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每日說名畫:現代藝術轉變時期的作品,是神學院的圍牆還是新世代的預言?

每日說名畫:現代藝術轉變時期的作品,是神學院的圍牆還是新世代的預言?

神學院的圍牆

約翰·梅爾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

布面油畫(Canvas oil painting)

尺寸:61×85.1厘米;年代:1889年

歷史和神話

作品賞析

斯特拉德威克一直追隨伯恩·瓊斯,以歷史和神話題材進行創作。

《神學院的圍牆》是畫家的「發憤」之作,因為當時有人指責他只會簡單地複製歷史題材,不會進行所謂「真正的」創作。

儘管這幅畫具有拉斐爾前派作品的主要特點,即風格粗獷、多刺激性、少裝飾性,而且又沒有明確的歷史或地域界限。

它還是留給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體現了斯特拉德威克對神話世界強大的感知力。

畫家

介紹

從19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英國人的審美取向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原因就是畫家們用抽象的手法繪製充滿潛意識的作品,用它們操控觀眾,在他們中間喚起各種不同的心理反映。

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流派的畫家們搞了一個持續不斷的相互交流思想的串聯活動。

作品展出後,喬治·肖伯納在《藝術月報》上發表文章,對這幅畫的意境作了這樣的描述:「一個人戴著剛剛打碎的腳鐐,站在了天堂的門口」。

接著,肖伯納又解釋說,畫面所呈現的,不是這個人如何到達天堂,而是到達後收到天使歡迎時的激動心情。

-END-

你可能會喜歡這些藝術圈裡有意思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者 的精彩文章:

每日說名畫:奠定畢加索藝術地位的巨作,充斥著戰爭的瘡痍
付檳桀:花開四季,香韻芬芳

TAG:藝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