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被情感綁架毀掉的中國孩子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被情感綁架毀掉的中國孩子

-01-

侄子正面臨小升初,突然說不上學了,要去打工。

表哥指著侄子大罵:

我每天累死累活買學區房,就是希望你好好學習、出人頭地,你就這樣報答我?

你媽為了照顧你,好好的工作都辭了,你怎麼就不知道心疼她?

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你怎麼對得起我們?

嫂子也在一邊抹淚:

爸爸媽媽砸鍋賣鐵也要供你上最好的學校,你這麼小就不上了,媽媽活著還有什麼指望?

侄子也哭了,我把他拉到一邊,耐心詢問後才知道:他考試不理想,表哥罵他「白吃飯」、「白瞎老子的錢」,他這才賭氣說不上學。

我不上學,就不用花他們的錢了,也就不欠他們了。

文 | 李核桃

聽完侄子的話,我的心揪起來了。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表哥和嫂子絕非有意讓孩子有「虧欠」感。

為了逼孩子就範,他們不自覺地利用了孩子對父母的感情,試圖感動孩子「迷途知返」,卻不知孩子聽了之後會有這樣的錯覺:

父母過得這麼慘,都是我造成的。

為了終止父母的不幸,他們不免違心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但卻是父母所期望的事,自己內心無法宣洩的挫敗感,便會以一種扭曲的方式呈現出來。

「都是為了你」,這是一種以愛之名的「情感綁架」。

-02-

被情感綁架的孩子,只有兩條路:

努力「回報」,活得沉重無比

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放學後》中,讀4年級的女孩吳歡芮就是一個活得無比沉重的孩子。

吳歡芮的媽媽是一個印刷廠工人,工作很辛苦。她不想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就逼著孩子努力學習。

吳歡芮已經是全校前三名了,她逼著孩子考第一,得個B 就急。

吳歡芮喜歡舞蹈,她逼著孩子練到最好。為了不耽誤時間,還要求吳歡芮一邊壓腿一邊看書。

吳歡芮稍有反抗,她就開始「倒苦水」:

媽媽一天上班,辛辛苦苦的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供你,讓你有出息。

吳歡芮爸爸雖然對孩子比較寬容,但同樣用情感施壓:

吳歡芮煩不勝煩,帶著哭腔喊出了自己的不滿:

你如果再這樣逼我,也許我真的會反呢?

最後媽媽竟然真的離家出走了,媽媽的出走讓吳歡芮留下了內疚的眼淚,對著鏡頭表示以後會好好學習。

媽媽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我好心疼這個孩子,整個晚上,只有媽媽不在場時露出過一次笑臉,其餘所有時間都一副委屈壓抑的樣子。

這樣的孩子將來也很難開心,因為她一生都在為父母而活。

為了回報父母的「厚愛」,她只能放棄自我,小心翼翼的活,不敢有任何行差踏錯。

逆反,親子感情很糟

不是所有孩子都願意承受對父母的「虧欠」。反覆向孩子「倒苦水」,很可能將孩子逼向另一個極端。

電影《伯德小姐》中的伯德,終日被媽媽抱怨,忍無可忍之下對媽媽說:

你說吧,養我到底花多少錢?我長大會賺很多錢,開一張支票還你錢,再也不用跟你說一句話。

父母對孩子的愛,在孩子眼裡成了赤裸裸的金錢往來,親情不復存在。

不是孩子不懂得感恩,而是此時父母的愛於他來說成了一種情感控制的籌碼。

為了擺脫控制,他才對這場「交易」明算賬。

-03-

被情感綁架的孩子,即使願意聽父母的,但也不一定能做得好。

因為越想「報恩」,可能情況會越糟。

電視劇《最好的我們》中的余淮,一遇到重大考試就發揮失常。

媽媽對他說:

我這都為了誰呀?看看我這身衣服!我穿了多少年了。我難道不想穿一件新衣服嗎?你爸爸一個人在非洲,那麼多年了,辛辛苦苦地幹活。

我們活著是為了誰!不都是為了你嗎?

「全家都為你做出了犧牲。」這就是媽媽的中心意思。

為了「回報」這種犧牲,余淮負重上考場,一到重大考試就焦慮,越緊張越考不好。

到底是因為先有了過錯才有內疚?還是因為先有負罪感才焦慮犯錯?

無以為報的焦慮已經融入孩子的血脈,他再也不能輕鬆上陣。

就像心理學效應「墨菲定律」一樣,你越擔心某種情況發生,它就越可能發生。你越想把一件事做好,它就可能越做不好。

-04-

怎樣正確向孩子傳達你的期許?

這的確很難,尤其是希望孩子可以做得更好時。

不要對孩子進行情緒性評判

不要再對孩子說類似這樣的話:

我為你付出這麼多……

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

如果當初不是為了你,我就……

這些話只傳達了一個意思:我對你這麼好,你卻如何如何。

而聽到這些話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只會陷入內疚、自責中。

貴州安順一名8歲的女孩,因為沒完成寒假作業擔心被罵,離家出走了。

女孩的父親是一位外賣小哥,他看到被警察送回家女兒,痛心地說:

現在整個公司沒誰有你爹這麼苦。我就想著我苦兩年,讓你們好過點。

一句「現在公司沒有誰有我苦」,就成功把孩子不寫作業的問題,變成了不懂事,不孝順父母。

孩子的問題適合就事論事,用最簡捷的語言指出錯誤所在,而後指明正確方向,不要動輒上升到道德高度,讓孩子背負愧疚前行。

孩子沒寫完作業,就問孩子為何沒寫完,不會寫還是不想寫。然後輔導、教育孩子把作業寫好即可。

鼓勵孩子,讓孩子做得更好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希望孩子做得更好,最好的方法不是打擊責罵,也不是刻意感動,而是鼓勵。

泰國一個公益短片中,一個男孩的足球基礎不好,頭槌技術基本為零。

媽媽沒有指責孩子不努力,也沒有「倒苦水」逼孩子努力。

而是鼓勵他說:「教練誇你很努力,你以前不會用頭去頂球,現在時不時能做到了呢,再努力一點點哦!

男孩開心笑了,吃過飯就跑去練球了。

球場上,男孩跑不快,遠遠落後其他人。

他沮喪地對媽媽說:「我追不上其他人。」

媽媽說:「沒關係,努力去超過你前面的那個人就可以了。」

最後,在媽媽的鼓勵下,男孩拼勁全力,以一個漂亮的頭槌贏得全場。

教育學者尹建莉說:

在習慣養成中,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相反,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鼓勵就是一個激發孩子主動性和成就感動的方法。

與其逼孩子向他人看齊,不如鼓勵孩子挑戰自己。

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

榮格說:「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父母不能將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更不能為了孩子盲目犧牲自己,背負著父母犧牲的孩子也不會快樂。

上海的冬天又冷又潮濕,Papi醬買了一個取暖器,感覺很好,就讓媽媽用。

可媽媽每次都說不冷,堅持不用。

有一次Papi醬突然回家,發現取暖器在媽媽房間,她正在偷偷用。

媽媽看她回來了,馬上拔電源,送去Papi醬房間。

Papi醬提出再買一個,兩個房間各放一個,媽媽卻再以「我不冷」為由拒絕了,這讓她很不舒服。

Papi醬說:「希望父母把更多的時間、金錢、愛給你們自己,在愛子女的同時更愛你們自己。」

父母經常對子女說:「你過好了,我心裡就踏實了。」

孩子其實也希望看到父母幸福的樣子。父母過得幸福,孩子才會安心。

父母若將自己的一切都寄託於孩子身上,完全失去自我,這不但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對孩子也是一種壓力。

如何過好這一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示範。

父母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孩子才會踩著父輩的腳印,步步跟隨。

-End-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專門研發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跟著青欖學古文》音頻節目正在熱播,內容涵蓋1-9年級語文教材的古文篇目,每天10分鐘,幫孩子解決學古文難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岳雲鵬凌晨為1首歌失眠:每個聽哭的人,都有故事……
4分鐘順產視頻曝光:生孩子,是每個媽媽的生死劫!

TAG:育兒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