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自立,難道對於他而言,自立真是最好選擇嗎?

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自立,難道對於他而言,自立真是最好選擇嗎?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跟隨劉邦平定天下,功勞顯赫,被認為是「國士無雙」。

漢朝建立以後,劉邦忙於平定各路諸侯造反。漢十年(前197年),劉邦親率大軍去平定陳豨造反,韓信託病沒有隨從。有人向呂向密告韓信要謀反,呂后和蕭何將韓信騙到長樂宮殺死,韓信臨死之前高呼:「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原來,當年韓信佔領齊國,打敗項羽手下猛將龍且,項羽恐慌,派說客武涉前去遊說韓信反漢與楚聯合,稱王齊地,三分天下。當時韓信手下的謀士蒯通也勸韓信自立,但韓信並沒有聽取蒯通的建議,而是以漢王劉邦對他有恩為由拒絕自立為王。

再聯想到韓信死前的話,這不免讓人覺得對於韓信而言,早知道要被呂后所殺,還不如當初就聽從蒯通之言,自立為王,與劉邦、項羽爭奪天下。

不過小編認為,如果韓信自立為王三分天下的話,將來還是會敗在劉邦手下,天下仍歸劉邦。理由如下:

1.劉邦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有領導力,而這正是韓信缺乏的。很多人都說劉邦很流氓,其實並非如此,劉邦起於微末,卻能聚攏一批優秀的人才,跟隨他征戰天下,包括張良、蕭何、曹參、周勃等,這是劉邦能夠得天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韓信滅魏、趙、燕、齊,體現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能,但手下卻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唯有李左車、蒯通兩個以謀略見長的謀士,這顯然是不足以爭天下的。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就曾經說過:「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顯然在石勒看來,劉邦是個得天下之人,韓信、彭越是比不上的。

2.韓信不佔大義。雖然有蕭何的推薦,但劉邦提拔韓信於微末,直接任命韓信為大將軍,這不僅是對蕭何和韓信的信任,更是表現是劉邦的魄力,如今韓信卻要謀反自立,這是忘恩負義。古人是很注意信譽的,楚漢之爭時很多諸侯王都曾經背叛,但這些諸侯王后來都死了。如果韓信當時自立,將失大義,名不正言不順,不被天下人所支持。

3.韓信手下將領和軍隊不一定會支持。其實在歷史上對韓信忠誠的有名有姓的將領幾乎沒有,有名有姓的都是早期跟隨劉邦的人,暫歸韓信統領而已,這些人是不會跟韓信的,例如曹參、灌嬰等當時都在韓信手下聽命,曹參和灌嬰早在劉邦起兵時就跟隨劉邦了,對劉邦忠心耿耿,豈是韓信能拉攏的?

曹參和灌嬰跟隨韓信征戰,功勞不比韓信小,只不過位在韓信之下,光芒被韓信掩蓋。《史記》對韓信的事迹的記載過於詳細,有吹捧之意,後人讀起來津津樂道,感嘆韓信的才能和功能,曹參、灌嬰等就被忽視了,似乎所有的功勞都是韓信的,曹參、灌嬰只是打醬油而已,其實並非如此。

韓信軍中沒有親信將領,就像被架空一樣,劉邦嫡系將領可以聽從韓信的指揮征戰,但韓信謀反的話這些人可不會跟從,曹參、灌嬰兩人就能直接拉走韓信一半的人馬,韓信的大軍瞬間崩潰了。

韓信手下的軍隊除了劉邦的嫡系精銳之外,其他軍隊都是在趙燕齊臨時整編的,訓練不足,戰鬥力一般,與劉邦和項羽的嫡系軍隊相比,戰鬥力不足

4.劉邦有穩定的大後方,韓信和項羽都沒有。劉邦佔領蜀地和漢中,在蕭何的運作之下,後方的糧食補給源源不斷地運輸到前線,支撐前線作戰,這是劉邦戰勝項羽的主要原因,這是蕭何被評為第一功臣的原因。

古代戰爭中,後勤補給是很重要的。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看看項羽被彭越騷擾糧道後的表現就知道了。

韓信自立之後,燕趙之地已歸屬劉邦,齊國則是四戰之地,沒有大後方,韓信困難重重。

5.韓信缺乏政治才能。從歷史後續的事情來看,韓信雖有軍事才能,缺乏政治眼光。這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首先是個政治人才,其次才是軍事人才。只會玩軍事的人,是得不了天下的。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如果韓信自立為王,雖一時得逞,但終究免不了敗亡。

當然,韓信沒有自立,結果也是在漢朝建立後被殺。所以在後人看來,反正會被殺,還不如當初自立,其實這是事後諸葛的看法而已。

但如果站在韓信的角度上看這個問題,當武涉前來面見韓信時,顯然韓信拒絕自立是更好的選擇。而韓信的錯誤是在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之後,又做了些錯誤的事情,導致他和劉邦的關係越來越遠,這是當時的他無法預料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四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各路諸侯討伐董卓,結果打敗董卓了嗎?

TAG:老四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