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順產和剖宮產,哪種分娩方式更容易女性患上尿失禁?

順產和剖宮產,哪種分娩方式更容易女性患上尿失禁?

很多產婦生完孩子,都面臨一個尷尬事,就是:稍微咳嗽,發現自己憋不住尿。還有的在外邊走路,等紅綠燈,也控制不住要小便,每天上班都要多帶幾條內褲,苦不堪言。

產後尿失禁的主要癥狀包括: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大哭大笑、上樓梯或提舉重物時,尿液不自主從尿道口流出,嚴重者直立、行路時即可發生。不時伴有尿頻、尿急癥狀。

產後尿失禁的發生,是女性分娩引起的。那麼,分娩方式和尿失禁的發生有關係嗎?在一些孕婦心中,總認為,尿失禁和剖宮產有關,剖宮產是手術,對身體會損傷。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真是冤枉剖宮產了。

我國曾做過一項探討妊娠和分娩方式以及與分娩有關的不同產科因素對產後尿失禁發生率的影響。結論是這樣的:

在調查的368例產婦中,有51人(13.86%)在產後42天內至少1次出現尿失禁癥狀。

剖宮產、陰道順產、產鉗助產的尿失禁發生率分別為4.22%、19.34%、42.86%,產鉗助產分別與其它兩組之間有極顯著性差異,陰道順產組的產後尿失禁發生率也明顯高於剖宮產組。

由此可以看出,產鉗助產,最容易導致尿失禁的發生,其次是順產。而剖宮產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顯著降低產後42天內尿失禁的發生率。

順產產婦為什麼容易患上尿失禁呢?表面上看,順產什麼損傷都沒有,但是,實際上,產婦在生孩子的過程中,胎兒在經過產道時,盆底韌帶和肌肉已經產生了過度伸張,或多或少的損傷了盆底軟組織。如果在產後,沒有休息好,盆底組織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就會一直鬆弛,導致尿道膨出,膀胱頸下降,尿道上段失去了緊張度而變為漏斗形,尿道相對變短而寬,影響了尿道外括約肌的功能,出現了尿失禁的癥狀。

特別是如果出現難產,分娩時間過長,胎兒先露部位對盆底韌帶及肌肉的過度擴張,胎兒壓迫膀胱過久,致使膀胱被壓處成瘺。而難產的時候,多數情況下,為了讓胎兒儘快降生,醫生會使用產鉗等助產包括臀位牽引、胎頭吸引器等,可直接損傷盆底軟組織,影響復舊可致尿道膨出,盆底軟組織鬆弛,或有會陰切開裂傷等。此外,對於經產婦來說,張力性尿失禁可隨著產次增多而加重,增加尿失禁的發生率。

產後尿失禁癥狀如果比較輕,可以進行一些產後盆底肌肉訓練。一般產後尿失禁經過盆地康復訓練後,多可在三個月內復原。若沒有改善的話,還是要找婦產科或是泌尿科醫生作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的精彩文章:

產房裡,助產士做的這種「不雅姿勢」,為什麼卻是救命一招
一根頭髮測兒童的微量元素,為什麼說不靠譜?

TAG: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