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開發出一款量子晶元,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開發出一款量子晶元,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不論是谷歌、阿里巴巴還是各國研究機構,目前世界領先的科技企業和研究機構,都在競相建造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它的出現也將徹底顛覆現有的加密手段,令所有的數字信息面臨危險。而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就一路絕塵,令其他國家只能在後面吃灰。

說起量子技術,就不得不提起被西方稱為「中國量子之父」的潘建偉教授,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量子通信幹線,畢竟能應對量子計算機破譯能力的,就只有依賴於物理世界對相同概念的量子加密了。依賴於潘建偉教授的研究成果,中國在量子加密技術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彎道超車般的領先。

就在近日,新華社發表報道稱,由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組成的聯合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元,同時其還實現了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中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這一成果也被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據記者表示,在大小約為1平方厘米的超導量子比特晶元,20個量子比特均勻分布於中心諧振腔的周邊,猶如由中心樞紐貫通的各個支路。這也是聯合團隊的第四代電路設計方案,所有量子比特都能與周邊的同類進行直接「溝通」,從事實現全局糾纏。而全局糾纏就是檢驗操縱是否成功的標誌。

據悉,在實驗室控制條件下,研究人員只花了短短187納秒(人眨一下眼的百萬分之一時間),就捕捉到了20個人造原子從「起跑」時的相干態,最終形成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狀態的糾纏態。最後令這個20個量子比特實現全局糾纏態,這也標誌著這些量子比特能被我們真正調動起來。

通過相關報道我們可以知道,量子比特數是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有研究認為,當量子比特數達到50個以上時,就能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展現超越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而這也是量子計算機能實現的理論基礎。這也意味著,除了在量子加密技術上,我們取得不錯的成績之外,量子計算方面中國同樣在世界上保持領先。

美國專家就稱驚嘆於中國在量子加密技術方面的領先,他曾對美國發出過警告,「如果再等上5或者10年再投入進去,那就來不及太晚了。」結果現在中國已經不止在量子加密技術上遙遙領先,同時中國也成為離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最近的國家,中國率先實現超越超算,現在就只差登臨絕頂最關鍵的一步。

對此有專家表示,中國作為較早進入這一領域的國家,沒有哪個國家在這一方面超越中國,同時在這項技術上,中國受到的來自外界的干擾和影響會更小,這也意味著,中國在量子技術的發展上,已經無人可擋。(智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號哨所 的精彩文章:

尷尬事突然發生,F22被「活捉」之後,越南人給出了有趣的評價
中船重工再獲訂單,又一南亞國家找到中國,求我國提供技術造軍艦

TAG:一號哨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