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的蘭州城池:南城門車水馬龍,黃河岸邊風景如畫
文史
08-11
蘭州,在古代叫「金城」,是黃河上游的一座古城。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並創造了黃河上游燦爛的馬家窯文化。而清朝晚期的黃河岸邊,更是風景如畫。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圖為100年前的清朝時期,一位貴婦騎著毛驢,在黃河岸邊行走欣賞風景。
蘭州握橋又稱卧橋,在蘭州城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代兩次重建,曾是溝通城關地區與七里河地區的主要通道。
這是清朝時期的蘭州南城門。南城門修建的非常別緻,門洞建樓三層。在三樓上,高高懸掛著清朝道光年間陝甘總督那彥成所書的「萬里金湯」的巨大牌匾。每天,南城門車水馬龍,十分熱鬧。
當時的老百姓都比較窮困,但十分彪悍。
圖為一大戶人家的祠堂。修築祠堂,是當時很多有錢人家必做的工作之一。祠堂除了祭祀祖宗外,還可以辦理各種宴席,也是家族商議重要事項的場所。
圖為一大戶人家的太太。蘭州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經濟重鎮,像這樣的大戶人家很多。
清朝晚期蘭州街頭賣字畫的小攤販。
趕馬車的車夫。
站在黃河岸邊看蘭州城,遠處的山脈清晰可見,但十分荒涼。這些照片拍攝於清朝晚期,距今已經100多年了。


TAG:客多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