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八味葯古方,專治渾身沒勁、手心發熱!只因做對一件事

八味葯古方,專治渾身沒勁、手心發熱!只因做對一件事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方劑學》、《醫方臨證指南》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咱們來和您聊生活中常見的一組癥候。

用咱們老百姓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渾身沒勁兒,手心發熱。人到中年,背負沉重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人,您想想,自己是否受到這方面癥狀的困擾。

這樣的患者,其實不少。下了班回到家,渾身乏力,特別沒精神,躺在床上一動不想動。偶爾,手心還會感覺隱隱發熱。這樣的人身材很可能是瘦削的,臨床以女性多見一些。

這是怎麼回事啊 ?陰虛?陽虛?氣虛?還是哪裡虛……

其實,這方面的問題,聰明智慧的中國人,早就注意到了。在我國金元時期,有一名著名的醫學家,叫做李東垣。他在《脾胃論》裡面記載了一張方,專門用於調治這方面的問題。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學醫之人必知的補中益氣湯。方見——

黃芪18克,炙甘草9克,人蔘6克,當歸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朮9克。現代用法,就是水煎服。近日而已。

此方,為什麼能調治渾身沒勁兒,手心發熱啊?來說說其中的道理。

先來說說手心發熱。人為什麼發熱啊?有的說是缺水了(陰虛),有的說是上火了。其實,除了這些,我們還得注意一個因素,這就是氣虛。氣虛也是可以發熱的。

氣虛為什麼能發熱?我們知道,脾主氣血的生成。氣虛的背後,一定隱藏脾虛的真相。脾虛的結果,還可以引發脾濕。由於人中焦虛弱,所以脾濕生成之後直接趨下,這就困阻了肝腎相火。一團火被困在那裡,日久就生了邪熱。在這股邪熱的作用下,我們的身體就會發熱了。這種發熱,時隱時現,而且比較容易體現在手心上。也有一些人,會感覺到說不出來的一種熱,彌散全身。

這就是氣虛發熱。中醫古話,說這是「陰火上乘土位」,泛溢肌膚。由於這種熱的根源,是脾氣虛弱。所以很多人在煩勞、辛苦而傷氣的時候,手心發熱會更明顯一些。

當然,這些人,也有脾胃氣虛的其他一些典型癥候。比如說,氣虛不能充養全身,則全身乏力。脾虛運化失常,所以便溏,總拉稀。氣血不能濡潤頭面,所以頭暈、頭痛、面色不好看。氣虛則失於固攝,於是臟器下垂,這類人容易患上諸如肛脫、胃下垂等毛病。有的人還會低血壓。由於氣虛,不能固攝津液,所以可能多汗。

你看,問題一點一點就分析出來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前面所說的古方,就十分對症。為了您看著方便,再把好方贅述一下:黃芪18克,炙甘草9克,人蔘6克,當歸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朮9克。

這裡面,黃芪、人蔘、炙甘草、白朮,都是健脾益氣的,起補氣的作用。補進來的氣,第一不能壅滯,所以用橘皮來行氣,第二要有所依附,不能到處亂跑,所以用當歸來養血,血能載氣。有了血,氣就老實了,依附在血里。這就像毛頭小夥子,只有娶了媳婦,被媳婦一管著,人就老實、踏實了。最後,用升麻和柴胡,把氣機向上這麼一提,脾氣就順著這股力氣,上升到肺,再由肺布散全身。這樣子,問題就全都解決了。

可以說,這個古方,最初就是治療氣虛發熱。但是後來,醫家發現,用它調治氣虛下陷、脾胃氣虛證也十分好,畢竟,人家專心做補中益氣這件事,所以對於此有關的癥候,都有治療意義。所以它的用途,也就越來越廣泛了。現代中醫臨床,普遍用它來治療內科的胃下垂、肌無力、慢性泄瀉、感冒、低熱、低血壓、神經衰弱、腎下垂、失眠嗜睡等病症,也治療外科的直腸、鞘膜積液等疾病,也治療一些婦科、小兒科和五官科的疾病,證屬中氣不足者。

好了。文說到這裡告一段落了。這樣的一張古方,代表著中醫學的古老智慧,我們撰寫文書來介紹它,目的是向您展示其中的道理,帶您領略中醫的魅力。看官要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借鑒引用,不要不經專業的辯證而盲目應用。這是十分關鍵的。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按摩穴位的時候,不要胡思亂想!否則影響效果
一味葯,引火下行,收住口腔潰瘍!到底什麼原理?

TAG:幫你學中醫 |