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128天

1

被誇50天,竟然會變漂亮

「你的眼鏡很可愛。」

「黑色的頭髮和紅色的鏡框很般配呢。」

「你的笑容很可愛。」

如果有人不斷地這麼誇獎你,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日本之前就有個綜藝節目,記錄了一個女孩被誇獎50天後的變化。

起初,這位相貌平平、不太自信的女孩,出門時總是帶著口罩。

但在每天的誇獎里,女孩開始悄悄地發生了改變:

起先,她開始收拾自己雜亂的房間、不再帶著口罩出門,後面慢慢開始學習化妝、打扮自己,改變形象,展現自信笑容。

人們驚訝地發現,女孩在沒有整形,也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變得眼睛明亮,笑容燦爛,五官更加玲瓏精緻,氣質上也顯得更加自信,完全像換了一個人。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這50天的驚人變化,不禁讓人感嘆:誇獎的力量,真的了不起。

2

植物也能被活生生罵枯萎

想到去年看到的一個實驗:《人類言語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這個實驗剛開始並不起眼,但實驗的結果,卻震驚了全世界...…

實驗發生在阿聯酋的宜家。他們在自己店裡挑了兩株,長得差不多的植物盆栽。

將植物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一所學校里。

在同樣的環境里,每天給它們施一樣的肥,澆一樣的水,曬太陽也是同進同出。

唯一不同的是,這兩株盆栽每天接受的「問候」不太一樣。

左邊的盆栽標註著「這株植物被霸凌」;右邊的則標註了「這株植物被褒獎」。

實驗者找了很多學生,提前錄好音,然後把音頻在植物「耳邊」循環播放。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被罵的盆栽每天都會聽到這樣的話:


「你就是個廢物,你一無是處!」

「你長得一點都不綠!」

「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

「你一點都不招人喜歡,要你有什麼用!」

相反,被誇的盆栽聽到的都是:


「我喜歡你做自己的樣子」

「一見你我就特開心」

「你真的很美!」

「這個世界因你而改變」

「你好棒啊!」

一邊是語言暴力的侮辱,一邊是暖心的讚美和誇獎,就這樣,這個實驗持續進行了30天。

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左邊那盆被「語言暴力」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被罵「枯」了。

而右邊那株每天誇獎的那株,則依然長得好好的、綠油油的。

我們雖然無法明確解釋這其中的原理,也沒有明確的依據,但依然可以給我一些啟示。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人性的弱點》里也曾提到:


聞名遐邇的心理學家史金勒通過動物實驗證明:

因好行為受到獎賞的動物, 其學習速度快,持續時間也更久;因壞行為而受處罰的動物,則不論速度或持續力都比較差。

研究顯示,這個原則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樣的結果。

批評不但不會改變事實,反而只會招致憤恨

電影《搜索》里高圓圓飾演的藍秋,就是因為語言暴力而不堪心理重負,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語言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覷。

3

我們都可能成為,語言暴力的始作俑者

語言暴力的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比如前段時間的一個報道:一位女生被班主任足足辱罵半年,讓她覺得學校就像地獄。

女生被誇50天變漂亮:你的話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語言暴力的受害者,但也可能是語言暴力的始作俑者。

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很弱小,我們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時刻警惕,不要成為語言暴力的幫凶。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254:非暴力溝通》中提到:

那些無心或有意的暴力溝通方式,有時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讓人痛苦。它會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閡甚至敵視。

古語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暴力給人帶來的創傷,遠比很多人想像的更深。

有些時候我們無意中產生語言暴力的原因,是在溝通過程中,常常沒有區分清楚這3組內容:

①觀察和評論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很多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想要評論別人,而不自知。

非暴力溝通要求我們區分觀察和評論。觀察應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只說出你看到的,而非是判斷或評估。

比如說,「你脾氣很暴躁」是評論,而「你今天發了三次脾氣了」就是比較具體的觀察。

②感受和想法

我們要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而非想法。例如:

「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

這個句子中,我評價自己吉他彈得不好,是想法,而沒有表達感受。

「作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鬱悶、苦惱)。」

這個句子,表達了認為自己吉他彈得不好時,我的心理感受。

當我們說「我覺得」時,常常並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

③請求和命令

如果請求未能得到滿足,提出請求的人批評和指責對方,或者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那麼這就是命令。

比如說,A對他的朋友B說:「我跟孤單,你今晚能陪我聊聊嗎?」B回答說:「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

此時,如果A接著說:「你這人怎麼這樣,真自私!」那麼,他的提議實際上是命令,因為他並沒有重視B休息的需要,而開始指責他。

我們不妨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不要讓自己在無意中形成了語言暴力;也不要讓任何人,成為語言暴力的犧牲品。

4

曾經有位詩人談及言語的力量,她說:

言辭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彈,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的生命領域。

我們雖看不見言辭,它們卻成為一種能量,充滿在房間、家庭、環境和我們心裡。

《聖經》里也說:

不去論斷人,你就不會被論斷;不去定別人的罪,你就不會被定罪;選擇寬恕,你才能獲得別人的寬恕。

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請讓你口中的言語,不要再成為扎在對方身上的利刃

去用最美好的語言,正確的溝通方式,陪伴對方成為一個更棒的人。

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43歲的大S讓我明白:女人最重要的從來不是臉
擺脫平庸的關鍵,在於能否充分利用你的天賦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