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披薜荔兮帶女蘿,香草美人都是怎樣煉成的

披薜荔兮帶女蘿,香草美人都是怎樣煉成的

古來香草美人,身披薜荔女蘿,放在屈原的詞句里,自有一段風流自然之態。

就像現在人喜歡香水、香薰一樣,《詩經》時代的春天,年輕男女外出採集香草送心上人,或者製成香料佩在身上,保持周身芬芳潔凈。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三國.繁欽《定情詩》

這本《畫堂香事》,由與熏香習俗相關的文物實物圖片、詩詞入手,細訴香草、香料、香露、香熏、香爐、香閣等蘊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及其與情、愛間含蓄而清遠的關聯,為讀者展開一幅悠長的古代時尚圖卷。

作者孟暉,三聯書店《讀書》雜誌社編輯。

其作品往往題材新穎、視角獨特、圖文並茂、文筆細膩純熟。

全書由香之事、香之容、香之食、香之居四個部分串聯而成,配以130餘幅彩圖,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古人用香,有香珠、香扇、香屧、香袋、蘭湯、椒房、手爐、熏衣等等,「沐蘭澤、含若芳」,無處不含香。

香屧

蘭房椒閣夜方開,哪知步步香風逐。

——南朝·梁元帝《烏棲曲》

石榴裙下藏起來的金蓮,也要時時保持香潔。

慈禧太后的洗腳水,按四季不同,使用不同的天然花草香料,三伏天用杭菊花放在水中煮沸,三九天則煮木瓜湯。用這種種香湯來洗滌,不僅可以讓雙足氣息新鮮,而且有保健的妙益。

椒房

紅泥椒殿綴珠,帳蹙金龍窣地長。

——唐.和凝《宮詞》

漢代未央宮,有椒房殿,是皇后的住所。

晉代的石崇雖然不是帝王,但他富可敵國,也用椒子和泥來塗刷宅邸和牆壁。所以,著名的悲劇美人綠珠,也曾經居住在椒香微微的堂閣中。

也不知道為什麼古人迷戀花椒的香味,還把美人藏在這花椒屋子裡,但後來椒房、椒殿、椒蘭院等多種辭彙,都是指皇家後宮。

熏衣

藕絲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

——唐.元稹《白衣裳》

古代閨閣女子尤其愛熏衣,身上配香囊,衣櫃里放香粉,還有專業熏衣的熏籠。

熏衣,就是利用香料在熏烤中發出的香煙,把衣服熏得帶上香味。這樣一道工序,需要特製的熏衣香丸。這種香丸必須用蜜來調和諸香,不能太乾燥,否則燒起來煙太多,有焦臭氣;也不能太濕,太濕的香丸很難燒,一定要燥濕適中。

古人對香的著迷,是藉助各種香花香草完成的。古代中國,處處沃土,豐饒之地上「十步之澤,必有香草」,隨處可取用,隨時可熏染。

如今,我們回憶這一切,恍惚間竟難以相信這一場往昔的真實性。然而,所有的那些芳香都曾經是真實的,所有的那些情感和慾望也都是真實的,正像一年年的花開花落,成就了古典的畫堂影深,閏意綿綿。

香草美人的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原礦老紫泥刻繪詩畫紫砂壺-潘壺 雍容端莊,文人雅意盡在掌握之間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