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湘雲的叔叔陞官,為何還說史家「敗落」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史湘雲的叔叔陞官,為何還說史家「敗落」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紅樓夢》里,四大家族「賈、史、王、薛」四家,都無一不是逐漸衰敗的趨勢。尤其裡面的「史家」,本是賈母的娘家,可是在第32回的時候,作者就直接說出「史家開始敗落」。

在第41回的時候卻有這麼一處:

「當下安插既定,誰知保齡侯史鼐又遷委了外省大員,不日要帶家眷去上任」。

按說,一個世家的衰敗,跡象是有很多的。但史湘雲的叔叔「保齡侯史鼐」,既然保不住史家的衰敗,但為何自己卻可以陞官呢?要知道,「外省大員」可不是一般的外官,即使不是什麼督撫之類的一把手,估計也是某個衙門的負責人。

而史家本來就有勛爵在身,最怕的就是沒有實權。如今史鼐外放,正是如虎添翼、重振史家的大好時機,為何卻成了史家的衰敗之徵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之所以有這種相悖的「誤覺」,其實是用現代人的觀點考慮古人而已。

首先,史家既然能成為「四大家族」之一,即使衰敗,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時半會也是倒不了的。你看史湘雲不是在家還得做針線活么?這顯然也是史家的一種「自救」。世家子弟最怕的就是坐吃山空,如今從子女的教育做起,也算是苟延殘喘。

此外,史鼐外放,並沒有說明具體的職位。要是像王子騰那般「九省巡查」實職,只要史鼐經營得好,史家也還是有振興之日的。如果只是一般的督撫衙門官員,雖然可以延緩史家衰敗的勢頭,但畢竟不足以力挽狂瀾。

再說了,四大家族的衰敗,並非是政治資本的衰敗。包括史家在內,世襲的勛爵都還在身,政治上並沒有多少阻力。主要的原因還是自身的勢力上,一來沒有實職、重職官員撐腰,二來自身經營不善,經濟上捉襟見肘,這才是四大家族衰敗的根本原因。

比如賈府,作為長房的寧國府,沒有一個出任實職的人,所以風頭才被榮國府這邊完全掩蓋,基本成了榮國府的附庸。還不就是賈政勉強有一個學政的官職?

而且,通過賈府的衰敗,我們也足可應證史家的原因。

賈府的衰敗,也是在《紅樓夢》一開篇,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得清清楚楚了。但賈府的政治勢力卻一點也沒有減弱。到了元春封妃的時候,甚至還成了賈府的「巔峰全盛」時期。

但即便這樣,當經濟基礎不足以支撐政治建築時,賈府的衰敗就不可阻擋了。尤其為了迎接元春省親,大事鋪張修建大觀園,風光確實一時無二,卻也加速了賈府的衰敗。

因為沒有錢啊,怎麼能維持住表面的風光?那些都是錢撐起來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史家的衰敗,肯定是早有徵兆的。史鼐外放,就相當於病人的「迴光返照」。或許,也算是沾了元春的光。

我們知道,元春封妃之後,一時的恩澤無二,這後宮妃子得到皇帝的恩寵,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給娘家大力支持。歷史上,「外戚」的崛起,不都是前車之鑒嗎。

或許,作為賈母史老太君的娘家,史家在元春封妃之後,也是有所動作的。

元春自幼在賈母身邊長大,對祖母的說話自然言聽計從。於是,在皇帝耳邊給史家說幾句好話,史鼐也就謀得了一個外省的職位了。

別以為元春和史家似乎關係不大,我們要知道,賈府風光的時候,連賈雨村這種不沾邊的人都可以施以援手,何況賈母的娘家侄子史鼐呢?

因此,史湘雲的叔叔史鼐能外放做官,和史家衰敗的大勢並不相悖,流水還有回頭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百病生於氣」,氣亂則心亂,如何以靜養「氣」?
《紅樓夢》里最幸福的姑娘,和她比起來,黛玉活在活在水深火熱中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