡,於1280年辭官修道,拜火龍真人賈得升為師,得丹訣神功。道成之後,張三丰四處遊歷。傳說隋唐以後靈氣稀薄,他是僅有的幾個位列仙班的大人物之一。

傳說張三丰長相十分不凡,招風耳、大眼睛,「龜形鶴骨、須髯如戟」,頭梳抓髻,手握方尺。無論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四處遊逛,被人送了一個外號「張邋遢」。張三丰日啖一斗米,或幾日不食,甚至好幾月不粘油米,道家「辟穀」的本事可見一斑。張三丰喜歡在窮山僻野出沒,也在繁華都市遊玩,興之所至,隨遇而安。

《道藏輯要》上記載:元朝至正(1341年-1368年)初年,張三丰返回了老家遼東懿州(今遼寧阜新)掃墓,此時的他已經是百歲老人,但是依舊精神煥發,絲毫不顯老態。期間他曾到處尋訪親友,卻發現他們大多都已經去世了。

至正十九年九月二十,張三丰以陽神出遊,肉身久久不動,弟子楊軌山以為師父已經羽化而去,將他置棺收殮。眼看就要被埋葬,張三丰陽神回歸,棺材裡隨即傳來聲音,弟子們打開棺材,發現他「復活」了。弟子楊軌山驚喜交加,跪在張三丰腳下哭泣不已,張三丰被楊軌山的樸實和孝心感動,帶著他隱入山林,遊歷四方。

元朝屢施暴政盡失民心,元末天下義軍四起。張三丰雲遊到了武當山,當時武當山久經戰火,道觀被毀,一片殘桓斷檐,瓦爍遍地,荒涼無比,張三丰卻斷言「此山異日必大興」。於是帶領弟子們清理廢墟,重建道觀。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龍,盧秋雲住在南岩,劉古泉、楊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則在展旗峰北設觀,名為遇真宮,又在黃土城建屋,名曰會仙館,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道教從宋末元初開始逐漸分為正一教和全真教一南一北兩大派,正一教為道教符籙各派總稱,崇拜神仙,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而全真教則重於自我道德的修養和功行。到了元末明初兩派又有交流融合的趨勢,其中張三丰的武當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朝君主崇尚道教,也因此愈發重視張三丰,再加上張三丰延壽有道,成了歷代君王爭相追逐的對象。

洪武十七年,信奉道教的朱元璋派遣使者來到武當,許以高官厚祿,請張三丰進宮面聖,張三丰婉拒。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再派使者相請,依然被張三丰婉拒。張三丰不堪其擾,「洪武庚午(1390年),拂袖長往,不知所在」,張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裡。朱元璋不死心,明朝朝野上下也掀起了一個尋找張三丰的熱潮。此時,張三丰已經140餘歲。

每當天下各地有張三丰的消息傳來,朱元璋都立刻派使者前往,山東、四川、福建、雲南等地跑了個遍,不過朱元璋到死也沒見到張三丰。到了明成祖永樂帝朱棣時期,武當山更受推崇。朱棣大手一揮,調集三十餘萬能工巧匠,先後歷經十年,為武當山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等龐大建築,崇道之心,不言而喻。

1418年春,朱棣親自駕臨武當,拜望張三丰,結果張三丰還是老一套,不在!朱棣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顏面掃地的永樂大帝勃然大怒,命令手下胡廣去尋找張三丰,若找不到,死!張三丰無奈,在武當山安撫驚恐的胡廣,並去皇宮跟朱棣見了一面,給明成祖吟唱了一曲名為「訪道求玄,走盡天涯」的道教仙歌,然後便飛身離去。此時,張三丰已經170餘歲。

後來的明朝歷代帝王都曾追尋張三丰的足跡,但是全都無緣得見。1723年,此時已經是清朝雍正年間,居然又傳出了張三丰的消息,「有汪夢九者,遇三豐真人,多示其教。」不過應該不可信,按時間算,張三丰此時已經470餘歲,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人類的極限,若還是活著,也太過玄幻了些。據《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先生考證,張三丰卒年應在明代天順年間,其壽約為200餘歲。

張三丰道法玄奇,壽高命長,歷代帝王也因此極力追尋他,給他上了一遍又一遍的封號:「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等等,只不過張三丰隱居世外不願出山,只有《玄機直講》、《打坐歌》、《玄要篇》、《無根樹》等丹詞傳世,為後代奉道者所推崇,其中二十四首《無根樹》丹詞最受人稱道。

至於太極拳和太極劍到底是不是張三丰創立?已經無法從史料中找到答案,據傳太極系列是張三丰是從道家技擊之法——「八段錦」創立而來的。但是,那時候的內家拳是身教口授,沒有相關的資料傳世,無法考證張三丰所創拳法究竟是什麼樣兒。但是據很多歷史學家考證,太極系列應該是張三丰創立,後世楊、陳等流派只是一脈分支罷了。

(參考資料:《中國道教 》、《明史》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看看康熙這句話就明白,道光為何「不敢」死後入太廟,咸豐汗顏!
張飛、關羽的兒子都為蜀漢征戰沙場,為啥不見趙雲的兒子?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